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eb任务的分配影响Web服务器集群系统的整体性能。常用的分配方法是对用户的URL请求,根据服务器数量进行轮询分配。这种策略影响缓存的命中率和服务器性能的发挥。在分析了Web站点中文件的组织方式及用户对Web请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URL分配树的LT分配策略,根据URL地址构建URL分配树,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响应。同时考虑任务的处理代价,各服务节点服务能力和当前负载状况,对服务节点进行负载均衡的任务分配。本文从缓存队列剩余、请求任务溢出情况和轮询分配策略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本文的分配策略能根据服务节点的服务能力、负载状况进行合理地分配,实现了负载的真正均衡,提高了系统整体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Web任务的分配影响Web服务器集群系统的整体性能。常用的分配方法是对用户的信息资源地址(URL)请求,根据服务器数量进行轮询分配。这种策略影响缓存的命中率和服务器性能的发挥。在分析了Web站点中文件的组织方式及用户对Web请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URL分配树的LT分配策略。根据URL地址构建URL分配树,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响应;同时考虑任务的处理代价,各服务节点服务能力和当前负载状况,对服务节点进行负载均衡的任务分配。从缓存队列剩余、请求任务溢出情况和轮询分配策略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分配策略能根据服务节点的服务能力、负载状况进行合理地分配,实现了负载的真正均衡,提高了系统整体吞吐量。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存储系统经常面临数据的均衡分布和扩容问题,针对现有一致性哈希动态扩展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访问概率的动态扩展策略.该策略基于热点数据访问概率大的思想改进原算法虚拟节点的分配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扩容后造成请求命中率下降和负载均衡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系统添加新存储节点时,改进策略有效地优化了系统的性能,缩短了系统到达新的负载平衡状态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无线网格网(Wireless mesh network,WMN)中节点间的端到端传输时延,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负载均衡与时延约束的自组织网络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Enhancedrouting protocol on 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AODV)with load balance and delay restriction,BD_AODV)。BD_AODV要求源节点在进行路由请求时,包含对传输时延的要求和节点的负载信息,选择满足传输时延要求的节点转发路由请求至目的节点,目的节点搜集并将每条链路的平均负载反馈给源节点,使其能够据此选择合适的传输路由。网络模拟软件仿真实验表明,BD_AODV有助于保持网络的负载均衡,缩短端到端的传输时延,减少数据包丢失,提高无线网格网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网络访问稳定,减少资源浪费,提出了基于节点实时负载的开源大数据负载均衡优化算法。建立开源大数据节点计算能力模型,按照节点负载大小及时反馈和调整,根据该区域服务器收到的请求数量预测下一步行动,利用指数平滑方法算出每秒服务器请求数量的预测值,完善一阶指数平滑法滞后偏差问题,计算服务器综合负载。在节点上添加一个负载代理和监控器,用于平衡组块的数目和分片节点负载,并将不能删除的分片和组块放入最小单元候选名单,实现负载均衡优化。通过实验证明,所提算法能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和负载均衡性,在访问中保证网络更加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6.
数联网技术是解决数据管理困难及数据孤岛等问题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数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Handle系统作为数联网标识解析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得以快速落地。然而,Handle标识注册量和解析请求量的快速增长使得Handle系统缓存/递归解析服务节点的解析请求压力加大,且难以保证标识解析请求的服务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CN-GRU的缓存/递归解析服务节点的负载均衡算法,旨在优化缓存/递归解析服务节点的标识解析效率。首先,将用户的解析请求合理地分配到缓存/递归解析服务节点的服务器集群当中,以提升服务器集群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吞吐量;其次,基于Handle系统中节点的层级架构,考虑到循环神经网络中普遍存在的梯度弥散问题,引入TCN时序神经网络,有助于提取服务器集群负载的时序性信息。相较于传统的负载均衡算法,所提算法根据服务器负载状况动态调整负载转发策略,服务器平均响应时间缩短50%左右,吞吐率提高40%左右,请求失败次数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7.
为了拓展服务发现的范围提高服务发现效率并使得各个服务注册中心上的负载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Equalchord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模型(ECSDM).在此模型中,服务发布时首先按照NACIS进行分类,并以分类码作为标识符按照Chord路由算法分布到网络节点上.针对Equalchord中的节点负载均衡问题提出了过载率的衡量指标.为了实现节点间负载均衡,提出了节点加入算法和节点自动负载均衡算法.节点加入时根据网络中的负载信息来设置自己标识符以分担负载过重节点的负载,节点通过周期性的比较与邻居的负载情况调用自我负载均衡算法按顺时针分担负载,实现节点间的负载均衡.通过仿真系统ChordSim模拟实验,证明了该模型及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云中心的服务器端在高并发情况下各节点的负载失衡问题,在对负载均衡技术Nginx自带的负载均衡策略和主流的负载均衡策略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动态调节权重的负载均衡策略.该策略基于加权轮询策略进行改进,同时考虑服务器的本身硬件性能与工作时的负载情况,设计了静态权值和动态权值的计算方法,将两者结合得到节点最终权值.静态权值主要考虑了各服务器的硬件性能情况,动态权值的计算则是收集各后端服务器节点工作时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网络性能情况及磁盘I/O等性能情况,由此,动态地调节各后端服务器节点权重.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加权轮询算法,该算法在高并发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和实际并发数等方面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分布式控制系统由于负载不均衡、网络通信量大等引起的时延问题,文中设计了基于请求划分的任务分配模型,提出了基于实时动态比例积分(PI)反馈控制的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利用增量PI控制的思想,根据服务器节点性能的实时反馈值动态调节服务器节点的分配权值,通过虚拟节点转移算法局部调整虚拟节点的分配,以维护哈希空间的稳定.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动态负载均衡,减小了服务器资源消耗及用于存取远程数据的通信开销,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容错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负载均衡问题,提出并在Tinyos上实现了基于同级节点协作负载均衡的SLNC-MHop路由协议.SLNC-MHop在基于链路代价父节点选择的基础上加入了负载均衡策略,通过在设定的观察时间内,与同级节点平均工作负载的比较来判断本节点负载是否过荷,负载过荷节点发布负载过荷通告,由同级节点协作完成中转数据包的分流任务,均衡网络负载.TOSSIM模拟仿真验证表明与MintRoute协议相比,SLNC-MHop能更好地实现网络负载均衡,均衡了同级节点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