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实用角度讨论了MCS-51系列单片机几条指令的实质,指出对汇编语言指令的理解与应用不能只停留在指令字面意义的简单表达上,而应该了解指令的详细执行过程,掌握其实质. 相似文献
2.
单片机由于体积小、重量轻;电源单一、功耗低;功能强、价格低;全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布线短、合理;数据大多在单片机内传送、运行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测控系统、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接口、单片机多机系统以及人类生活中的家电控制等领域。本设计是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控制器,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控制两路开关的接通与断开,每路开关可设置八路时间,时间长度可通过按键设定的一个应用实例。通过开发实验和现场应用证明,本设计方案性能良好,工作可靠,并且操作简单、实施方便,成本低廉,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8031两模冗余容错单片机系统,该系统采用脉冲级同步、总线采样比较检验错和检查点恢复等技术,具有故障卷回恢复、诊断隔离、降级运行功能,从而较大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吴海红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4):50-52,65
软件延时在单片机延时控制中使用非常广泛,但是相当一部分读者,尤其是初学者对延时程序很模糊,对延时程序的算法不够了解。本文在分析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编程常用的相关指令后,以几个经典延时子程序为例,配以图解法详细分析了MCS-51系列单片机汇编延时程序,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设计心得。 相似文献
5.
PIC系列的单片机因为抗干扰能力强、适用性佳、指令集简洁、功能完备、功耗较低、体积较小以及成本低廉等优势,被广泛地用于工业控制仪表、汽车电气控制、电机控制、通信领域以及家电领域等。不管应用于何种领域,高度的可靠性均是必需的条件之一。本文从增强PIC单片机自身的抗干扰作用和增设程序(指令)两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PIC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一种以87c51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的多功能复费率电能表,该表具有电量采集、分段计费、电子显示、远红外无线操表等功能,适合我国目前电力供应紧张和用电负荷不平衡的需求,同时也可减轻人工抄表的劳动强度.该表以87C51为核心控制单元,以ADE7755作为电量采集芯片,以高清晰的 LCD 作为显示屏来显示系统中谷、峰、平等各时段的电能值,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利用AVR ATiny24最小单片机系统,采用捕获中断方式实现红外遥控接收及报警器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89C51单片机输入指令的使用.通过单片机P1.0口线的电路逻辑图,着重分析、解决了使用89C51单片机输入指令时从引脚输入数据时存在的一个特殊问题。给出了使用单片机输入指令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单片机软硬件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改革,使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学习兴趣浓厚,效果比以往大大提高,但高职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汇编指令的寻址方式时却不能正确理解,我在教学中用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给朋友寄快递)作类比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多年来,大家一直在不断探讨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单片机。本文介绍一种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单片机的教学质量,即将单片机的知识点按照多种要素划分为若干个知识模块,再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适当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测定降膜时间的单片机装置。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计时精度高,对于食品生产过程中液体物料操作时间的测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单片机控制系统功能结构及软硬件组成,设计一个简洁高效的任务调度算法,将时间片轮转技术运用于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从而实现了单片机多任务、多优先级并发运行架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14.
姜荣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4):43-46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开发出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时间温度控制系统.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对硬件原理图和程序框图作了简洁的描述,并在实验室对系统做了一定的测试和分析,效果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刘晓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4):41-44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理论,探讨采用一种辅助手段使液压式复进机缸体内气压在两次测量间产生微小气体压力变化,利用这种压力差计算出复进机缸体内气体体积,再根据相应的已知条件计算出复进机内缓冲液的液量。同时简要地说明了该方法实现过程中,软、硬件设计方面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6.
介绍利用8098单片机测量峰值渡越时间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峰值探测与过零检测电路,同时给出了识别过零时间、控制检测电路开闭和数据处理的软件设计,试验研制的低速浓相气固两相流流速的测量装置精度过1%,响应时间小于1 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