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统筹整合电子政务资源,是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是建设网络环境下"一体化"政府的关键。多年来,青岛市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统筹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坚持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分级推进的"四统一分"管理体制和集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先进城市,“网络平台趋于整合,公共服务渐成主流”是大连市政务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方向。早在2003年,市政府针对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便着手探索电子政务统一建设的方式。2008年,大连市在总结政府网站建设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外网集中统一平台建设工作。经过一年来的建设和应用,电子政务外网依托政府网站资源,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资源共享和降低投入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集中统一”的模式让大连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中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被普遍应用的背景下,各国政府为更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共享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部门间的协同业务、建立整体服务型政府,纷纷推动政府信息互操作制度的建设,通过建立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以管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行为。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是一套政策、技术标准和指南,包含了对公共部门阃信息资源的互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是基于知识管理的第三代电子政务.第三代电子政务的核心是借鉴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帮助政府将单一的信息转变为可共享的知识,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加强政府部门内部协同工作,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建设新型的知识管理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时期的规划建议,对未来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产业、应用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全面推进国家信息化.其中,在谈到电子政务发展时,<建议>明确指出电子政务要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本文将对"十二五"期间,特别是2012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和重点做一些分析和前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从国家到各级地方政府都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加大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力度,以国家部(委、办、局)为核心,下联省、市等下级地方业务部门的部门纵向网,和以地方政府办公厅为核心的,联接政府各部门、县(市)区政府的横向网(简称政府专网)相继建成,并投入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网络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使不同的部门纵向网之间、部门纵向网和政府专网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无法共享;而且投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基础数据库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信息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政府要为公众提供更加方便的高质量服务.通过将各个政府部门整合成单一的"虚拟政府",为公众提供"一站式"的政务服务.基础数据库作为电子政务建设中基础信息建设的内容,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关键.本文讨论了基础数据库建设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和建设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信息资源呈现出快速增长、存放分散、表现形式各异、传输方式不统一等特点,这为信息资源的查询和共享带来困难。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建设主要满足跨地区信息共享和部门间特定信息横向交换和共享的需求a2002年7月份中办发[2002]17号和2004年中办发[2004]34号文件都提出“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要求。2005年国信办明确要求统一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KM的电子政务应用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2004年的电子政务(E-Government)发展理念大转变后,2005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将在2004年大规模、全方位建设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将告一段落,“重硬轻软”的现象正在逐步转变,面向服务、规化这些知识,使之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关键知识资本。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作为识别、管理和共享政府所拥有的信息资源集成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权威说法     
"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网,推进政务诚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谈到2012年政府主要任务时表示,将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网,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消除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数据的管理水平和利用价值成为了电子政务发展的普遍要求,因此",大集中"成为了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新常态,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公共服务等日趋走向整合。"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初步形成了"三集三共"的新模式:投资集约、资源集聚、管理集中和平台共建、信息共享、系统共维。但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环境下,电子政务发展也面临着新的转变,我们需要适时地作一些反思。2014年,浙江政务服务网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  相似文献   

12.
王元松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5):32-33,4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的难点.目前吉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主要存在信息宣传力度不够、资源利用率低、组织规划不合理、信息共享成本较高等制约因素.为了促进吉林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必须统一标准和建设模式,创新信息共享服务手段,加强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3.
张天赐 《科技信息》2010,(9):87-87,6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政府信息化的“核心”。而共建与共享中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却面临着诸多安全因素。从管理、技术、法制、人才等方面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中的信息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府网站是施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政府网站资源服务平台是以信息资源整理利用为中心,建设统一网站资源云服务平台、统一后台数据管理中心、统一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采集、管理、发布渠道.文章以从化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conghua.gov.cn)改版升级项目为试点,结合云技术发展趋势,依托我国区域性电子政务协同应用的共性需求和现有应用基础,提出基于混合云模式下的电子政务建设方案.整合从化市现有政府网站信息资源,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网站服务展示平台、云存储平台和云安全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资源目录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勇  王薇 《信息化建设》2007,(11):31-33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从网络、网站和单一应用系统建设进入了以资源整合和共享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点工作。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文件、标准,为政务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家信息化工程建设发展,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处理系统。由于缺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彼此之间很难实现信息共享,导致了电子政务建设中形成了大量孤岛式的业务应用系统。基于XML松散藕合技术,将分散建设的若干应用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使若干个应用子系统进行信息/数据的传输及共享。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意识到电子政务集中建设的必要性及优越性。很多政府逐渐实现了从网络到应用的集中共享建设模式,而随之带来的是相应的资源利用、数据安全、业务需求多样性及管理的复杂性等问题。这也是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将云计算架构应用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能有效地整合IT资源,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电子政务概论 1.电子政务的概念电子政务主要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支持更加适合时代要求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增加服务内容,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加强政府有效监管,建立政府与人民直接沟通的渠道,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10多年的发展,正面临重要的攻坚阶段。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的实施和应用,无疑为电子政务突破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瓶颈聚集能量,提高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开发信息资源、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的必然产物,是构建现代化政府的主要内容。鉴于此,我国政府2002年  相似文献   

20.
刘俊卓 《科技信息》2007,(27):296-296
电子政务是一项覆盖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从政府信息发布、政府网上服务到政府部门间及政府部门内的信息共享和网络办公,都需要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作为保障。其目标在于建设一个国家电子政务体系,将现有的和即将建设的各个政府网络和应用系统连接起来,统一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到互联互通,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