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礼仪与公关     
常言道:“礼多人不怪”。这里的“礼多”,并非指繁文缛节,而是提醒人们不要少礼、失礼。繁文缛节自不可取,但缺少了礼仪却常常使人“见怪”,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怎样才能做到既讲礼仪,注意礼节,又不过分,这确实是一门学问。 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问候、致意、祝贺以及给予某  相似文献   

2.
“礼仪”是指在社会中人们互相尊重、互相交往的行为方式,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间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惯例。“礼仪”一词,英语为ETIQUETTE,其意还可译为礼节、仪式、典礼。据《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注释,“礼仪”是指“规定社会行为和职业行为的风俗和准则的体系”。“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初民时期。在远古时代,出现了最早的礼仪——图腾崇拜。在频繁的部落战争中,为了避免发生误解,人们又创造出一些特有的交际礼节。比如,在人们日常交往中,如果彼此表示友好,就要放下手中的石块和木棒,并伸出手掌,让对方抚摸自己的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着任何武器,这一原始的习俗演变为现代“握手礼”。中世纪的欧洲曾一度推行贵族政治、宫廷外交,  相似文献   

3.
国与国之间从来注重“以礼相待”在汉语中,“礼”这个词,本意指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以及为表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在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礼又被用来泛指贵族等级制的社会道德规范。周公为周朝制定种种制度就叫周礼,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更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所以,我国自古以来就看重礼,素称“礼仪之邦”。“礼”在英语里是“etiguette”,意为上流社会中行为规范的法则,或指宫廷礼仪和官方生活中的公认准则。这些解释同古汉语“礼”十分接近。因此在外国人们也是自古以来就看重礼的。礼是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国际交往的发生和发展又产生  相似文献   

4.
浅析中职礼仪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容、仪式等。礼仪是学校风貌和学生个人精神的外部形态,也是学生素质水准的一种体现。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完成性的教育,在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礼仪礼节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载体。文章论述了礼仪礼节教育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关系,深刻剖析了当代大学生礼仪礼节素养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以礼仪礼节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策略,即把礼仪礼节教育引入课堂,积极构建礼仪礼节文化环境,注重礼仪礼节行为的实践养成,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蓝靛瑶的日常社会中,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通常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为之举行相应的礼式,如诞生礼、翁花礼仪、要斗礼仪、度师礼仪等,以示祝福。通过对各种礼仪的过程及所用祭品的展现,反映出在蓝靛瑶族的深层观念中,“花”是人的生命的象征;“斗”是生命最重要的滋养物;女子在人的生命的“养”中,具有比男子更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蓝靛瑶的日常社会中,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通常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为主举行相应的礼式,如诞生礼、翁花礼仪、要斗礼仪、度师礼仪等,以示祝福。通过对各种礼仪的过程及所用祭品的展现,反映出在蓝靛瑶族的深层观念中,“花”是人的生命的象征;“斗”是生命最重要的滋养物;女子在人的生命的“养”中,具有比男子更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礼”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儒家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传统的礼学研究多局限于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的考察,而对于儒家传统之“礼”的究竟内涵则鲜有明确的阐述。作为规范的“礼”首先表现为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各种礼仪,而这些礼仪经过理性的加工便提升为具有某种普遍意义和价值的伦理规范、道德原则;作为制度的“礼”在相当程度上则是礼仪规范的结构化、刚硬化的结果。而儒家所倡导的礼治就是这样一套规范建构和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礼”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儒家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传统的礼学研究多局限于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的考察,而对于儒家传统之“礼”的究竟内涵则鲜有明确的阐述。作为规范的“礼”首先表现为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各种礼仪,而这些礼仪经过理性的加工便提升为具有某种普遍意义和价值的伦理规范、道德原则;作为制度的“礼”在相当程度上则是礼仪规范的结构化、刚硬化的结果。而儒家所倡导的礼治就是这样一套规范建构和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正何谓"礼"?《孟子》曰:"有礼者敬人。"这就是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尊重别人,当然同时也要尊重自己。"仪"就是将对别人和自己的尊重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表明礼仪的本质是尊重,而礼仪的精髓在于换位思考。作为现代人,尤其是在以人际交往和分享为主的直销行业中,在礼仪方面做到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1.
浅谈传统跆拳道在教学中的道与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跆拳道是一项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武技.在整个修炼过程中包含了严格的礼仪,充分体现了“道”的含义,在技术方面充分合理的运用腿部来进行技击,从而使练习者在“以礼始,以礼终”的练习氛围里习得良好的礼仪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礼”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代的礼学家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其中的投降礼,却较少涉及。投降礼在《左传》中有三次确切记载:僖公六年,许僖公向楚成王投降;宣公十二年,郑襄公向楚庄王投降;昭公四年,赖国国君向楚灵王投降。实施投降礼仪通常是失败的国君“面缚、衔璧、肉袒”,大夫“衰绖”,士“舆榇”;接受投降的一方通常是“从之”,以礼相待。《左传))里的投降礼仪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周加李 《世界知识》2023,(11):69-69
外交是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外交的和平属性决定了“礼”在外交中的重要性,正因为外交礼宾礼仪对于外交的重要性,外交界一直有“外交工作‘礼’先行”的说法。基于外交礼宾礼仪的重要性,对其进行学术性研究十分有必要。但受制于外交礼宾礼仪的实操性特点,大多数外交礼宾礼仪的学术成果主要介绍是什么、如何做。外交礼宾礼仪的学术性与学理性研究一直属于偏门和冷门。  相似文献   

14.
《诗经·小雅》部分诗篇是因周礼而作,是周礼的文化产物。以周礼为背景对这些诗篇加以对照考查,可以揭示诗篇创作的本义、本事,从中窥视《诗》与礼的关系,纠正一些关于这些诗篇的误解。"养老乞言"礼是周礼中的重要礼节,是周天子为父兄辈而设的一种"乞善言"的礼仪;与之相应,《诗经·小雅》中《鹿鸣》《常棣》《伐木》等诗篇是诗人据"养老乞言"礼而作。  相似文献   

15.
《诗经·小雅》部分诗篇是因周礼而作,是周礼的文化产物。以周礼为背景对这些诗篇加以对照考查,可以揭示诗篇创作的本义、本事,从中窥视《诗》与礼的关系,纠正一些关于这些诗篇的误解。"养老乞言"礼是周礼中的重要礼节,是周天子为父兄辈而设的一种"乞善言"的礼仪;与之相应,《诗经·小雅》中《鹿鸣》《常棣》《伐木》等诗篇是诗人据"养老乞言"礼而作。  相似文献   

16.
一 在儒家所主之礼乐说中,礼乐二者,合为一体;不偏不倚,相反相成。论语学而云: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邢疏云: “此章言礼乐为用相须乃美。……和谓乐也”。‘礼之用,和为贵’者,谓礼必资乎乐;‘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者;谓乐必资乎礼也。礼记仲尼燕居云: “达於礼而不达於乐,谓之素;达於乐而不远於礼,谓之偏”。素乃重礼之过,‘偏’乃重乐之过;是皆不远礼乐为用相须,不可偏废之情耳。漠书礼乐志云: “六经之道同龄,而礼乐之用为急。………二者并行,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在建设当代和谐社会中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可惜近代以来,“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却越来越被人们忽视,由于“礼”的缺失造成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现在需要我们对“礼”进行重新认识,需要我们创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礼仪规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历来讲究文明礼貌,注重礼节。然而当代大学生礼仪失范现象频频出现,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弘扬中华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9.
咸丰朝以降,晚清官方的泰山祈雨(雪)礼出现了明显的变异.这一祈雨礼不再配有皇帝亲撰的祝文,从而在国家礼仪体系中逐渐被边缘化.由于泰山祈雨的结果不能及时如愿,清廷开始试用西方传来的农业灌溉技术,由此开启了泰山从神圣走向世俗的去魅之路.然而,从此泰山祈雨礼逐渐沦为地方官员借以谋取私利的工具,遮蔽了“礼治”体制承载的君恩与公义.晚清泰山祈雨礼呈现的“去魅”与离心,表明“神道设教”之道难以应对当时中国面临的实际困境,而政治文化信仰的陨落隐然成为晚清“礼治”的深层危机.  相似文献   

20.
林逸 《科技信息》2008,(23):243-244
礼仪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或行为习惯,是社交活动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礼仪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语言学习是了解中西方礼仪的一个重要途径,英语作为国际化的交流工具,学习它不仅要会“说”,还应知道在不同的场合下“说什么”、“怎么说”。因而,除了精通语言之外,注重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礼仪差异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从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