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从电冰箱里取出的冷冻食品或者从市场上购回的冷冻食品,解冻后一时食用不完又重新放入电冰箱里再次冷冻贮存。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且存在以下弊病。  相似文献   

2.
微波炉除了用于烹调食物外,还拥有加热、烘干、解冻和杀菌、清毒等功能,并可提供多种其他的用途。冷冻食物的解冻如刚从电冰箱里取出的肉禽类冷冻食物,急需马上烹调,可将冷冻食物即刻放入微波炉里解冻,这样可使冷冻食物受热更加均匀,而且解冻时间迅速。例如:一只1000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1998,(2)
51.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的家用电冰箱是1910年在美国问世的,我国是从()开始生产闭式压缩电冰箱。(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40年代)52.电冰箱上标注的"BCO"、"BC"、"BD"各代表()。(A.家用冷藏冷冻电冰箱、家用冷藏电冰箱、家用冷冻电冰箱 B.家用冷藏电冰箱、家用冷藏冷冻电冰箱、家用冷冻电冰箱 C.家用冷藏冷冻电冰箱、家用冷冻电冰箱、家用冷藏电冰箱)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家用电冰箱只有冷冻、冷藏食品的功能,而且它的压缩机和冷凝器的热量都排放散发在房间内,提高了室温。对于我国大多数住房较小的家庭,这种电冰箱加温的副作用增加了房间温度,在炎热的夏天,为了降温,人们又得去购置空调器,既加重了经济负担又增加了用电负荷。 从缓和城市用电紧张、减轻人们经济负担出发,我们试制了一种能送冷风的电冰箱。 这种电冰箱由压缩机1、排气管2、强风冷凝器3、干燥过滤器4、毛细管5、食品蒸发器6、冷风器7、吸气管  相似文献   

5.
现有家用电冰箱的功能主要是冷藏、冷冻食品,功能较为单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冷风功能的电冰箱。它是利用室外空气吸收冷凝器、压缩机产生的热量,而不是利用自来水吸收热量。 该电冰箱由压缩机、排气管、吸气管、强风冷凝器、食品蒸发器、冷风器、毛细管、气液分离器、干燥过滤器、风机、冰箱箱体组成,形成一个  相似文献   

6.
日前,采用最新微冻技术的水产新品和肉类冷冻新品频频在各地亮相,这种能保持被冻食品鲜活品质的产品问世颠覆了传统的常规冷冻技术,引领了国际食品保鲜领域的新潮流,是中国食品保鲜领域突起的又一支新军。据介绍,微冻技术是根据生物的抗冻机理,通过利用微冻液进行微冻,再进行冷处理和冷藏,在技术环节上保证鱼、虾等冻品的细胞壁保存完好,解冻时无可溶性蛋白和细胞原生质外渗,故解冻水清澈洁净,达到保鲜的效果和目的,使中国的老百姓能够吃到鲜活的水产品,这项技术还可用于肉类、水果等方面的保鲜。当前,我国食品外销保鲜是一个重大问题。尤其…  相似文献   

7.
庄光亮 《科技信息》2013,(12):125-125
食品通过冷冻冷藏可以保鲜,本文以食品变质的原因为主线,通过温度对微生物、酶的活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冻结食品的TTT(容许时间、冻藏温度)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进入家庭的电冰箱,多数是冷气自然对流的,将蒸发器直接作为冷冻室,在0℃以下冷冻食品,容积比冷藏室小。冷藏室另有一个小的蒸发器,用以在0℃以上的不均匀温度空间冷藏食品。两室温度不能互换、变化也很小。而人们在炎夏或在节日前总希望冷冻室能大一些。能不能根据需要把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温度互换一下,大冷藏室当冷冻室用呢?试验的结果令人满意,电冰箱的冷冻室、冷藏室的功能可以互换,即两室温度可以在低温范围随意调控。  相似文献   

9.
湿书冻干法     
平时,人们不小心把书籍或其它资料弄湿后,一般都是拿到阳光下晒干,或放到当风处晾干.这虽然不失为是一种普遍的干燥方法,但书籍干后往往会留下难以弥补的损失:既黄又皱影响美观和使用.最近国外有家图书馆用电冰箱把湿书冻干的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该图书馆有次不幸失火,救火人员救火时将书打湿了,于是把打湿的书放进冰箱内冷冻起来,结果书籍“冻”干后,既不皱也不黄,就跟新买的一样平整、滑爽.“冻”书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把它放进冰箱的的冷冻室内,经过两天左右的时间再取出,书籍便干爽完好如初了.  相似文献   

10.
冰箱新品种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上开发电冰箱已趋向轻型化、节能化、无污染化、多功能化和高效化.综合世界各国新开发的冰箱品种,大致有如下几种:一、内置转盘冰箱 日本三洋电器公司制成的大型四门冰箱,内量存放食品的转盘,冰箱内侧食品可通过旋转的转盘容易取出,防止看不见的里侧食品因时间长而变质.这种冰箱储存量大,噪音低,还配有除臭系统.二、消音电冰箱 日本东芝公司开发了一种消音电冰箱.它是将电冰箱设备舱里的压缩机罩起,设备舱仅留一开口供空气流动,其它全密封,设备舱采用能有效吸收大多数高频噪音材料的衬里.低频噪音采用有源控制技术消除,使噪音控制在20分贝以下,仅为普通冰箱噪音的1/4.  相似文献   

11.
绵羊冻精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的冷冻效率仍然很低,无法支撑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奶绵羊产业的发展给绵羊冻精和性控冻精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介绍了绵羊精子质膜的构成特点及其对冷冻损伤的影响,论述了经典蛋白质组学技术和高通量定量蛋白质质谱技术在绵羊等家畜精子冷冻损伤研究中的应用及其进展,阐释了开展绵羊精子冷冻损伤的质膜蛋白质组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最新研究方法,并对绵羊冻精未来的潜在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移植瘤株冷冻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人肝癌细胞析细胞及其移植瘤组织经冻存,复苏后检测琥珀酸脱氢酶(SDE)活性,成瘤率和电镜检查,选择10%DMSO或10%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来冻存细胞,它们先在冰箱里缓慢降温冷却(-0.8℃/min),后在液氮罐口的液氮气中冷冻(-10℃/min)1天,最后置入液氮内,冷并保护后的冻存或组织复苏后显示高的SDE活性,10%DMSO冻存的细胞SDE活性比10%甘油者高,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别(P  相似文献   

13.
自Sherman(1963)成功创立液氮冷冻保存人类精液以来,人类精液的冷冻普遍应用程控冷冻仪或人工操作的多步控制降温方法,对将精液从室温直接置-196℃液氮冷冻保存的“一步冷冻法”,迄今报道和评价尚少。本文选用聚丙烯1mL注射器作精液冻贮容器,实验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人类精液一步冷冻方法。冷冻保护剂以BWW精子培养液为基液,添加入10%体积比甘油、甘氨酸、蔗糖和人血清白蛋白等制备而成。精液冻贮容器为聚丙烯一次性使用的IInL注射器。精液与冷冻保护剂等体积混匀后,直接投入一196T液氮“一步冷冻”和保存。解冻为37℃水浴5ban…  相似文献   

14.
牛精液冷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精液冷冻技术发展历史,分析影响牛冷冻精液受胎率的主要技术因素。认为近年来冻精生产和应用的各个技术环节均没有重大突破,今后应该继续对这些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尤其是在水牛冻精生产技术的标准化、细管冻精生产成本的降低及分离精子的冷冻保存等方面应加大研究投入和力度。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用户常习惯于把腌制过的咸鱼、咸肉或者其他腌制食品(如火腿)存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里,他们认为“温度低,腌制食品的保存时间就长”。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知道,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使用较多的食盐,化学名氯化钠(NaCl)腌制而成,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如果将腌  相似文献   

16.
“食品的加压冷冻与冷藏”是研究冷却介质的压力对食品冷冻速度和食品冷冻干耗率的影响规律,为食品加压冷冻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由食品工程系莫瑞洵副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经过三年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于1991年3月21日通过商业部组织的专家通讯鉴定。专家们认为:从应用理论角度看,本课题属近年来国内外工程热物理学科极有前途  相似文献   

17.
杨永超 《科技信息》2006,(6):210-211
文中主要介绍以水冻鱼、水冻虾等加水后冷冻贮存后水冻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情况.  相似文献   

18.
生活小窍门     
丝袜冻后更耐穿夏季,买回来的新丝袜先不要急着穿用,也不要拆封,可把它直接放进冰箱里冷冻一两天,然后取出来并放置一天后再穿用。通过这样冷冻处理的丝袜,可以增加韧度,不至于很快就发生抽丝或破裂的现象。竹筷标签“冷”处理新买回来的竹筷上大都粘贴着鲜艳的标签, 带标签使用不卫生,要想撕掉又很费力,怎么办?可把竹筷放进冰箱里冷冻一段时间,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除去标签了。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胚胎冷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胚胎冷冻技术的发展及现状。根据它的发展分别介绍了慢冻慢解法、常规快速解冻法、玻璃化冷冻、1步细管法冷冻、1步冷冻和半胚冷冻,并且就胚胎冷冻保护剂、冷冻方法、解冷方法、冷冻保护剂的脱除及胚胎发育时期等对胚胎冷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舟山产的冷冻小规格白姑鱼为对象,研究了鱼肉和鱼糜蛋白在-30℃、-20℃和-10℃下的冻藏稳定性和冷冻变性特点,并考察了不同抗冻剂对白姑鱼鱼糜低温变性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白姑鱼鱼肉在不同温度下冻藏时,肌原纤维蛋白都容易发生变性,并且冻藏温度越高变性速度越快,而凝胶强度则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添加各种抗冻剂可较好地抑制其冷冻变性,其中海藻糖和乳酸钠的抗冻效果可与商业抗冻剂比拟,可以在工业化生产中单独应用或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