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几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动物免疫工作全面开展,动物免疫率不断提高,免疫耳标佩戴情况良好。但从我县牛羊重大疫病的监测统计情况看,免疫动物的免疫抗体水平还较低,免疫质量令人担忧。在交通不便,牧户居住分散,动物、动物产品流动频繁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2.
南郑县在2008年的动物防疫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创新了动物防疫工作模式,通过与能繁母猪养殖户签汀一个合同,建立三个台帐,实行三包三挂钩,开展仔猪产地检疫工作,极大地调动了能繁母猪养殖户动物防疫和申报检疫的积极性,减轻了春秋两季普防压力,解决了免疫补针实施难的问题,提高了动物防疫密度和质量,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肯定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免疫程序为初次免疫2次,间隔期1月(或4周),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即可获得十分理想的免疫保护效果。在包虫病流行区通过对新疆细羊毛免疫持续期2年的保护效果观察,确定该免疫程序免疫动物可获得保护(减囊)率95.1%。同时,利用ELISA法定期对试验动物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发现虽然动物免疫后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抗体值,并且在相当长时间与空白对照动物形成鲜明差异,这仅仅是反映群体的免疫状况,但针对免疫个体尚未能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明确指出某一动物获得很好的免疫保护,或某一动物免疫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4.
陈瑾  徐国兴 《海峡科学》2007,(12):36-37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移植在动物实验中已取得大量成功,并正逐步向临床应用方面过渡,但移植后相关免疫排斥以及细胞凋亡所致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免疫排斥反应已成为RPE移植成功的最大障碍,且主要是慢性排斥反应.近年在该方面进行的研究已逐步深入,大量研究为防治移植后免疫排斥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依据和应用前景,以期在不远的将来RPE移植能够成功地应用于人类RPE相关疾患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对SP2/0骨髓瘤细胞,免疫脾细胞和由二者融合而分泌抗水貂肠炎病毒(MinkEntertitisVirus,ME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经MEV免疫的动物脾细胞糙面内质网发达,细胞质与细胞核的比例增大,贴壁生长的SP2/0细胞的表面中央为微线毛集中区,其余部分则遍布皱褶,细胞质中内质网不发达,由SP2/0细胞和免疫脾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表面均匀分布有皱褶,无微绒毛,细胞  相似文献   

6.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脾内免疫方法的建立马友福,马春艳,候向东,陈萸芳天津实验动物中心(天津东郊区军粮城300301)自70年代开始,由于细胞融合技术迅速发展,杂交瘤技术的成功得以制备各种抗体,这种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的发现是生物技术发展的里...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全国331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问卷发现,目前仍有一半以上养殖户缺乏执行畜禽免疫标识的自觉性。采用Logit模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很多,但饲养模式、防疫法规认知、参加生产组织、地区因素、周边免疫技术服务便利性等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当养殖户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禽流感防控法规认知程度越高、参加生产组织、处在南方、周边有免疫技术服务便利性,越倾向于加施畜禽免疫标识。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畜禽及其产品流通日益频繁,交易日益活跃,疫情的传入和传播已成为制约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动物免疫措施,建立动物免疫档案,对于提高我国畜产品的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动物免疫档案工作,提高动物免疫档案的质量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长期在大型家禽养殖场工作对正确实施家禽免疫对疾病防控的重要性深有体会,现在笔者在畜牧局工作更了解到广大农村养殖户在家禽免疫基本常识缺乏。将自己在养殖场工作中进行使用家禽疫苗的一点经验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畜禽传染病是危害规模化或集约化养殖业发展和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种类,除造成患病动物大批发病、死亡外,还引起动物如愿以偿生产性能下降,治疗和扑灭费用增加,以及动物产品质量下降。因此,掌握动物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及防制技术,对阻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以及养殖业及动物和其产品的国际贸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免疫是防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由免疫的概念了解到免疫的基本特征、基本功能,进而认识到免疫接种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营养物质对动物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璃 《科技信息》2010,(21):187-188
本文综述了营养物质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主要论述蛋白质、肽、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其它饲料添加剂对动物免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提高我市生猪免疫合格水平,防止生猪疫病发生和扩散,2010年9月-11月,防城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本市1个规模养猪场进行生猪组合免疫技术对比试验。探讨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这三种疫苗的进行组合接种的免疫效果,观察是否产生相互干扰。结果表明,合理进行组合免疫接种能够有效提高免疫质量,减少疫苗浪费,并减轻基层动物疫病防治员的工作量,从而实现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动物GnRH免疫去势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去势是近十多年来得到广泛研究的一门控制动物繁殖的技术,现已形成了激素免疫学.文章就近年来动物GnRH免疫去势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效果作以介绍,并对其作用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考虑一类肿瘤-免疫模型,讨论其平衡点的存在性条件,并利用特征方程分析各平衡点的局部动力学稳定性,证明该模型在相应条件下会发生Hopf分支.通过计算第一Lyapunov系数得出:如果系数不为零,则模型发生Hopf分岔;如果系数小于零,则分岔是超临界的;如果系数大于零,则分岔是次临界的.最后利用数值模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王希华  侬天涛 《广东科技》2013,(12):180+227
我省生物制药厂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生物稳定性,在抑制猪瘟发生、流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多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本地少数养殖户的生猪在接种了猪瘟兔化弱毒苗后仍发生猪瘟疫情。为有效防控猪瘟疫情,减少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发挥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一问题进行多年的调查研究,获得一些粗浅的认识,就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失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生化黄腐酸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免疫器官指数、迟发性超敏反应、溶血素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为指标,以矿源黄腐酸为对照,对生化黄腐酸地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生化黄腐酸在免疫过程中各阶段均有促进作用,且剂量适合时作用极显著;而矿源黄腐酸则随试验条件不同分别表现为促进或抑制作用,二者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抗磷脂抗体(APA)对人和动物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研究表明,动物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能够影响妊娠,与自身抗体——抗磷脂抗体(APA)有关。文章就抗磷脂抗体(APA)的种类、性质、作用机制、对人和动物生殖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动物预防免疫是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给动物机体接种活苗、死苗、类毒素等异体抗原物质后使动物机体产生抗体,从而使动物机体在一定期限内获得对接种疫苗同属病源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保护动物健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产第一代β—hCG避免疫苗免疫恒河猴的抗体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国产第一代hCG避免疫苗(以β-hCG-TT为免疫原制备的氢氧化铝吸附制剂)免疫成年雌性恒河猴,评价疫苗在实验猴体内诱发抗hCG抗体的能力和免疫安全性。结果显示疫苗能在实验猴诱发抗hCG抗体,但抗体滴度较度(峰没度为1:4000),持续时间较短,加入Freund’s佐剂免疫能显著增强动物的抗体反应(峰滴度可达1:64000),免疫猴对强化免疫有较好的记忆反应。免疫前后各免疫猴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  相似文献   

20.
免疫机制在心肌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机制在心肌炎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心肌炎发病时,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发生明显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的表达亦呈现规律性变化,急性期既有T细胞免疫功能活性增加,也有B细胞免疫功能活性增加,而随着病人的康复,免疫功能活性则下降.心肌炎发病时细胞因子的平衡受损主要表现为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IL-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升高.可考虑将免疫调节制剂用于该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