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最近研制的普及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该系统用普通微机及数字图象存储处理器实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文中对系统的硬件组成、双帧造影图象存储处理器及其电路逻辑框图作了论述,同时对系统的软件结构与功能做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logra-phy,DSA)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的减影技术,是新一代血管成像方法,Nudelmdn1977年获得第一张DSA图像后逐渐应用于临床。国内80年代中期引进,继1986年刘氏率先报道了DSA120例临床应用分析后,1988年凌峰等报道过DSA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我省于90年代引进DSA造影设备,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迄今尚未见报道。现将笔者所作的选择性脑血管造影79例的结果报告如下。l病例资料木组79…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机对数字减影成像DSA系统的颈椎(模拟)图像进行处理,建立了一种颈椎非接触式三维运动检测系统。该系统拟采用DSA对病人颈椎进行正、侧位照影,根据DSA的两路PAL制式输出,经过预处理、识别和DLT测量方法计算,得出被检测颈椎每块椎骨中心点的空间坐标,从而达到确立完成某动作时病人每块椎骨间的相对位移、相对转角等运动参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最新研制的实时动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该系统用普通微机及数字减影图象存储处理器实现实时动态数字减影.文中对系统硬件组成、电路结构、特别是对超大容量造影图象存储处理器、蒙片图象存储器及其电路逻辑框图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同时对系统的软件功能做一简要的介绍,最后给出左心室造影的减影图象.  相似文献   

5.
6.
利用微机对数字减影成像DSA(DigitalSubtraction)系统的颈椎(模拟)图像进行处理,建立了一种颈椎非接触式三维运动检测系统.该系统拟采用DSA对病人颈椎进行正、侧位照影,根据DSA的两路PAL制式输出,经过预处理、识别和DLT测量方法计算,得出被检测颈椎每块椎骨中心点的空间坐标,从而达到确立完成某动作时病人每块椎骨间的相对位移、相对转角等运动参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引入循证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理论,确定70例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寻找最佳护理措施。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术后并发症减少,大大降低了造影带来的安全隐患。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介入医学图像处理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一种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峰值保持数字减影技术(PH-DSA),该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造影剂用量低,约降到普遍方法用量的1/3。  相似文献   

9.
数字减影过程中的灰度校正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直接数字减影法中不能完全消除与血管重叠的其他组织的影像问题,从理论和实验上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按照X线在人体组织中的吸收特点,建立了以“等效单能”模型为基础的X线成像模型。在实际进行减影前,按照此关系对X线图像进行一定的灰度变换,减影结果就可以极大程度地消除血管以外的其他组织的影像。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数字减影技术对肢体电烧伤后血管损伤程度的判断。方法 :局麻下采用 seldinger技术穿刺健侧大动脉 ,置入造影导管 ,对患侧肢体由近至远分段造影 ,并对 DSA图像进行分析 ,以此判断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结果 :根据 DSA造影表现可分为 3种不同的图像 ,代表 3种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指导临床治疗。结论 :将数字减影技术应用在肢体电烧伤——血管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上 ,为我们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及准确掌握截肢平面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分析的微弱信号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微弱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及处理.离散小波变换具有时频分析特性,能将信号的细微变化反映出来.对实验获取的微弱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分析的结果表明:离散小波分析可明显提高数字信号的信噪比,有利于从噪声中提取微弱信号。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外噪声对细胞内钙离子体系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噪声可以在确定性体系不存在振荡的区域诱导出随机钙离子振荡。随着噪声强度的改变,振荡会在某一强度下显示最佳的行为,表明随机共振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一种拟人视觉自适应调节原理的数字补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图像信息检测中由于被测物表面不平,反光等原因而导致暗区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拟人类视觉自适应调节原理的数字补光方法,该方法通过软件手段可以有效地对被测物的暗区信息进行强调提取。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HVS模型的图像质量信噪比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人体视觉系统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一种基于人体视觉系统HVS模型的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HVS模型的SNR和PSNR评价标准,并给出了对典型图像的评测结果,同时也验证了与主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刘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0):2415-24172424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保护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媒体中隐藏适当信息以保护版权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文中介绍了数字图像水印技术的基本概念、数字图像水印的特点、水印系统模型及水印嵌入的典型算法。  相似文献   

16.
在移动无线通信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频带利用率高和抗多径能力强等优点,能提供高速率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介绍了OFDM系统的发展概况,阐述了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模型和结构,探讨了OFDM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像管的信噪比传递函数及静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光电成像器件研究领域中对像管的探测灵敏阈评价公式的不完整性,推导了微光工作区域上象管的信噪比传递函数解析表达式,并对具体的像管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计算和温度结果基本一致,探测灵敏阈的计算曲线表明,理论曲线吻合前人给出的实际工作曲线形式,证明了信噪比传递函数在微光工作区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运用压缩感知理论对大尺寸图像进行重构耗时较长,观测矩阵要求的存储空间较大,且重构后的图像存在明显的块状效应.根据图像小波变换系数的特点,将图像分块思想与DWT变换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DWT的图像分块压缩感知算法.将图像子块经DWT变换后,保留图像低频系数,只对高频系数进行观测.重构时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MP)对高频系数进行恢复.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跟基于DCT分块压缩感知算法相比,重构图像的PSNR值提高了2~4 dB,重构时间明显减少,与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分块压缩感知算法相比,块效应有明显的改善,重构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图像融合效率,针对当前图像融合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确定最优的小波分解层数,采用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多次分解;然后考虑低频子带与高频子带各自的特点,选择局部平均梯度准则作为高频子带的融合规则,低频子带采用3个系数的平均值作为融合规则;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图像融合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了更理想的图像融合结果,提高了融合后的图像质量,且融合效果明显优于对比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