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家长只顾自己,不管孩子;家庭不和睦,使孩子精神压力大;家长重男轻女,不重视女孩的学习;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融洽,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家庭经济条件对孩子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家庭缺少教育氛围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分析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发现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中学生心理及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只有学习好的孩子才有出息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喜欢夸耀:谁家的孩子考上什么名牌大学了,谁在学校学习可好了,都不用家长操心。学习优秀的孩子可以得到老师和家长无条件的重视和表扬:当选三好生、参加夏令营、不干家务、违反纪律也没关系、被当作同龄人的榜样、成为家里和班级里的中心。但是现在己  相似文献   

3.
教师、家长的观点: 1、关怀林校长:学习是学生的第一任务。如过多参与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势必会影响学习,造成不良后果。 2、孙立岗老师:学生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只是想有一次表现的机会,应顺其自然,既不提倡也不要强烈反对。 3、毛睿同学的家长:作为家长,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为孩子创造增长见识的机会,这样会促进孩子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通过典型案例调查与剖析,描述了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中儿童"学习过度而运动不足"的现象。具体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社会学致因:应试教育成为隔绝孩子运动的天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限制了孩子的必要运动;学生安全问题作祟,学校不敢掉以轻心。指出了运动与儿童教育的相关性在于以下4方面:(1)运动可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让快乐得以回归;(2)运动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启迪其心智;(3)运动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4)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勇敢的精神,磨练其意志。研究提出了此现象的应对策略:(1)教给孩子玩的方法,授之以渔,以期受用终身;(2)学校为孩子提供运动与玩乐场所,还孩子运动的时间和空间;(3)家长陪同孩子玩耍,让孩子在亲情的滋养下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5.
赵楠 《科技潮》2010,(4):62-63
随着中高考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由此更加关注孩子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有的家长感到自己的孩子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够长;还有的认为孩子回家后磨磨蹭蹭,耽误了很多时间,很晚才开始学习;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回家倒是马上写作业,可就是拖拖拉拉能写到半夜12点,天天如此。  相似文献   

6.
家长在儿童音乐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往往会走进两个误区。一是忽略了家长在儿童音乐学习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虽然认识到了家长的作用但未能正确履行家长在儿童音乐学习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家长在辅导儿童练琴时所遇到的"时间的投入"和"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树梅 《科技信息》2011,(35):I0162-I0162,I0192
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使他们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风尚、情操、性格也起着迁移默化的影响。现今有不少家长让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时就开始学习钢琴,此时的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而学习钢琴课的时间至少也要40分钟,家长如何让孩子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率呢?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对此深有感触:钢琴的学习是一个反复练习和实践的过程,加上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觉得家长陪同学习至关重要。陪同学习可分为四步:一、陪听;二、陪学;三、陪练;四、陪还。  相似文献   

8.
今天电脑普遍运用于美国教育。获取学生为新学年准备的文具无非是笔和笔记本,现在随新技术发展,电脑和软件成为学校和家长为孩子新学年必须准备的学习用具。美国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教育要结合电脑技术。很多家庭在孩子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就为孩子准备好电脑和各种寓教育于娱乐的电脑软件。美国《家庭电脑》杂志编辑罗宾拉斯金说,由于这种潮流,现在是擦黑能够上有很多针对学龄  相似文献   

9.
张贵英 《科技信息》2008,(21):282-282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长辈的言行身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新《纲要》将幼儿同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提出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同时帮助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也就是加强家长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意识,让幼儿在渗透教育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学习共同体。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论述家长和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在网上趋利避害的方法.主要有:家长和老师自己首先学会上网;平时密切关注网络发展,时时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站点和内容;学习一些控制网络浏览的方法;大人尽量和孩子在同一时间上网,固定孩子的上网时段;经常向电脑专家请教,随时掌握网上的变化情况和最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了解中学生家长的性知识、性观念和性态度,为发挥家庭在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709名家长进行了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家长具备性生理及性传播疾病知识,但缺乏性心理知识和指导孩子处理性欲望和避免性侵害方面的知识;大部分中学生家长在性观念方面呈现保守、传统与开放、务实的矛盾特点,部分家长对性问题认识不清;有近一半的家长缺乏正确的性态度;以农村、高年龄和低文化程度组的各方面认识较差。所以应加强对家长的性教育宣传,促进他们对性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家庭性教育意识和能力,从而保证家庭性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我从5岁开始学习钢琴,那时学琴的条件远远比不上现在学琴孩子的条件,一路上遇到过许多挫折,也走过不少弯路,最终凭借自己多年的勤奋努力,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课余时间,在一家琴行给儿童教钢琴,期间接触过很多家长,感到不少家长在引导孩子学琴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在这里结合自己多年教儿童学习钢琴的教学实践,给学钢琴儿童家长提几点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家长配合引导孩子学好钢琴。  相似文献   

13.
略论班级博客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博客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进行无时空限制交流的平台;它可以培养班集体荣誉感,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可以给教师提供观察学生思想的窗口,向学生传递网络知识和进行网络德育,指导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要加强班级博客的建设,就应加强班级博客的维护管理和更新,加强班级博客的建设与指导,加强班级博客的关注与利用。  相似文献   

14.
国内科技     
怎样引导孩子科学用脑 1.充分利用“最佳用脑时间”。 有的孩子早晨脑子特别灵敏、记忆力最好,有的孩子晚上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家长应了解并充分利用孩子的“最佳用脑时间”,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 2.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大脑的主要休息方式,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使大脑消除疲劳保持正常工作。因此,家长应安排好孩子的睡眠时间,不要开夜车,要使孩子睡  相似文献   

15.
余娉 《世界博览》2010,(6):48-50
新学期伊始,一些年轻的家长还在为孩子上幼儿园发愁。从1993年至今,学前教育经费一直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量的1。2%~1.3%。学前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幼儿教育不仅是家长的难题,如今已经成为社会公共问题。家长的困境3月,又是一年开学时。有些家长仍在为孩子上“学”而担忧:孩子已经三岁,达到入园年龄,却找不到幼儿园上。“人园难、难于上大学”,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学校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不少家长在家教问题上存在着诸多误区。大致有以下七种: 陪读伴学型许多家长不惜牺牲八小时之外的一切时间辅导小孩学习。孩子做作业陪着讲解,孩子温习功课伴着指导,这样做极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思想。  相似文献   

17.
<虹猫蓝兔七侠传>在动画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曲跃高歌的时候却招来一些家长的投诉.网上网下一片激战.一些家长认为该动画片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应被停播.一些认为该动画片里的团结、勇敢等值得孩子们学习.动画影视文化传播与家庭教育发生了冲突.究竟谁对谁错?  相似文献   

18.
正原来以为加拿大人都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其实加拿大的主流层面也期望培养既有学识又具优秀品质的人才,而且社会精英大多数还是当地人。在加拿大家长眼中,“乙等生”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生,如果自己孩子得到“A”,他们在其他家长面前可是风光十足了。很多家长知足地对我说:我孩子在学校表现不错,虽然有几门得了“C”。但C是“好”的意思。这话不假,在加拿大即使高中毕业成绩是C,也有机会跨进口碑不错大学的门槛。加拿大家长并不像中国家长那样在乎孩子在班上的成绩排名。说实话,即使家长想知道也难,因为老师从不排名次,甚  相似文献   

19.
王艺 《海峡科学》2005,(8):75-76
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而家庭中成人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并拥有终身学习的心理习惯,更加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略述了当代我国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家长的责任以及成人教育对家长进行儿童心理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李进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39-239
我们家长在培养子女的过程中,经常会和孩子发生各种冲突。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说,许多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什么他非要干什么。很多情况下,这些冲突成为孩子一种习惯,孩子往往为了冲突而冲突,这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严重的会出现离家出走等情况,这个给不少家长带来很多的困惑和麻烦。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出现的,该如何正确对待,我分析了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