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的分析,撷取有益的成分,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建立和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启示,如转变灌输模式为引导模式;理解教育对象;重视对学生道德判断,道德推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开展咨询式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的分析,撷取有益的成分,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建立和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启示,如转变灌输模式为引导模式;理解教育对象;重视对学生道德判断,道德推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开展咨询式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邵建芝 《科技信息》2010,(32):302-302
关心理论是西方最富特色的道德教育理论之一。该理论主张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学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会关心的人,主张围绕关心主题组织教育。本文介绍了关心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理论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坚持灌输理论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和更加必要;我们必须更新灌输观念、整合灌输内容、拓展灌输载体、改进灌输方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灌输理论.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教育模式论、艾略特·突里尔等人的范式理论和卡洛·吉莉根的关爱理论是当代西方很有影响、很有特色的道德教育理论 ,这些德育理论对当代西方的学校德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确认识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以及这些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加强我国的德育理论研究以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科学界定道德教育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道德教育模式是我们运用"模式"的研究方法,对在道德教育实践中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并较为系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践经验,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形成特殊的道德教育理论形态和实践范式,它具有理论概括性、实践操作性、方法优效性、结构层次性、变化动态性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道德教育理论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也中华民族几乎年积累起来的的优秀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着重对邓小平道德教育理论中的“四有”新人观,集体主义观和艰苦创业观与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相通之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邓小平道德教育固有的民族和鲜明的时代特性,指出邓小平道德教育理论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扬,同时更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扬弃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以及孔子对道德教育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可能性、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道德教育的基础等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围绕着四大主题与四大流派而发展的,从“突出个人主义”、“强调主体意识”到“体现人本思想”,完成了由“以人为主”向“以人为本”的路径转换。如何认识和理解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与转向并加以借鉴和运用,对于丰富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榕 《科技信息》2008,(35):167-168
审视我国过去和现在的道德教育,应当承认的是,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在主流方面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中。要想打破这种模式,观念的更新是必要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从道德学习的实质、过程和目的对道德学习进行了阐释,帮助我们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了反思。时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进行研究,赋予它新的时代感,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道德教育理论水平而且对于指导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其对人的全面认识基础之上。他继承先秦儒家思想,将人的社会性中的道德特征规定为人的本质,道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是符合封建伦理的道德;主要阐述中民之性的人性论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是实现人的本质,成就理想人格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共振原理为"隐性共振"的探讨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从共振原理出发,分析了隐性德育场中"隐性共振"的理论依据、构建原则和途径,探讨了德育新方法,以求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德性形成的机理,了解德性形成和发展的每个环节和过程,掌握每个环节和过程得以实现的方法和途径,能够增强道德主体培养自己良好道德品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而道德冲突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必经环节和内部动力。当前学生道德教育中漠视道德冲突主要表现在:知性道德教育目标导致道德冲突的僭忘;灌输性道德教育方式导致道德冲突的滞留;单一性道德教育途径致使道德冲突解决的断裂。本着"以人(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观,道德教育目标应由知性化到生活化;道德教育方式从灌输走向交往对话;道德教育途径由单一性走向整体性,以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品德教育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方法)、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教育。数学学科教学过程既是实现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数学教育的品德教育职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 .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方面作用尤为明显 .本文就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德育应该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在目前中国的中学教育活动中,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规定: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按照新课标的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既包含有狭义德育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又有广义德育的广泛覆盖面。狭义德育内容在规范体系上应该处理四个关系,涉及三个特殊领域。新课标基本框架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