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不仅应该育才,更重要的是要育人育心、养德铸魂、高校德育,重在培养四种精神,即启迪爱国意识,培养爱国精神,树立科学观点,培养培养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砥励品格,培养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2.
对100多年来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的资料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科学家成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科学家们所潜在的执着敬业的献身精神却是共同的,这种精神对科学家的成长,以至对整个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3.
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科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决定了它的性质、内容和方法,可见明确其任务的至关重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位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育“四有”新人,是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应对时代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的战略性选择和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年中学生物教学的实践,简述了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它具有显著的实用性。我国科学教育的目的基本上也停留在“实用”的层面,而科学的内在精神常被忽略。科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重视科学实用性的同时,应大力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政治方向、道德品质、民族精神、心理素质四个主要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不只是传播科学中显性的实用资源,更重要的是发掘、渗透科学活动中隐性的精神资源。科学内在的精神资源既是科学的生命活力,也是人的生命活力。但科学教育中却没有将它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无情地被遮蔽了。要使科学教育中隐性精神资源显性化,就必须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改革科学课程。发掘科学教育中隐性精神资源的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想品格;克服人性的弱点;转变学生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实践,时代的发展证明:国民素质,特别是国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科学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制约因素。良好的国民科学素质,不仅是20世纪世界发达国家兴旺昌盛的根本经验,而且必将是21世纪世界各国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教育,但当前我国科学教育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即科学史向度的缺失.我们认为科学知识教育和科学史教育的分离,造成了科学史教育在教学系统中的边缘化,并引起了许多基本的教育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科学教育的深入发展,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科技史教育走向科学教育的前台和中心是科学教育本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崇高的事业,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基本事实的发现,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归纳,是人们揭示真理的一种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又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平衡。只有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才能克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是最高学府,要在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上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技术是分属于不同层次的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科学研究所采用的数理和实验方法为其特征标志。技术教育应建立在学术教育的基础之上,培养科学精神为其重要内容。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培养科学精神,重在坚持真理的客观存在性、反对迷信;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从而确立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赫胥黎作为一名科学家对科学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倡“新”自由教育观念,认为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提出科学教育重心的转移,认为科学方法比科学知识更重要;在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上,超越单纯的功利性价值观,重视科学教育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科学教育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它也传递着科学的精神,它为创新精神的成长提供养分,本文首先探讨了何谓创新和创新精神。其次,分析了科学教育是如何促使创新精神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优化课程体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通过社会实践强化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此外,应通过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17.
生活化好奇心是科学的起源,每个孩子都有善于发现新世界的眼睛和发现新事物的敏锐的感觉。孩子们对新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就是我们科学创新、探究的出发点。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也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来促进其终身发展。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把科技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实现二者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切实提高科技教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提出学校在落实素质教育方面的切入口是科技教育。探讨了学校在科技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学校进行科技教育应从宣传、师资、培育学生、建立特色等方面入手,通过科技教育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弃旧汲新,培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作为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和思想者,他的成功值得人们敬仰.当前正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从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中,可得到一些在新课程背景下关于物理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