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在散曲创作方面,明代女曲家的数量和人数有明显的增多,女性作家不再像元代那样是些青楼风尘女子,而出现了像黄娥和徐嫒这样的名媛闺秀,赵振铎先生赞之为:堪称双壁.其二人的散曲风格,特别是从爱情题材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质朴本色,尊护曲体;一典雅精工,类词化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3.
吴洁仪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30(4):73-75
马致远散曲中蕴含着幽默的意蕴。马致远在散曲中是运用对比、夸张、反语、语言节奏的突变等多种手法来构成幽默的,其幽默对其人其文有着深远的意义。幽默与散曲的结合是马致远在元代特殊环境下的生命表现方式,又是他个性张扬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关汉卿、曾瑞分别为元散曲第一代、第二代"悠游市井"的代表作家,他们创作了大量青楼题材散曲,既呈现出与著名歌妓密切交往和对妓女人文关怀的共同特征,又因各自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不同而造成差异。概而言之,关汉卿式的"玩世"与曾瑞式的"警世"折射了元代文人悲剧性命运的共同实质。 相似文献
5.
6.
7.
李春丽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0,13(4):23-25
元代文人身处逆境,散曲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叛逆性,从中可管窥到元代文人的人格精神;他们反叛现实反叛传统,力求寻找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坐标,他们崇尚自由,任情任性,以极端的放浪不羁实现主体人格的高扬。 相似文献
8.
刘英波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1):149-153
明初至弘治末年的散曲发展呈现出了过渡、沉寂、新变的特点。这一由衰微至底谷再至渐兴的演变过程,与当时整个文坛的发展步调大体一致。探究影响这一演变特点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因素,也与文人的身份、地位、心态及文体自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9.
郭长海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4)
南社是一个"以诗会友"的革命文学团体。作者以南社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对各个时期的散曲名家如吴梅、陈蝶仙、于右任、姚雏、王蕴间、胡朴安、阮梦桃等人及其代表作品作了介绍、分析,并加以评述,这对研读南社的散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少学者以为散曲出两宋都城,时在宋金.我以为散曲肇源于燕京,时在金元.因为:首先,从散曲对音乐的依赖程度可以推断,其产生一定与燕京(今北京)及周边地区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散曲也带有鲜明的以大都(今北京)语言为基本标准和典型代表的北方方言特征.第三,散曲的特点,决定其必然产生发展于商贸繁荣市井发达之地,燕京作为辽、金、元三代都城,发展这种“市井俗曲”的文化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第四,以散曲与杂剧的密切关联度亦可佐证其肇源地就在燕京的推断.同时,北散曲的繁荣发展,久远保留和广泛的传播,都依赖元大都国家首都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超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69-71
隋树森编的《全元散曲》作为散曲研究的材料很完备,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中仍有诸如断句、脱韵、字词讹误、次序颠倒等等不少疏失之处,试依据曲律、曲韵对其中的字句脱漏、讹误、颠倒及其他一些讹误进行校勘,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19世纪初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本为诗学命题,后经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者什克洛夫斯基和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发展成为西方美学中的重要概念。“陌生化”的要义在于通过艺术手法使得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新鲜陌生的奇异感受。用“陌生化”理论看待元散曲,近千年前的诗歌无论从叙述角度,人物形象还是意象表现方面都清晰地展现出“陌生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元遗民诗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元遗民诗歌以其特有的思想内涵、激越姜美而又多姿多彩的风格特征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展现了遗民诗歌传统的道德及政治特征,而且结合现实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时代特征以及处变求新的艺术风格特征,在诗风由元及明清转移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元代学官选注巡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万里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5,32(5):73-79
元朝至治元年(1321)以后,为了缓解学官升转的困难,元政府将儒士出身的学官选注为以捕盗为主要职责的巡检官,这一政策的实施在当时引起激烈的争论。多数学官为了摆脱升迁的泥潭,自愿弃文从武,一些人还在巡检任上取得了明显的政绩。学官做巡检的现象是元朝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反映了士人群体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生存环境的努力,是中国职官史上一段颇有意思的插曲。 相似文献
17.
西安韩森寨元代墓室壁画是西安地区元代时期唯一的墓室壁画资料,因诸多原因受到了严重的损坏。为了给相关学科研究提供更为直观的壁画资料和类似壁画的修复方法参考,从图像信息损失程度及损失信息与已知信息的关联性角度,对韩森寨元代墓室壁画的损坏情况和类型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数字化人工和自动修复相结合的壁画数字化修复方法,并基于图像块和稀疏表示模型实现了壁画的数字化自动修复算法,最终选取韩森寨甬道西壁散乐图局部作为修复实例进行了数字化修复。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修复效果、修复效率、可操作性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18.
刘井亮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4):48-50,75
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继承了《宋史》中对包公形象的描述,生动立体地反映了包公智勇和为民请命的性格,这是包公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所开拓,刻画了包公身上的世俗色彩和封建思想,这三者鼎立起血肉饱满而又感人至深的包公形象。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元小说研究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雅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6):26-27
介绍了元小说的产生和元小说研究的重要意义。对元小说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指出虽然目前中国元小说的研究者及论文数量尚少,但经过多年的积累。元小说研究必将成为小说乃至文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北宋高度中央集权和守内的政治结构下,王安石的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史书上记载的都是他丑恶的、执拗的形象特征,对他的评价也是毁大于誉。现存与王安石有关的元杂剧也是采用“褒苏贬王”的模式,其原因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