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夜猫族",是OL中非常流行的族群.加班、泡吧、看肥皂剧,夜猫族的睡眠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了.无论是"自发性少睡"的夜猫子,或者被工作压力所困的"晚睡早起"女郎,都会面临着因为熬夜给肌肤带来的麻烦.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国家,人们都喜欢将昼夜颠倒,晚睡晚起的人称为“夜猫子”,而那些起得特别早的人则被称为“早百灵”。调查显示,在人群中,“夜猫子”和“早百灵”的人数都不多,大约各占10%,而其他80%的大多数则没有极端的特征,他们属于普通的类型。科学家说,“早百灵”们最机警的时候大约出现在中午,最能干的时候大约出现在上午的晚些时候,而早上九点至下午4点的这段时间是他们最健谈,友好和感觉愉悦的时候。然而对于“夜猫子”来说,一切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他们常常在下午以前还没有真正地清醒过来,他们最机警的时候大约出现于下午六点。现在我们知…  相似文献   

3.
有不少人靠“想当然”做事,常把不科学的生活习惯误认为是正确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这些“想当然”的习惯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4.
<正>"夜猫族",是OL中非常流行的族群。加班、泡吧、看肥皂剧,夜猫族的睡眠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了。无论是"自发性少睡"的夜猫子,或者被工作压力所困的"晚睡早起"女郎,都会面临着因为熬夜给肌肤带来的麻烦。  相似文献   

5.
<正>早上习惯睡回笼觉?对有赖床习惯的人来说,以后躺在床上有好理由了!研究指出,有赖床习惯的人比一般人的头脑更灵活,而习惯做"夜猫子"的人学习能力强,个性也较独立、更有主见,会有更高收入及更舒适的生活方式。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科学家研究了1229位男女的社会经济情况与睡眠之间的关系后,得出了以上结论。此外,美国马德里大学也有研究指出,夜猫族大多有较好的推理能力、观察力和分析能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都市人,开始热衷于自找“苦”吃了。如蔬菜里的苦瓜、莴笋,水果中的橘柚,茶叶里的苦丁茶、功夫茶,健身方式中的刮痧法。这些林林总总与喜好好口味和舒适的习惯“过不去”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现代人新兴的保建时尚。养生学专家说,从现代人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来说,自找“苦”吃可以带来很大甜头。  相似文献   

7.
虽说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物理时空之中,然而,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心里想的做的也是各不相同。我们看到,在高中学生当中,有的同学心灵被“过去”牢牢地束缚着;有的同学却整天陶醉于“现在”的情境中;而有的同学的思绪早已飞向遥远的“未来”。这便是各自不同的“心理时空”。深深地陷入“过去”心理时空的人,其表现也不一样。尽管眼前校园内风光旖旎、鸟语花香,大家都在努力地学习,有的同学却感到阴霾笼罩,哀叹自己时下如何命运不济,常为以往那些能夺取比赛大奖因错失良机而懊恼;为本该做对的一道试题因一时紧张未做对而悔恨,常为此陷入…  相似文献   

8.
梦飞 《科学之友》2006,(12):3-3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随手关门的习惯。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都关上吗?”朋友很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可知道,这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事。因为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了身后,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随手关掉你身后的那扇“门”,如此简单的生活细节,却折射出一个不变的真理:关掉身后的那扇“门”,就是忘记昨天,一个人只有忘记昨天,着眼于现在,才能始终…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20,(5):68-69
正"宅家期间,人们虽然有了支配睡眠的自由,但睡眠质量反而下降了。"《2020全国宅家期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调查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人睡眠时间整体延迟2~3小时,熬夜人群上升到23%。没了早起上班、上学的压力,"白天想睡觉、晚上睡不着"成了人们的生活常态。玩手机到凌晨,熬夜变成一种习惯;一觉睡到中午,早饭已经不复存在;醒后继续赖床,万事都能躺着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身体更健康,人们都坚持着一些“道听途说”的习惯。殊不知,这些小习惯和做法却给自己的未来埋下了无数健康隐患。所以要赶紧纠正那些不正确的小习惯,哪怕一天改变一点点,也要以全新、健康的生活方式迎接每一天!  相似文献   

11.
说起猴子,人们就会想到《西游记》中的孙猴子,凭一根金箍棒,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在民间,猴子是讨人喜爱的。旧时街上有耍猴戏的,常常吸引过往行人。现在每逢节庆佳日,人们还爱带着孩子去动物园观赏猴子。猴子的活泼与灵巧,颇得人们赞赏。人们常称那些机灵、敏捷的人像“猴精”一样。在自然界,猴子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动物,我国共有18种品类,其中6种是我国的特产。而在这6种之中,有3种是名贵的金丝猴。它们全身的毛呈灿烂的金黄色,非常美观。在珍稀动物的级别上,金丝猴的地位与大熊猫相当,只是知名度稍低一点。我国的金丝猴主要产在西南山区,其中…  相似文献   

12.
王志成 《科学之友》2002,(10):21-21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追寻灵丹妙药和长寿的秘诀。而人长寿的奥秘究竟在哪里?近年来科学研究相继揭示了长寿的奥秘,并探明一系列的“长寿因子”。白藜芦醇最近,纽约康奈尔大学水果栽培专家勒鲁瓦·克里西研究发现,生活在地中海周边国家的人,身体健壮、寿命较长。据调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地区居民喜欢喝葡萄酒,而且平均每人每天进餐时都佐以2~3杯红葡萄酒。这种葡萄酒中有一种自然抗真菌物质叫白藜芦醇。如果适量常喝葡萄酒,还能降低血脂和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如今在都市里悄然兴起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生活群体——“网上淘金族”。这些人手里虽没有大笔资金,却能坐在家中的电脑前自成一统当老板,利用因特网这一信息平台进行“时尚创业”,演绎出一个个真实的白手起家“神话”!那么,他们的生活到底有何神秘之处?这些时代“弄潮儿”又是怎样在网上淘金的?  相似文献   

14.
也许你认为探讨未来无异于纸上谈兵,那些“尚未到来”的技术与你有何关系?然而有些技术之所以会吸引人们的目光,根本原因就是人们需要它。作为一个消费者,了解科技大势所趋将让你比较不容易受骗,尤其是那些看准你是“科技文盲”的人。除非你在未来十年内都不打算添购任何一件资讯产品,不使用任何电子器具,否则你的眼睛还必须得紧盯着资讯工艺的指向标,并随之迅速转动。作为一个生意人,不关注科技趋势如同“自掘坟墓”,而很多失败的案例也正在于此:早期的AST电脑和几年前被炒得火热的“网站风潮”,都是因为对技术潮流不了解所致。由于无法…  相似文献   

15.
“知足者常乐”这句俗语可能被许多人视作陈词滥调,但据芬兰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这句话却真的能够有助于男性延长他们的寿命。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22000多名芬兰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那些对生活满足感较高的男性更可能拥有较长的寿命,但就女性而言,满足感与她们的寿命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负责这项研究的芬兰杜库大学的霍卡纳博士说:“女性对生活压力的忍受和对付能力似乎要强于男性,例如那些对生活不满意的男性极有可能借酒消愁或是通过吸烟缓解压力,而女性则会通过体育 锻炼或是向他人诉说以及请专家帮助来寻找…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层建筑闪烁着新潮的火花,雄伟的光彩,给在高楼中工作的人带来了优越的工作环境,特别是给那些在其中生活的乔迁者带来生活的欢乐。然而,人们未曾想到的是,现代高层建筑物也会使人得病。包括医院、家庭住宅和摩天大楼在内的任何建筑物都可能变成“病屋”、“病楼”、“病厦”,而且还会传染各种综合症,威胁着现代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人的思维不可能是一直条线,应当是呈曲线形的。人不应当偏执于追求“思维捷径”,迷信“自古华山一条道”,而应该重视走曲线,奉行“条条道路通罗马”的理念。迂回进取,简单看起来似乎会使创造的步子减慢,实际上却会加快成功的速度。具备灵活的头脑,就须养成由彼及此的迂回思考习惯。欲进先退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狗和鸡关在围墙内,前面是一道铁丝网,后面是空道。铁丝网外放一盆饲料后,鸡看见马上想跑过去,但被阻拦,急得乱叫乱撞;而狗先是盯着看,然后转身绕过围墙,跑到铁丝网外面便吃到了食物。人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虚拟人”由美国科学家于20世纪末提出,并率先进行研究。此后,世界许多国家都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一直积极酝酿,或启动专项研究计划。“数字化虚拟人”包括“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和“虚拟生物人”三  相似文献   

19.
对英语统霸世界的反感和不愿接受的声浪正在波及全球的各个角落。于19世纪诞生的人造语言“世界语”正在悄然地卷土重来。世界语的热心支持者们虽然已经习惯了人们对他们的嘲弄,但这支队伍却义无反顾、乐此不疲地在有板有眼、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1887年,犹太血统的波兰人萨门霍夫,将斯拉夫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语等语言组合起来,融入罗曼斯等语言之中,研究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人造语言——世界语。自那以来,世界语一直在步履蹒跚地艰难行进,在诸如“非现实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蒋建平 《科学之友》2003,(12):37-37
在“9.11”两周年前夕,美国《新闻周刊》提前于9月8日出版的一期刊文披露:“9.11”空气污染仍在危害着纽约市民的身体健康!而这一污染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竟是美国的环保署(EPA)。据悉.“9.11”恐怖袭击后,当时的环保署署长向纽约市民大拍胸脯说,“空气污染不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纽约市民轻易相信了此言,解除了必要的防护措施,结果致使不少市民患上了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在“9.11”两周年到来之际,那些深受世贸爆炸空气污染伤害的纽约市民们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纷纷起来质问美国环保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