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一个含400种中草药和民族药的组分库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苦参的甲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的活性.在生物活性导向的分离纯化策略下,运用中压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对苦参甲醇提取物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抑制SGLT2活性测试.从苦参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苷类化合物,鉴定为芒柄花素-7-O--D-吡喃木糖基-(16)--D-吡喃葡萄糖苷(1)、芒柄花素-7-O--D-呋喃芹糖基-(16)--D-吡喃葡萄糖苷(2)、三叶豆紫檀苷(3)、(-)-高丽槐素-3-O--D-吡喃半乳糖苷(4)、6-乙酰三叶豆紫檀苷(5)、罗思菌素(6)、芒柄花苷(7).除化合物3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参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均有抑制SGLT2的活性,其中具有高丽槐素苷元结构的苷类成分3~5具有较好的抑制SGLT2的活性,对SGLT2的抑制活性的IC50范围为2.61~4.47 mol/L.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近年来发现的芳基乙醇胺类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激动剂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分析、归纳有关文献.结果:β3AR激动剂可调节人体内热量平衡、葡萄糖代谢、能量消耗,纠正产热不足,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结论:β3AR激动剂的研制与开发必将为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手段和新思路,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PM5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29个新型1,5-二芳基咪唑类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的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将这些优化结构与COX-2的活性位点进行了分子对接。对接研究表明:活性1,5-二芳基咪唑类COX-2抑制剂具有类似塞来昔布等三环类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的立体结构,对接自由能与抑制剂活性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PM5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29个新型1,5-二芳基咪唑类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的结构进行了全优化,从数据库搜寻或计算了它们的430种结构参数,利用遗传算法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经典结构-活性关系(2D-QSAR)。抑制剂结构优化表明活性1,5-二芳基咪唑类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具有类似塞来昔布等三环类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的立体结构,但构效关系研究则表明该类抑制剂具有不同于塞来昔布等传统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新型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1个含400种中草药和民族药的组分库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苦参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良好的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的活性.在生物活性导向分离策略下,运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活性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基于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所分离的16个lavandulyl基取代黄酮的化学结构,并首次系统地报道了lavandulyl基取代黄酮的SGLT2抑制活性,活性部位中两个主要成分(-)-kurarinone和sophoraflavanone G显示出最强的SGLT2抑制活性,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2.24 μmol/L和1.45 μmol/L.  相似文献   

6.
中药中α-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在α—糖苷酶水解麦芽糖的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药提取物,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的释放量,建立了一个中药中α—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糖尿病治疗中药的筛选结果表明,桑白皮、桑枝以及桑叶等十种中药被证实有α—糖苷酶的抑制剂活性,可以有效地抑制或延缓淀粉和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揭示了中药降糖的另一种机理,并为开发安全有效的糖尿病治疗中药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建立转运葡萄糖苷类化合物的Caco-2细胞模型,为葡萄糖及葡萄糖苷类化合物肠道吸收研究提供基础。通过对Caco-2细胞最适培养基的选择、单层致密性的测定、单层通透性和细胞两侧碱性磷酸酶活性比的测定、单层亚显微结构的观察、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1和GLUT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分析,建立可靠的细胞模型。研究表明:Caco-2细胞的最适培养基为添加体积分数15%血清的DMEM低糖培养基;Caco-2细胞在14~17d的跨膜电阻趋于稳定,苯酚红的表观渗透系数达到0.49×10-6~0.51×10-6cm·s-1,微绒毛分化成熟,细胞两侧碱性磷酸酶比值达到2.0以上。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的mRNA表达在14d时显著高于17d和21d,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和GLUT2的蛋白表达在14、17、21d无显著差异(P<0.05)。Caco-2细胞培养14~17d即可建立可靠的肠细胞吸收模型,用于葡萄糖及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吸收的体外研究。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研究现状.对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种类、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研究方法以及糖苷与茶叶香气形成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烟草中糖苷类潜香物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概述了其制备、香味释放和加香应用.通过文献比对发现,今后应对烟草中糖苷类物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制备、控制裂解温度及香味协同以及加香评吸安全性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研发新型小分子MDM2抑制剂为目的,建立了以分子对接为基础的虚拟筛选流程.利用虚拟筛选流程对SPECS化合物库的分子进行类药性筛选、分子对接粗筛、二次筛选以及排序挑选,并通过细胞实验验证这些分子激活p53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结果表明M12能够激活p53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周期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M12与已知MDM2-p53抑制剂结构完全不同,是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两种熊果甙同系物的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果甙作为化妆品添加剂具有增白效果,主要是由于它对皮肤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了两种熊果甙同系物:1 对异丙基苯基葡萄糖甙和1 对甲氧基苯基葡萄糖甙.并对其结构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以熊果甙及上述其两种同系物为效应物,研究对酪氨酸酶酶活力的影响,以探讨抑制剂分子结构与其对酪氨酸酶抑制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这3种效应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为:熊果甙>1 对异丙基苯基葡萄糖甙>1 对甲氧基苯基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12.
脂联素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其运动介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通过非胰岛素依赖机制促进外周组织葡萄糖的摄取、脂肪酸的氧化成为2型糖尿病防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脂联素因子参与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对于脂联素的研究已成为2型糖尿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理和药理作用靶点。现仅对脂联素对二型糖尿病作用及运动介导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比较CCR5常见小分子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寻找CCR5的优化对接靶点,筛选最优抑制剂,为新型抑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基于Material Studio软件,我们构建了7类29种小分子抑制剂的三维结构,全面模拟了各种抑制剂与CCR5对接的效果;利用分子对接绝对自由能、相对自由能、对接姿态百分比和LibDock综合得分等参数评估小分子抑制剂的抑制效果.研究初步发现,CCR5小分子抑制剂的最优对接位点是第二个胞外环与N末端之间的site4.小分子抑制剂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抑制剂27(吡咯烷类)、抑制剂8(苯并环庚烯类)、抑制剂12(哌啶类)、抑制剂14(螺环二酮哌啶类)、抑制剂21(4-哌啶-1-丁胺类)、抑制剂5(天然小分子类)和抑制剂17(托品烷类);其研究表明,吡咯烷类抑制剂27可能成为CCR5最优抑制剂候选对象.  相似文献   

14.
 运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吲哚咔唑类小分子对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人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ANG-R-Tie-2)的双效抑制作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吲哚咔唑类小分子的双效抑制作用主要源于两种受体相似的活性口袋,小分子与两者的铰链区均可形成氢键,使其催化活性受到抑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的差异主要源于活性口袋的细微差异所导致疏水、静电等相互作用的不同。其中,疏水作用的差异是影响配体选择性的主要原因,静电作用、氢键及空间位阻对结合稳定也有一定影响。该文的研究结果为多靶点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及提高激酶抑制剂的选择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糖类化合物合成中,微波辅助技术是一种有效手段.应用微波辅助技术研究了五乙酰基保护葡萄糖与直链醇在固体酸蒙脱石K-10和4×10-10m的分子筛作用下的烷基氧糖苷化合物的合成,实现了对糖苷化反应产物构型的有效控制,并推测烷基糖苷类衍生物的合成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组Zn2+依赖性蛋白水解酶,能降解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则能抑制其活性,这两组酶在很多瘤组织中表达增高.文章就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表达与肿瘤的关系及在淋巴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葡萄糖转运体4(GLUT4)是转运葡萄糖的重要蛋白质,与Ⅱ型糖尿病(T2DM)密切相关.从GLUT4对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组织,以及肾组织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葡萄糖转运体4与Ⅱ型糖尿病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比较分子力场法(CoMFA)研究一系列1,5-二芳基吡唑类对环氧合酶-1选择性抑制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为进一步药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和结果:在研究的14个化合物中,用比较分子力场法得到1个CoMF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q2为0.818,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及合理性,非交叉验证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58,标准偏差为0.077,F为79.834;并依据模型设计,预测了几个具有较高活性的化合物.结论:此模型对设计和预测高活性的1,5-二芳基吡唑类环氧合酶-1选择性抑制剂有一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特异性地抑制肠促胰岛素的降解,GLP-1和GIP,这两者都是血糖稳态的重要调节剂.由于其潜在的生物功能,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目前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的治疗策略.目前,几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或正在进行临床评估.在以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为中心的长期研发过程中,化学稳定性、选择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能一直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自1998年起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发展状况,并将其根据核心结构分为几类同时讨论其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20.
首次对2-(2-硝基苯基)-3-(4-甲基苯基)-1,3-苯并噁嗪(1)与利什曼原虫CYP51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化合物1对利什曼原虫CYP51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且作用方式类似于底物与利什曼原虫CYP51的I型结合方式.该研究不仅发现了一种新型非唑类针对利什曼原虫CYP51的抑制剂:1,3-苯并噁嗪,而且也为创制新型作用方式的CYP51抑制剂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