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贵阳市城区普通商品高层住宅为研究对象,在确立区位决定房价的研究前提下,对样本数据进行正态分布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后,采用普通Kriging方法,运用ArcGIS9.2绘制房价等值线图,直观反映地贵阳市城区普通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差异性。研究表明:房价呈现空间分布不平衡,中心区高,东部比西部高,南部比北部低;房价等值线由峰值区向四周递减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次峰值区,由中心向四周递减的幅度不一致,市中心比外围的递减速度快,呈现出一定变异性。  相似文献   

2.
全面掌握土地生态时空变化及空间分异特征,对加强土地生态管护、制定差别化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并构建基于理想点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价模型,综合运用动态变化度、灰色关联度等方法,以村级尺度为评价对象,对宁夏盐池县2009—2017年土地生态状况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空间分异特征及其主控因子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宁夏盐池县研究期内土地生态变化空间分布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东红  李开宇  郝凤娇  姚蓉 《河南科学》2013,(11):2042-2046
通过对西安城区2006-2011年具有代表性完整信息的楼盘区位、销售价格等资料的分析,研究西安城内、二环内、曲江、城东、城南、长安、高新、城西、城北9个分区的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特征及其空间分异机制。研究表明:西安市区域内商品住宅市场发展不平衡,城东和城西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城南城北;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向心性,形成四个高值中心,并由中心向4周呈显著的衰减趋势;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交通便捷度和生态环境质量等是影响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完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意义重大。以四川梓潼县为例,采用景观结构指数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县级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空间分异十分明显,土地利用多样化和土地利用组合类型数整体水平较高,且平坝丘陵...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领域调查的实证研究,以天庆·丽舍情园为案例,运用分离指数和GIS的分析方法,针对居民个人的特性、工作地、原住处等因素,研究其在居民住房选择行为中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居民相近的个人特性趋向于选择相近的住房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功能特性开始影响居民的住房位置选择行为和住处分离现象开始出现.揭示了居住的住房位置选择行为中普通的空间分异规律,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决策以及政府国土资源规划、宏观调控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土地利用综合变化程度指数模型,根据该指数将江苏省划分为剧变型、缓变型和相对稳定型3大类型区,整体表现出从长江以南-长江北岸和中部沿海江苏省西部和北部变化逐渐平缓的空间分异特征.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建了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变化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研究了其空间分异性,根据经济社会变化综合程度指数,将全省划分为快速发展类型区、中速发展类型区和低速发展类型区,表现出从南到北发展速度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体看,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变化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酒店业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活跃程度的重要产业之一,酒店空间布局影响城市区域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借助ArcGIS、SPSS等软件,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福州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酒店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发现:福州中心城区酒店主城区显著集聚,其余区域分片集聚,总体呈现一主、一副、六组团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网络的拥堵与环境污染是我国城市空间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公交系统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城市空间治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城市常规公交系统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两方面入手,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以淄博市中心城区常规公交系统为例,调取为期一周的共计230万条公交IC卡和车载GPS数据,通过Python编程进行数据挖掘计算得出不同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结合市民日常出行的问卷调研,对中型城市公交系统发展模式与城市空间形态协调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城市公交服务水平为中等,并从线网优化、公交优先措施、实时调度等7个方面提出了具体问题和解决对策,这对于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活与活动场所之一。介绍了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发展经历,阐述了现代居住区私密空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间分析技术,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环境经济学方法考察城市居住空间生态质量,描述居民生活环境现状,为城市空间规划提供依据。以典型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深圳市为例进行探讨,挖掘城市生态系统变化的根源所在并提出解决对策。研究结果发现:深圳市呈现出以福田为中心向两侧居住空间生态质量逐渐降低、东部优于西部、北部稍劣于南部的空间格局,这种格局是由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演进共同驱动形成的。因此,增加湿地和森林等生态用地规划与调整工业结构以消除污染,是改善城市居住空间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居住区入口是居住区与城市交汇的过渡空间.通过对福州市居住区入口景观的现状进行实际调查和现状分析,总结了居住区入口景观营造中的问题,并针对居住区入口景观设计从平面布局、立面效果、人性化三个方面,探讨国内居住区入口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层次分析法,基于生态学原理,遵循科学性、区域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确定各层指标因子及其权重,建立宜昌市居住区景观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对宜昌市新建居住区景观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宜昌市新建居住小区的绿化环境较好;水环境、空气环境、卫生环境以及安全性基本满足需要,但有待进一步加强;而具有居住区特色环境的人工环境基本满足不了需求.整体上,宜昌市新建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适宜性中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领域调查的实证研究,以天庆.丽舍情园为案例,运用分离指数和G IS的分析方法,针对居民个人的特性、工作地、原住处等因素,研究其在居民住房选择行为中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居民相近的个人特性趋向于选择相近的住房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功能特性开始影响居民的住房位置选择行为和住处分离现象开始出现.揭示了居住的住房位置选择行为中普通的空间分异规律,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决策以及政府国土资源规划、宏观调控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优质公平的教育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和基础教育设施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计量方法系统探究喀斯特山区教育公平的空间分异性.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学龄人口和基础教育设施服务能力呈现典型的空间集聚特征,前者以团带状集中分布于山间河谷坝区和交通...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是进行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的重要基础,但它却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地区和县域2个空间层次上对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探讨,获得4个主要结论.其一,黄河流域经济空间"东重西轻"、经济重心偏东.其二,黄河流域经济活动沿干流及渭河、汾河等主要支流集聚,构成了黄河流域经济空间的主要轴线.其三,黄河流域经济空间总体上是一个多极多元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并在向着"点-轴-圈"结构模式演化.其四,黄河流域内经济空间呈现出有规律的3个梯度面,即由东向西递减的梯度面,由干流或主要支流沿岸向两边递减的梯度面,由济南、郑州、太原、兰州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向周围递减的梯度面.这些研究结论为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揭示流域经济空间分异规律提供了经验事实.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城市空间加速扩张,城市不断规划建设新城区.从城市新城区居民择居行为心理的角度,结合居民感知调查,实证分析了芜湖市天门新区居民的居住空间选择偏好,探讨了新城区居住空间的理想布局,以期合理引导天门新区的居住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18.
产业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人口空间集散态势导致都市经济区的空间功能分异.以地级市为基本空间单元,分别计算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区基于从业人口的区位熵系数和塞尔系数,并对塞尔系数进行二级分解计算.前者表征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后者则反映了产业空间集聚导致的差异变化趋势.与此同时,塞尔系数的二级分解说明区际和区内差异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大成熟都市经济区核心城市产业综合管理化发展态势以及非核心城市产业专业化集聚发展态势显示都市经济区空间功能正日益分化,并同时带动流动人口空间集散与之相适宜.为此,都市经济区空间发展战略要通过分类实施空间发展政策等宏观调控,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空间结构的研究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重构的方法.首先运用Arcmap软件综合经济实力、城镇基础和生态限制3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区域空间的现状分异特征,然后叠加发展潜力和发展政策因素得出区域空间可能的分异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规划师以及政府对区域最优化发展战略的导向,对区域空间结构进行重构,从而得出未来区域发展的理想性与可行性兼备的最合理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转型期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城市空间增长在旧城空间、城市边缘区、城市外围空间和区域性空间四个圈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旧城空间表现出由计划经济时期综合性使用功能向商业、居住、办公等专业性功能分化;城市边缘区以居住和工业为主要的功能,采取圈层、轴向和填充的蔓延式增长方式;城市外围空间的以工业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功能开发,采取综合性城市新区、新城等形式的跳跃式增长方式;城市增长出现向区域性空间的延伸,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功能延伸,包括兼并和竞合两种增长方式;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是政府力、市场力、社区(集体)力3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对全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分异具有代表意义,文章最后基于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特征对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增长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