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选取土槿皮中活性成分土槿甲酸和土槿乙酸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其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并采用MTT法检测土槿甲酸和土槿乙酸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及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土槿甲酸和土槿乙酸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及人肝癌HepG-2细胞均有显著的体外抑制增殖作用.其中土槿甲酸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土槿乙酸对两种细菌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琼脂扩散法测定罗布麻韧皮中酮类物质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布麻在生物法脱胶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原因是因为有抑菌物质的存在.对青海罗布麻韧皮中的酮类物质进行了分离提取,用梯度稀释法测定了酮类物质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用琼脂扩散法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563 μg·mL-1,浓度为1 g·L-1的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分别为32.835,15.734,21.521,21.322IU·mg-1.从抑菌活性看,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较弱.证实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新鲜牛乳中分离得到乳酸菌X4。该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素有较广的抑菌谱,不仅对芽孢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长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鉴定,X4 菌株为乳脂链球菌(Streptococcus crem oris sp.X4)。  相似文献   

4.
藤黄酸的提取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药藤黄中的藤黄酸的提取分离进行了方法改进.通过渗漉、吡啶成盐、三次重结晶、置换萃取等步骤得到橙黄色藤黄酸单体.藤黄酸得率为23.9%.并通过IR、MS、1HNMR、13CNMR对藤黄酸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5.
罗布麻在生物法脱胶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原因是因为有抑菌物质的存在。对青海罗布麻韧皮中的酮类物质进行了分离提取。用梯度稀释法测定了酮类物质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用琼脂扩散法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菌、黑曲霉的抑茵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563ug·mL^-1,浓度为1g·L^-1的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分别为32.835,15.734,21.521,21.322IU·mg^-1。从抑菌活性看,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较弱。证实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coliJM103)和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CMCC26001)为指示菌,测定了87株渤海海洋细菌的抑菌能力,发现18株细菌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指示菌的生长,其中菌株A49不仅能够同时抑制2种指示菌的生长,而且表现出了很强的抑菌能力,100μL发酵上清液产生的抑菌圈分别为20.7,19.0 mm.通过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认为,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Bacil-lus baohainese sp. nov.  相似文献   

7.
以藤黄酸为原料分别与氨基酸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藤黄酸衍生物,其结构经MS、~1H NMR、~(13)C NMR确证.采用磺酰罗丹明B(sulfurhodamine B)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肺癌A549、人黑色素瘤A375、人肝癌HepG2和人胃癌BGC823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大多数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含非极性小基团侧链的氨基酸衍生物的活性普遍较高,化合物3和4的活性明显高于藤黄酸对照品;部分含极性氨基酸的衍生物的活性下降并且针对不同细胞株体现了不同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几种新型Schiff碱及其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测得了它们抑制细菌生长的最小浓度。结果表明Schiff碱及其配合物对几种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配合物比相应配体具有更高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有机硅材料(PDMS)的表面抑菌活性,通过在其表面共价键合富含巯基的二氧化硅微球,并利用巯基的还原性原位生长纳米银,实现在有机硅表面自组装纳米银二氧化硅微球的疏水涂层(WCA=90.33°)。选用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作为测试菌种,通过菌落计数法和活/死细菌染色法研究疏水涂层对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iO2@AgNPs与PDMS的复合材料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并不抑制人类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从药用植物白及中分离内生细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最终得到能够对4种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胡萝卜果胶杆菌)有不同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BSR2010;采用3种有机溶液(乙酸乙酯、石油醚、正丁醇)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萃取并检测其抑菌活性,发现抑菌活性最强的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根据内生细菌...  相似文献   

11.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几种稀土铈羧酸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得到了它们抑制细菌生长的最小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几种稀土铈的羧酸配合物对几种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配合物比相应的二配位体具有更高的抑菌活性,而小于相应的单配体羧酸。  相似文献   

12.
首次研究了金黄喇叭菌粗提物的抗菌活性。通过乙酸乙酯回流提取得到金黄喇叭菌粗提物。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金黄喇叭菌乙酸乙酯粗提物在浓度为1 mg/mL和5 mg/m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链球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金黄喇叭菌可以开发成一种食疗兼具的保健品和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以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细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圈法通过体外抑菌观察,探讨了陕北产蝎毒液的体外抑菌效应,并与蝎体液诱导物和喹诺酮类抗菌药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蝎毒液对革兰氏阴性指示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对革兰氏阳性指示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最大抑菌圈分别可达1.05±0.18 cm和0.87±0.09 cm,而经大肠杆菌诱导后的蝎体液对3种菌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这些结果表明,蝎毒液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抗菌效应,大肠杆菌诱导后的蝎体液也有抗菌效应,但选择性较弱。  相似文献   

14.
以灵芝中的三萜类组分(灵芝酸T)为实验药物,考察其对拓扑异构酶I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酸T能抑制拓扑异构酶I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进一步机理研究表明灵芝酸T可以抑制拓扑异构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阻止DNA和酶的相互作用。因此,灵芝酸T属于拓扑异构酶I的催化型抑制剂,这可为灵芝中三萜类物质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5-吡唑啉酮缩水杨酰肼席夫碱,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预测其可能是一类很好的三齿配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此配体对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30种植物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索氏抽提乙醇回流法获得30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用滤纸圆片法分析各种植物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两种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30种植物提取物中,有14种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有21种植物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泽漆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黄花蒿次之,且提取物抑制作用随浓度的...  相似文献   

17.
从中药北豆根中提取北豆根生物碱.应用微量量热仪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北豆根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代谢作用的热功率—时间曲线,运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建立了生长速率常数与药物浓度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了最佳抑菌浓度.北豆根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最佳抑菌浓度分别为0.7977mg/mL、0.2089mg/mL、0.1129mg/mL.通过对三个最佳抑菌浓度数据的比较,可知北豆根生物碱对三种细菌抑制效果为: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新洁尔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通过实验观察3种细菌的生长情况可知,18h之内,新洁尔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效果,36h后,抑制效果明显下降,而对大肠杆菌基本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了解迷迭香酸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理,采用平板生长抑制法,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抗菌活性及其抗菌机理。结果表明,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活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大于对大肠杆菌的活性;迷迭香酸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还原糖和蛋白质的渗漏而影响细胞代谢,通过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而影响DNA复制,从而发挥了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红霉素是McQuire氏等在1953年自红色链丝菌(Streptomyces erythreus)的培养液中分离到的一种抗菌素,它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病毒、立克氏体以及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抑制作用.它的最大优点是某些对青霉素或其他抗菌素有耐药性的细菌对红霉素仍然很敏感.此外,它的毒性小,临床过敏性反应和副作用也极为少见.因此,是目前医疗上比较常用的抗菌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