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下的体育与教育协同育人方法和路径的顶层设计,是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新的历史走向.体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创新发展学校体育事业,夯实教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发布,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创...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社会转型中的融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今学校体育与社会转型相同的是,都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化而变化,社会凸现为结构的变化、分层的变化,学校体育则凸现为教育模式的转型.在承应于这种模式的转型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课程改革于1999年应然而出,这种强调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特别是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健康教育,被学校体育摆到了教育目标的高度上,成为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模式的主流方向.本文试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问题作出相应之探讨.  相似文献   

3.
影响或制约学校体育理论问题是缺乏文化价值的认识问题.学校将体育的本质构建为强身健体的有用性来解释是学校体育理论,其本质主要是增强体质和健康,并非是"金牌",学校体育是研究体育对人体发展的规律性,运用体育课程等的形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中国体育长期以来竞技依赖政治、经济、组织文化得到了显著发展,然而,学校体育理论观念滞后.本文探讨中国特色学校体育,揭橥怎样建设中国特色学校体育,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的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4.
吕裕柱  王晓明  程立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1):176-177,180
校园体育文化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沉淀.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贯,从而影响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和兴趣、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研究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波 《科技咨询导报》2012,(29):237-237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以及学校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学校体育文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健康中国"战略进行梳理,以"健康中国"建设中学校体育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新时代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和使命诉求。就当代学校体育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国民参与体验成功和提高幸福感等时代价值进行探讨,认为:学校体育在新时代下应紧扣时代主题,积极承担起健康使命、教育使命、文化使命和社会使命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师范教育,乡村教育,通过吸收外国的教育理论,结合国情,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他的这些理论思想不仅为早期的中国学校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于今天的教育和体育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格局中去谋划。”这是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使命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要实现中国体育事业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战略性转变,不仅需要国家经济、科技等强大的硬实力为依托,更需要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积淀。深入剖析和研究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基因,是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先决条件,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自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文化自信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深层内核,体育强国是文化自信的体育展示。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抓手。在体育强国建设中,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体育资源的优势,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在使命担当方面:高校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和体育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是提升竞技体育实力的践行者,是体育交往的助推器。在创新路径方面:首先,要加强内涵建设,转变办学理念,使学校体育全方位对接“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调动优质资源,加快成果转化,多层次促进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其次,应把握市场动向,转变培养模式,全要素培育体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开发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传播载体,全链条激发体育文化生命力;最后,应借政策搭平台,创方案优模式,全过程服务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海派学校体育文化是上海在历经多年的学校体育改革和实践的过程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体育教育文化.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有助于满足上海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文化需要,促进其对海派城市文化的认同,使上海的学校体育事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包括学校体育观念、学校体育制度、学校体育活动内容的创新等方面.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学校体育文化的交流、融合、原始创新等.目前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水平不高,创新的动力正在积累之中,创新机制尚未健全,需要在完善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动力方面进一步努力,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体作用,以进一步提升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地域民俗体育文化对于丰富广大人民群众业余生活,丰富全民健身手段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实现健康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基于健康中国视角,突破传统的全民健身与民俗体育融合的研究视角,探究地域民俗体育文化与全民健康的和谐融入,充分挖掘民俗体育文化独特的区域性特征和健身价值,对于拓宽全民健身的路径选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丰富全民健身的活动内容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培铭 《科技资讯》2014,(10):243-244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价值观上的内在一致性.“中国梦”的提出,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奋斗的实践行动,积极探索运用“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和高校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聊城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与当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向存在着许多分歧,必然影响着学校体育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功能没能得到有效地体现,不符合现代学校的大体育观和大教育观,也不能与学校全面内涵建设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4.
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及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文化建设。学校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和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其建设的力度,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其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显现出来。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必须首先明确其根本价值取向,与同一时期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相一致,即:“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就成为我国新时期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三个基本价值标尺。笔者以期该文对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梳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相关论述,分析"三全育人"的理论遵循.探讨"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关系以及体育育人的优势,构建高校体育"三全育人"的理论框架,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切实有效的实践探索.为更好地发挥体育内在的育人价值,高校应优化体育"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将文化课的"静"和体育课的"动"相融合,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两者形成合力,相互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动是良医"视域下的校园体育文化对改善整个校园人群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价值.明确运动是良医内涵的基础上,认为新时期对接国家健康战略的客观需要,改善体质状况及生活方式的内在诉求,传承主动健康理念、提升健康素养是高校体育文化培育价值的集中体现.最后,提出拓展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满足校园人群运动健身服务需求;营造校园体育锻炼环境,增强运动健身支持性氛围;体育志愿服务进社区,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延展健身指导形式;探索校园运动健身促进计划是高校体育文化培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中国梦渗透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融合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深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通过两者的有机契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张俊 《科技信息》2008,(3):12-13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积淀,它在社会文化环境和学校本身发展的合力作用下形成.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探讨,并对建设高校体育文化提出来几点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大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许多大学已经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现实情况下,传统的全校性运动会已越来越不适应全民健身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分析集美大学院系运动会的实践情况,积累和总结出几条办好综合性大学院系运动会的做法和经验:实现院系运动会的成功和可持续举办要更新观念,体现体育的教育功能;要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让学生自觉参与;要改变评价机制,与院系自身独特的文化相融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校园体育文化中越发突显出来。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范围内,由学校的师生员工们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活动共同培养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是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重要的且不可缺少的内容,可以说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剂。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修身养性,传播健康方法,营造健康向上、积极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搭建了充分展示才华和特长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另外,校园体育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