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步岩生 《科技资讯》2014,(12):81+83-81,83
针对西门子数字减影机在减影过程中减影监视器上图象显示全黑故障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减影法和Hough变换对指针式汽车仪表指针的识别进行研究。PCI-6024E数据采集卡发出标准信号驱动汽车仪表,由CCD摄像机获取汽车仪表图像传输至计算机,应用中值滤波、二值化和细化对仪表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根据减影法、Hough变换提取目标信息,确定仪表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数字减影技术对肢体电烧伤后血管损伤程度的判断。方法 :局麻下采用 seldinger技术穿刺健侧大动脉 ,置入造影导管 ,对患侧肢体由近至远分段造影 ,并对 DSA图像进行分析 ,以此判断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结果 :根据 DSA造影表现可分为 3种不同的图像 ,代表 3种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指导临床治疗。结论 :将数字减影技术应用在肢体电烧伤——血管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上 ,为我们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及准确掌握截肢平面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最近研制的普及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该系统用普通微机及数字图象存储处理器实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文中对系统的硬件组成、双帧造影图象存储处理器及其电路逻辑框图作了论述,同时对系统的软件结构与功能做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引入循证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理论,确定70例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寻找最佳护理措施。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术后并发症减少,大大降低了造影带来的安全隐患。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血管减影(DSA)对颅内组织进行无框架立体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利用4个定位头标和2幅DSA投影图象,完全确定颅内任何一点相对于定位坐标系的三维坐标.计算机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理论正确,定位精度为0.5mm,可应用于放射治疗和计算机辅助神经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双能量一次曝光法能量减影的基本原理,阐述了采用此技术进行选择性地提取人体肺部骨组织和软组织的理论基础,说明了应用软件方法实现能量减影的具体步骤,其中包括通过散射校正和硬化校正等提高处理质量的过程,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并用三维曲面图加以分析.结果表明,能量减影方法能显著提高肺部细密组织的成像效果,便于更加明晰地发现病灶的部位,为诸如肿瘤的前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入医学图像处理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一种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峰值保持数字减影技术(PH-DSA),该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造影剂用量低,约降到普遍方法用量的1/3。  相似文献   

9.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logra-phy,DSA)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的减影技术,是新一代血管成像方法,Nudelmdn1977年获得第一张DSA图像后逐渐应用于临床。国内80年代中期引进,继1986年刘氏率先报道了DSA120例临床应用分析后,1988年凌峰等报道过DSA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我省于90年代引进DSA造影设备,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迄今尚未见报道。现将笔者所作的选择性脑血管造影79例的结果报告如下。l病例资料木组79…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最新研制的实时动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该系统用普通微机及数字减影图象存储处理器实现实时动态数字减影.文中对系统硬件组成、电路结构、特别是对超大容量造影图象存储处理器、蒙片图象存储器及其电路逻辑框图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同时对系统的软件功能做一简要的介绍,最后给出左心室造影的减影图象.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时域递归滤波的动态数字图像降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时域递归滤波的原理,得出递归滤波的本质就是加权平均的低通滤波器,以及滤波系数与信噪比改善和拖影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分析了递归滤波算法用于降低数字动态图像随机噪声的优缺点,并结合自适应控制理论,提出解决滤波中拖影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基于FPGA的硬件及软件,取得了预期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谱减在基于动载的路面不平度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路面激励和发动机振动引起的汽车垂直动载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谱减法去除用于路面不平度识别的垂直动载中周期性噪声的方法.谱减之前对染噪信号和噪声模板都作静态小波滤波,可有效消除随机噪声谱引起的"音乐噪声".对发动机怠速时和在光滑水泥路面测得的信号比较后采用了后者作为噪声模板,并使用基本谱减方法对信号进行了滤波.试验数据处理发现谱分辨率取2Hz时谱估计方差较小,相应"音乐噪声"也较少.仿真表明,在数据点数为1024个时,使用谱减去噪使信噪比由7.2 dB提高到31.5 dB.  相似文献   

13.
在靶场测试实验中,为了节约经费和节省时间,需要将大量的视频图像进行高速传输与存储,以方便事后处理.研究了数字视频图像传输中一种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数字图像去噪方法,设计了基于FPGA的图像滤波器,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得出基于均值操作的自适应中值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图像复原技术是图像处理技术中的关键研究内容。由于相机散焦、相机与目标相对运动和噪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图像质量有所下降。本文针对经典维纳滤波复原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分区的改进维纳滤波复原方法。在视觉效果上,该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削弱伪像和抑制噪声,而且能够保持图像边缘。对使用经典方法及改进方法的复原的图像进行进行峰值信噪比评价,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峰值信噪比较传统方法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高斯噪声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有效滤除数字图像中的高斯噪声,提出了一种新型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含有高斯噪声的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分解,得到高频和低频小波分解系数;然后保留低频小波系数不变,对高频小波系数通过维纳滤波器进行滤波,并进行小波系数重构;最后将重构图像进行多尺度小波分解,通过设定新的阈值和判别函数,弱化不重要的小波分解系数,并进行小波分...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文本无关说话人识别中训练与识别环境不同导致模式失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语音增强模块进行前端预处理的i-向量说话人识别系统,从而提高系统对于环境噪声的鲁棒性.为评估不同语音增强算法的性能,利用NIST08核心测试集进行仿真实验.采用IMCRA算法对语音进行噪声估计后,分别用维纳滤波法、MMSE-LSA、传统谱减法和多频带谱减法等4种方法进行语音增强前端处理,在基于i-向量的说话人识别系统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了语音增强的系统具有一定抗噪声性能,并且在高信噪比条件下,基于多频带的谱减法在此系统下性能最佳,而低信噪比情况下MMSE-LSA算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谱相减法所带来的噪声谱估计不能及时更新和"音乐噪声"比较明显等问题,引入了话音激活检测,设计了新的检测方法.在传统的谱减运算基础上增加了平滑运算,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改进的谱相减法--谱减平滑算法的语音窄带干扰抑制技术,并对传统算法和新算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新算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算法存在的问题,比传统算法有更优的频谱特性、更高的输出信噪比和更好的听觉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小波技术对模糊图像进行了去噪,再应用NAS-RIF图像盲复原算法对去噪后图像进行复原.如此算法在抑制了噪声的放大,提高了退化图像的信噪比,保护退化图像的边缘特征和提高退化图像的视觉效果上均有所改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性能和复原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井下环境电磁骚扰严重,而传统低通滤波方法仅能去除带外噪声的情况,考虑井下噪声以白噪声和较宽频带火花干扰为主的特点,采用小波变换奇异点的模极大值方法对带内噪声进行再滤波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井下中低信噪比环境,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保留发射信号的奇异点信息,且降噪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蓝屏抠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视频篡改手段,为实现对其有效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式噪声的数字视频抠像检测算法.算法基于成像传感器的像素不均匀性,采用了小波滤波器提取视频帧中相对稳定的残留噪声,并利用对多帧残留噪声取平均值的办法,获取视频的模式噪声.通过分析抠像视频与正常视频的模式噪声的频谱差异,实现对抠像视频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