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夏君 《科技信息》2010,(18):150-150
俄狄浦斯情结用以指代儿子弑父娶母的欲望。在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中,由于母爱的缺失和父权的消亡,俄狄浦斯情结呈现出特有的变化,如寻找母爱的替代品、取代父亲的地位或者将兄弟视为情敌。本文试图分析艾迪四个儿子的俄狄浦斯情结,从而对《我弥留之际》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特殊性加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俄狄浦斯情结 在精神分析学诞生伊始,俄狄浦斯情结就作为一个理论核心被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所发现,弗洛伊德在与弗利斯等友人的探讨和长时间的自我分析之中,发现了无意识中的根源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即男孩子在性器期产生了强烈的恋母情结,而父亲作为一个阻挠者阻止孩子和母亲在一起,同时以阉割威胁孩子,向孩子宣称母亲属于自己,孩子不能拥有母亲,最终孩子放弃对母亲的爱恋,转而以承认父亲拥有阴茎的方式来认同父亲,最终完成俄狄浦斯阶段。  相似文献   

3.
将中国现代文学中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公墓》、《内疚》、《女娲氏之遗孽》、《叶罗提之墓》、《姊嫁之花》和《雷雨》进行比较后认为:前几篇小说限于对心理分析理论的形象化图解,未能充分展开俄狄浦斯情结的内涵;《雷雨》由于设置了周朴园专制冷酷的形象为背景、表现周萍和繁漪的乱伦关系以及周萍对四凤的爱而将这一情结表现得惊心动魄。《雷雨》成功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因在于:西方戏剧的命运观和曹禺对命运的思考的相互融合、曹禺强烈的俄狄浦斯情结及作为艺术家对集体无意识的幻想创作。  相似文献   

4.
徐敏 《科技信息》2008,(3):147-148
本文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概念入手,试比较在20世纪英国文坛上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自传体小说<儿子与情人>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的弗兰克·奥克罗的小说<我的恋母情结>.如果说这两篇小说的相似在于它们都涉猎了精神分析学"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但又有着各自的特征.本文试在故事情节,写作的艺术风格和叙述手法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方面逐一分析两部小说的不同之处.不管上述两位作家是否同意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是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来源,但是正是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通之处,让我们看到了可以运用心理学,精神学的知识来解释文学.  相似文献   

5.
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的主题常被定位为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在小说中的最佳体现,认为保罗是"俄狄浦斯情节"的牺牲者。但联系劳伦斯在小说中的爱情观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可能是力图通过两段悲剧化的爱情阐释爱的真意。  相似文献   

6.
在《儿子与情人》一书中,主人公保罗对其母亲挚热的感情,完全符合弗洛伊德心理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症状。讨论保罗对母亲的这种畸形之爱及其诱发的各种因素,包括引论、正文以及结论共四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对保罗的恋母情结做了阐述和说明,第三部分则从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其“恋母情结”作了唯物的客观的分析和论证。从而说明保罗恋母情结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而其中社会因素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04年上映的奥利弗·斯通导演的史诗电影《亚历山大大帝》,所选的版本为2007年发售的最终剪辑版。这部电影因主题原因在上映当时并未得到好评,然而如果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这部电影,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本文选取的角度为亚历山大的俄狄浦斯情结研究,分析亚历山大与父母亲的情感纠葛,并以此解读片中亚历山大所为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
易卜生创作于挪威历史上1814至1884年“宪法战争”之后的剧作《罗斯莫庄》,在国内外论者甚少。但剧作成功地刻画了吕贝克这个“解放了的女性”。吕贝克为了成为罗斯莫庄的女主人,主动“超越”,可最后却跳入磨坊溪而死。难道真如兰克和弗洛伊德所说是乱伦和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果吗?究其根源在于她自身反抗而无力,超越而不得,最终被她早已抛弃了的传统道德所压倒。然而,其超越从悲剧美学的角度看,应予以必要的肯定。同时,剧作也体现了易卜生创作中一直存在的宿命论阴影。  相似文献   

9.
通过这些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分析,本文认为哈姆雷特在内心深受女性折磨。本文主要通过两方面原因分析出哈姆雷特的心理上有着异常浓重的俄狄浦斯情结,更加重了他所受的女性折磨。  相似文献   

10.
王惠 《科技咨询导报》2009,(20):195-195
伊俄卡斯忒是《俄狄浦斯王》中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角色,剧情的发展使其从王后变成了罪人和伦理观念的殉道者。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揭示伊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相似文献   

11.
从精神分析观点来看,卡夫卡与俄底浦斯情结之间有着显然的历史联系和必然的因果关系。俄底浦斯情结在卡夫卡身上实现了多层次的演绎和裂变。卡夫卡以他的现代主义创作和个人生活本身,对这种情结予以表现、深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自传性小说。杰克·伦敦是一个有着特殊经历的传奇性人物。他的分裂自我主要体现在自卑情结和自恋情结的冲突,由于私生子的身份而加深了的恋母情结,因为多种哲学观念的影响而导致的思想分裂这三个方面。这些特征在马丁·伊登身上均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3.
因犯了杀父娶母大罪而被迫弄瞎双眼流放而死以解除百姓于灾难之中的俄狄浦斯王,一直作为一个罪人而承受了因果报应式惩罚。但是,随着现代心理学理论在文学批评理论领域的应用,人们才有可能从他受挫的心理出发去研究这一情节的必然性,并因此而对他的人品重新作出评价。在他的三次冒险中,始终贯穿着他强烈追求母爱的潜意识渴望,贯穿着他对人民的兴旺与幸福的无私奉献。因此,他暂时脱离母爱而流放致死只不过是一个楔子——把剧情推向高潮以更加充分地歌颂他的光辉和伟大。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文学史上,以女性之美为题材的小说、戏剧以及诗歌层出不穷。美国浪漫主义运动代表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大部分主题不仅歌颂女性之美,更用美女的死亡表达自身对女性最真挚的爱。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层次理论分析爱伦·坡的诗歌《致海伦》中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可拓宽后现代读者对本首诗歌的审美视野。  相似文献   

15.
老舍是中国20世纪的伟大作家之一,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涉及老舍建国后创作及思想转变的文章却相对较少。从话语范型转变的角度出发,结合老舍的创作和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认为他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可以较为清晰地划分为认同、反抗与疏离三个阶段。其中,从1950至1957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自觉认同阶段;从1958年至1962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不自觉反抗阶段,也即老舍的创作与思想对革命话语范型开始质疑,进入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审父"阶段;从1963至1966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疏离阶段,并开始对古典话语范型趋同,表现出一种文化上的"恋母"倾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俄狄浦斯王》剧情的暗示和诸人物心理趋向的分析,探知其作者索福克勒斯隐藏在作品中的意图和观点,并进一步挖掘索福克勒斯所持世界观。通过分析可得知,索福克勒斯认为是人而不是神主宰世界,人类意志有不可估量的力量,高度赞扬人类智慧,赞美人性,赞颂人类战胜外力、面对命运的勇气,推崇用智慧和理性管理人类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剧中主人公俄狄浦斯命运的独特性与典型性,剧中的特殊矛盾冲突以及该剧带给中国观众的文化震撼等方面,分析了该剧代表的古希腊悲剧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古事记》、《日本书纪》中记载的神话历史可追溯到绳文时代的远古源头,当时的女神崇拜展示出日本独特的恋母文化之根。文章从考古资料中的女神土偶入手,结合日本从母系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的史实,探讨日本神话中的母神原型,以及神话历史叙事中普遍呈现的女性中心世界,为日本文明特有的文化恋母现象找到源头和生成依据。  相似文献   

19.
袁芳  雷蕾 《科技信息》2009,(21):179-179
In this article, O'Corner's "My Oedipus Complex" will be deconstructed in order to prove that this short story is an artistic creation rather than a scientific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