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生物发光是一种迷人的自然现象,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发光的种类。最显眼的要数在仲夏夜间飞东飞西的萤火虫。在非洲森林里还有一种杏黄色的萤鸟,它们仅头部和翅膀生有羽毛,其余部分都是光溜溜的硬壳,但布满了  相似文献   

2.
海洋里会发光的鱼类有上千种,但其中最罕见的、最珍奇的要数眼睑会发光的鱼了.这种鱼的发光器并不大,可是发出来的光,却比任何一种生物发的光都要亮.  相似文献   

3.
海洋里会发光的鱼类有上千种,但其中最罕见的、最珍奇的要数眼睑会发光的鱼了。这种鱼的发光器并不大,可是发出来的光,却比任何一种生物发的光都要亮。  相似文献   

4.
稀土离子激活的碱土金属氟卤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发光材料.BaFBr:Eu~(2+)作为一种有效的光激励发光材料是目前所知材料中最有前途的.有关其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由于色心在光激励发光过程中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故晶体中色心的研究工作很多.但所有以前的研究工作都停留于简单的F心研究.最近作者报道了BaFCl:Eu~(2+_晶体中的新型色心及其发光同样我们在BaFBr:Eu~(2+)  相似文献   

5.
怀念萤火虫     
萤火虫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昆虫,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萤火虫大约有2 000多种.辨识萤火虫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只要在夜里看它是不是会发光,因为不论雄虫、雌虫、幼虫,它腹部的第五节与第六节腹板都具有发光器,甚至连卵在无光的条件下,也如缩小的夜明珠一样,淡淡的晶莹.  相似文献   

6.
夏天,在池塘边;在溪流旁,我们都可以见到蜻蜓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它们款款的倩影,曾给了人们无限的暇思。“掠过空中的身影宛如飞行的宝石”,一本海外关于蜻蜓的专著里这样介绍它们的。无论是“蜻蜓飞上玉梢头’的情调,还是’点水蜻蜓款款飞 的意境,中国的文化里都把蜻蜓作为一种可爱的小昆虫。日本人更把蜻蜓作为吉祥的象征物,连日本国名的称谓中也有一种是“蜻蜓岛。但在西方,欧洲人常常把它们与巫术联想到一起,称它们为 魔鬼之马、“飞龙”之类,蜻蜓的英文名称dragonfly,由 龙(dragon)“和“飞(fly)…  相似文献   

7.
生物超微弱发光图象的观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谭石慈  邢达 《科学通报》1997,42(6):643-646
任何有生命的物质在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都可以自发地或受外界条件诱导后发射出一种极其微弱的光子流,强度在10~10~4光子/cm~2·s,波长在180~800nm之间.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自从1955年Colli等人第一次用光电倍增管测量了生物的超微弱发光之后,国内外的科学家对生物超微弱发光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都很关注,但由于受到光电探测器灵敏度的限制,绝大多数的工作是探测生物样品超微弱发光的总强度,记录的只是空间积分光强,而不具备空间分辨能力,即不能反映样品各部位的发光强度分布,给生物超微弱发光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怀念萤火虫     
萤火虫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昆虫,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萤火虫大约有2000多种。辨识萤火虫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只要在夜里看它是不是会发光,因为不论雄虫、雌虫、幼虫,它腹部的第五节与第六节腹板都具有发光器,甚至连卵在无光的条件下,也如缩小的夜明珠一样,淡淡的晶莹。  相似文献   

9.
夜光鱼     
红海里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中,有一种十分奇特的闪光鱼类———光脸鲷。这种小鱼体长只有7cm~10cm,生活在距海面不到10m深的海里,能发出十分明亮的光线。在水下活动的人,距离它18m处就能发现它;黑夜里,距离它2m远能看清手表上的时间。潜水员常常把它们放进透明的塑料袋中,作为水中照明之用。到目前为止,光脸鲷的发光亮度是所有发光动物中最亮的,故有“壮观的夜鱼”的美称。为什么光脸鲷能发出如此强烈的光?原来在它的眼睛下缘,不仅有一个相当大的新月形发光器官,还长有一层暗色的皮膜附在发光器官下面。当皮膜上下翻动时,便会像电灯的开关一…  相似文献   

10.
鸟类撷趣     
灯笼鸟 非洲的基尔森林里,有一种周身长满含磷镁成分的羽毛因而发光的鸟叫“灯笼鸟”,“灯笼鸟”不但能发光,而且还有百灵的歌喉、鸳鸯的美貌。每当夜晚,“灯笼鸟”周身放光,恰似熠熠闪光的灯笼。其他鸟类,仰其光芒,常常相随行动。林中迷路的人们,也可借助“灯笼鸟”的光亮识别方位、路途。 灭火鸟 在南美洲森林中有一种名叫“沙利特”的鸟。这种鸟全身乌黑,肚子长得象个大瓶子,里  相似文献   

11.
廖良生 《科学通报》1997,42(17):1900-1901
为了实现硅基光电子集成,人们正在致力于探求合适的硅基发光材料.由于SiO_2薄膜是硅集成电路中重要的掩蔽膜和介质膜,因此人们正在将它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发光材料进行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众所周知,SiN_xO_y薄膜也是硅集成电路中重要的掩蔽膜和介质膜,由于它比SiO_2薄膜具有更多的优点,并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所以研究SiN_xO_y薄膜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合适的硅基发光材料也就显得十分有意义了.就我们所知,还没有文献报道SiN_xO_y薄膜光致发光(PL)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黑暗的深海里生活着许多会发光的动物,这些动物为什么会发光?又是用什么方式发光的呢?经过科学家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已经揭开了深海动物发光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站在街头大喊:"看!电动自行车飞起来了!"旁人很可能会误以为你大脑"短路".然而,在捷克布拉格市一处广场上,上述如同痴人说梦般的场景真的出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从广场上飞了起来,而且足足飞行了5 min. 这款会飞的电动自行车还没有名字,是捷克一些工程师研制出来的.这些工程师从事不同的行业,都有各自的正式工作,相同的业余爱好让他们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设计梦想"的发明团队.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2021,66(17):2162-2178
半导体纳米晶(又称为半导体量子点)由于其色纯度高和尺寸依赖的发光性能等优势,在照明和显示方面受到了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电致发光器件所使用的发光材料以镉基硫族化合物量子点为主,然而镉元素对环境和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开发一种环境友好且光电性能良好的无镉半导体纳米晶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多元铜基硫族半导体纳米晶由于其毒性低、组分可调的发光特性及其在光电子器件领域的潜在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详细综述了多元铜基硫族半导体纳米晶的组分、表面配体、晶体结构和纳米结构等因素对其发光特性的影响,着重阐述了多元铜基硫族半导体纳米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多元铜基硫族半导体纳米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试验田地里,一到夜晚,田间地头的植物叶子就会熠熠发光,原来,这是一些由发光基因培育的发光植物。把自然界中能发光的生物之基因,转移给植物,培育发光植物,也是基因工程的目标之一。 时代催生转基因 转基因是指以人为的方法改变物种的基因排列,通常涉及将某种动、植物的某个基因,从一连串基因  相似文献   

16.
鸟类     
《科学之友》2005,(11):56-56
大约1.5亿年前,一种会飞的大型爬行动物——翼龙曾翱翔于空中。其中最大的一种是翼齿龙,其翼展超过8m,相当于一部房车那么大。也许这些庞大的空中食肉动物不怎么瞧得起另一种更小巧的会飞的爬行动物——始祖鸟。始祖鸟拥有与许多爬行类相同的牙齿和尾巴,但它的翅膀上附有一层新型的覆盖物,就是羽毛。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会飞的大型爬行动物都一一灭绝了,始祖鸟却进化成了一种完全新型的脊椎动物——鸟类。除了有羽毛以外,鸟类与爬行动物还有另外一些不同之处。跟它们的爬行类祖先不一样,鸟类没有牙齿。另外,它们都还是温血动物,这意味着它们能够调节身体内部的温度。不过鸟类与它们的爬行类祖先还是有一个关联之处:它们都有鳞片,但鸟类只有腿部长有鳞片。现在,世界上大约有9000种鸟类,你可以看到从优美的红嘴巨鸥,到不会飞行的非洲鸵鸟,各种各样。很显然,鸟类是具有惊人适应能力的高度进化的动物群体。  相似文献   

17.
"成功"与"失败" 恒星是一种非常热且能自身发光的天体,大多数恒星的表面温度比厨房烤箱里的温度要高几千摄氏度.例如,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的表面温度为5780开尔文,相当于5507摄氏度.正因为恒星如此炽热,发出如此明亮的光芒,即使距离数万亿千米我们也能看到它们.  相似文献   

18.
江南 《科学之友》2011,(10):46-48
2009年10月,动物学家戴娜来到维多利亚州南部的海边森林.在这片美丽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有袋类动物--袋鼯,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是一妻多夫的典型代表,雌性在交配季节里和不同的雄性交配,而每一雄性都可能持续交配5~14 h.  相似文献   

19.
高压静电场对绵羊精液超弱化学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振勇 《科学通报》1997,42(9):966-969
各种动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等都会发出超微弱的冷光,即超弱化学发光.超弱化学发光是一种与新陈代谢相关联的发光现象,其发光光谱约在180~800nm之间,强度为10~10~4光子/s·cm~2,是一种极微弱的光.目前,对超弱化学发光机理的研究仍无定论,较早的研究认为,中性脂肪及游离脂肪酸是超弱化学发光的主要物质基础,它们发生氧化作用产生过氧化自由基,当其复合时释放出光子,从而产生超弱化学发光现象.还有研究发现,超弱化学发光又可分为自身发光和诱导发光,由物理和化学因素诱发产生的发光,称为诱发发光,即诱导发光,物理性的诱导因素很多,包括辐射、电磁场等.潘雨乐、岳文斌等分别报道了激光、磁场和电磁波对动物精子的超弱化学发光有提高作用,超弱化学发光能反映细胞对糖的摄取、线粒体功能及膜的完整性,是“生命活动的信息”.新陈代谢愈旺盛,生命活力愈强则发光也愈强.在植物中,国光苹果发光很弱,代谢活动缓慢,有人认为,国光苹果耐贮存.现在,人们用超弱发光测定法检验机体、细胞及植物种子生命力的强弱,推测其抗病、抗寒等抵抗外界不利因素能力的大小.动物精子作为生殖细胞,若其超弱化学发光值越高,说明它的代谢水平就高,活力和受胎率也就越高,因此,研究高压静电场对绵羊精液超弱化学发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摩擦生电开始 我们每天早晨起来用梳子梳头发,要是梳子和头发都很干燥,就常常能听见细微的哗爆的声音,同时会看见头发尖飞立起来,有暂时不能合拢的现象。如果是在黑夜里,还会看见头上有星星的火花。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是由于梳子和头发摩擦以后发生了电。 人类认识电.就是从摩擦生电开始的。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