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语言播音室的声学设计刘国权(甘肃电视台730000)语言播音室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录制节目的必要房间,其声学特性的好坏对高质量的录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播音室体积小,一般为30m3~50m3左右,在建造时,附近房间应较为安静,因为语言声级较低,...  相似文献   

2.
声学传感器阵列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声学层析成像系统对温度场重建质量。本文对声学传感器阵列的数量、布局等参数进行设计,利用计算机对不同结构下的传感器阵列进行仿真,比较了几种模型温度场的重建结果,初步确定了传感器阵列各参数的最优值。通过对声学传感器阵列的仿真设计,提高了声学层析成像系统的性能,据此参数设计的声学传感器阵列获得了较高的温度场重建精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拓宽声学超材料对低频声波的隔声带宽,设计了1种系统频率电磁调谐的双层薄膜声学超材料,该超材料由双层硅橡胶薄膜、薄膜之间的羰基铁粉、附加铅质质量块、铝质框架和电磁场加载装置等组成.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 5.5仿真和试验等方法,对声学超材料的声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声学超材料在低频范围内可实现良好的隔声效果;通过输入不同电流改变磁场强度,可以实现声学超材料固有频率的定向调节;与被动声学超材料相比,主动声学超材料实现了声学超材料隔声性能的非接触主动调谐,拓宽了声学超材料的声波控制带宽;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探讨材料参数对声学超材料声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双层薄膜的厚度越厚,杨氏模量越大,声学超材料将获得更宽的隔声带宽.  相似文献   

4.
轿车车内空腔声学模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轿车车内空腔声学模态,为了获取车内空腔的声学共鸣频率,提出了一种空腔声学模态试验方法,并对实车的声学模态试验结果与该车车内声学模态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为车内空腔的低频噪声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车辆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进气系统的声学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以声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可靠性计算方法,对车辆进气系统的概念设计方案进行声学可靠性评估;其次,基于可靠性综合评分分配法,结合给定的声学可靠性指标,重新对车辆进气系统进行声学可靠性设计,准确迅速地得到了各个消声元件的声学可靠性优化设计信息.因此,基于传递损失的声学可靠性设计在概念设计阶段可为车辆进气系统的消声元件的结构设计提供定量的依据,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声学可靠性有时随着声学稳健性的提高而降低的情况,研究了基于声学可靠性的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声学稳健性设计方法.将管道声学理论、可靠性设计理论和稳健性设计理论相结合,以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声学可靠性分析为前提,进行了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声学稳健性优化.通过基于声学可靠性的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声学稳健性设...  相似文献   

7.
声学黑洞轻质超结构的低频宽带高效隔声机理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频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穿透力强、难衰减这一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声学黑洞超结构,结合了声学黑洞和声学超结构的优点,通过改变曲面形状实现了低频宽带高效隔声。在一块10 mm厚薄板上,以阵列形式嵌入多个声学黑洞单元,完成声学黑洞既轻且薄的超结构设计。将设计好的声学黑洞超结构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来,通过驻波管实验对声学黑洞超结构隔声特性进行验证。分析实验数据得到,声学黑洞超结构在50~1 600 Hz的频带上平均隔声量可以达到将近30 dB,并且在100~600 Hz频段内平均隔声量高达40 dB。研究了当声学黑洞单元几何形状幂函数的幂指数发生变化时,声学黑洞超结构隔声量的变化。因为设计好的声学黑洞超结构对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并不方便,所以最后还设计了一款方便实际工程应用的声学黑洞超结构,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分析了参数变化时对此结构隔声量的影响。研究的声学黑洞轻质超结构在航天航空、汽车、舰船等需要小尺寸结构实现低频大宽带降噪情况下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型声学器件的发展迅速,比如声学二极管的提出,类比于传统的电学二极管,实现了对声波的整流和非互易(或非对称)的声传播.随后,声学晶体管也被理论上设计和提出.作为新型的声学概念型设备,声学器件呈现了从简单的二端口向三多口甚至多端口的发展趋势(比如声学二极管到晶体管).另一方面,声学超材料是近10年来的热门研究话题.利用声学超材料的亚波长共振效应,可以实现丰富的功能,包括声学斗篷,声学幻像,聚焦透镜,涡旋场和任意波束形成.将超材料单元引入一个旋转对称的多端口系统,实现了无源的复杂声学网络中的声学路径操控.证明了当超材料提供了打破左右对称的附加波矢后,声学系统中只允许向右(或向左)传播.因此实现了声波只能逆时针传播(或顺时针)的无源声学循环器.解析分析了每个超材料单元对声波的偏转角度来预测声传播路线.最后,进一步将三端口循环器拓展到更多端口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局域共振理论与管道消声理论,设计了一种变截面消声管道耦合Helmholtz谐振腔的声学超材料结构,并运用COMSOL软件进行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变截面声学超材料结构的几何参数对吸声系数峰值的影响,运用声学试验测试了该声学超材料结构的声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变截面声学超材料结构在低频范围(200~600 Hz)内可实现良好的吸声效果;通过改变管道小孔的截面半径,可以实现声学超材料结构固有频率的定向调节;与普通Helmholtz腔相比,该声学超材料结构的吸声系数峰可在一定低频范围内移动,提高了结构在低频范围内的吸声效果,拓宽了吸声系数峰值对应频率的范围;声学超材料结构的几何参数得到了优化,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海洋声学层析的基本理论,从射线传播时间、简正波传播时间、简正波相位等角度阐述了海洋声学层析研究中对海洋监测的具体实现方法。针对目前海洋声学层析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声场的耦合简正波理论进行浅海声学层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计算噪声源产生的声场强度分布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声强测量中的声场指数和有关判据进行了阐述,以C616A-1型精密车床为对象,选择三种不同的测量条件进行了声功率级的测定.结果分析表明:采用双传声器互谱声强法测量噪声源声功率时,只要按照ISO9614-1中规定的判据进一行测量,就可以达到预期精度的结果,同时还可以优化测量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Biot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声传播理论为基础,对Biot理论中忽略双相介质间热效应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同时将Johnson模型拓广到颗粒介质(粮食)中,认为粮食颗粒间孔隙既有圆柱形又有平行狭缝状,建立了粮食颗粒中声波传播理论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对粮食吸声系数进行了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球面等间距阵列声场聚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抗振  曾光宇 《山西科技》2006,(1):96-98,89
采用超声波的相控阵聚焦技术,设计了一种球面等间距点声源阵。研究了此声源阵声场模拟计算理论,并对此阵的声场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此声源阵对声波具有较好的聚焦效果,通过调整此声源阵的结构参数,可改善对声波的聚焦性能。  相似文献   

15.
试析空气对声波的吸收以及环境噪声对声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空气吸收,环境噪声对立体声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四极子声源为例,建立了以矩形测量面锯齿形为扫描路径扫描声强法测量机器声功率的误差函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声功率测量时矩形测量面大小、扫描测量面到声源的距离、扫描线密度误差的影响.根据声功率测量误差仿真曲线,给出了测量机器声功率时矩形测量面尺寸、测量面距声源距离、扫描线密度的确定方法.依此方法确定矩形测量面几何参数,提高了测量效率,为快速准确地测量声源的声功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声强法在电动机噪声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声强测量的特点、优点和有关声强测量的基本原理,并与通常的声压测量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基于双通道FFT分析仪的虚拟式声强测量系统的原理与组成.分别采用声强法和声压法对电动机辐射空气噪声声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声强测量技术对电机噪声进行测量分析,能够在工业现场准确地评价电机噪声声功率级,克服了传统的采用声压法测量易受环境影响而要进行数值修正的问题以及声功率测量必须在特定声学环境里测量的问题.该方法在噪声测量中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台湾女作家简帧的《夏之绝句》,立意新颖、构思精妙,寓人生意味于绝妙的描绘之中,融抒情、议论、描写为一体,汇比喻、拟人、借移、对仗为一文。意蕴丰富、如诗如画,堪称抒情之绝唱、绘景之上作。  相似文献   

19.
虚拟仿真系统中的声音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虚拟现实或分布交互式仿真等模拟环境中,为了提高他们的逼真度和沉浸感,有必要研究声音技术的相关问题。本文结合实例,阐述虚拟仿真系统中声音设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略谈语音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语音演变的原因、音变类型、音变特点以及语音规律作了简要的阐释,同时,以作者近年来田野调查记录的音变材料为例,说明一种活语言的共时状态实际上是"异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