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几个常见的问题,根据结构抗震理论对建筑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当前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工程界的普遍重视。但专家们对建筑物的地震破坏原因和过程还没有充分认识,因此要进行精确的抗震设计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就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重的几大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力图为结构设计人员合理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房屋结构易损性分析,对其结构选型与抗震设计中的建筑体型、结构构造及改善框架柱和上部砖房抗震性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抗震设计作为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个重点,一直是结构设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从建筑结构的破坏机理出发,介绍建筑结构抗震措施的设置原则。并通过一个多层砖混住宅的结构设计,介绍结构抗震措施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志文 《科技资讯》2013,(14):52-52
在城市建设中的建筑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为了使整个建筑的工程真正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地震,抗震设计是最根本的措施。在本文中,笔者对框架房屋和砌体房屋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房屋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结构性能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PKPM软件,建立了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模型,进而对该结构进行了抗震设计、计算与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适合该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措施。该抗震设计及分析方法和结构抗震措施可为类似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建筑的结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建筑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外观造型和环境协调性,还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因此建筑设计师应做好建筑结构性能设计,以期从设计层面提高建筑结构的性能。本文以建筑结构性能设计的必要性为出发点,从抗震性能和防火性能两方面,对建筑结构性能设计展开分析研究,并针对如何进行建筑结构性能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王冰 《科技信息》2011,(27):307-307,303
早期的工程设计人员认识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并不是随机发生,而是基于一定的概率,并不一定所有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都可能经历地震作用的危害,尤其是遭遇罕遇大地震的概率则更小,因此对所有建筑都采用高的抗震设防是很不经济的。由此,工程设计人员逐渐的提出不同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并根据结构的功能对结构的重要性进行划分,按照不同的设防烈度和重要性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这些研究可被看做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基础。之后的数年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都逐渐的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现有隔震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隔震支座,较少考虑上部结构力学特性对整个隔震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了符合规范要求的隔震RC框架结构并依次增大柱尺寸,研究柱尺寸对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SAP2000对四个隔震模型分别使用倒三角加载模式和均匀分布加载模式进行Pushover分析,并使用能力谱法评估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顶点位移时,隔震结构承受的剪力更小,因而抗震性能比普通结构更优越;通过分析隔震结构塑性铰开展及层间位移变化情况,增大柱尺寸使隔震结构破坏减轻,改善了隔震结构尤其是结构首层的抗震性能;随着柱尺寸越来越大,层间位移减小幅度递减,即抗震性能改善效果减弱。因此,柱尺寸600mm基础上增加10%的方案对隔震结构抗震性能提升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研究,从场地选择,地基基础设计、平立面布置,结构体系、构件连接等方面进行论述,明确了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以达到合理抗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建筑结构的抗震研究有了长足进步,多种新的抗震设计思路和方法涌现出来,特别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受到地震工程界的关注。对目前主要使用和研究的几种抗震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特点、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涵义和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回顾了几种主要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和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论述当前中国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当前结构抗震理论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中的非结构构件一般不属于主体结构,长期以来被视为主体结构的次要体系,在设计和施工中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在地震造成的震害中发现,非结构构件设置不当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倒塌伤人,破坏建筑主体结构严重。因此,非结构构件的抗震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对非结构构件的抗震问题进行充分了解,针对非结构构件的具体类型采取加强非结构构件的安全性措施,进一步加强和细化非结构构件节点的细部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4.
在对现有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设计时,需要对现有建筑物进行安全鉴定和结构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案,方能取得理想的加固效果。本文针对重点设防类别(乙类)的多层单跨框架结构建筑物,从建筑结构安全角度从发,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现行规范规程的规定,通过理论研究与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从中得到此类建筑物结构加固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全面的了解在设计中存在着的问题,并且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促进建筑的良好发展,因此,该文主要针对于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地震越来越频繁地在世界各地发生,现代桥梁建筑的抗震性能的设计问题也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桥梁建筑工程是交通网络的关键要素,因此桥梁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为达到桥梁合理的抗震性能,桥梁结构设计师应通过以往的工程项目以及地震灾害等经验所获得的正确的基本设计原则及设计思想,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桥梁建筑结构上、材料以及方案上的问题,这也是桥梁抗震概念设计的精髓所在。桥梁合理的抗震设计就是使桥梁的抗震结构在强度、刚度以及延性上有最佳的组合,从而可以有效而又经济地达到抗震的目标。本文便从桥梁受到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上、桥梁抗震设计的设计原则上以及桥梁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三方面对桥梁的抗震进行探讨,从而详细地分析了现代桥梁建筑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震灾害资料的分析发现,在经过高烈度地震后所保留下来的砖混结构房屋建筑,除了地基、结构布置及施工质量是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外,其建筑和结构的构造措施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作者主要就砖混结构房屋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强度验算与构造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建筑结构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方案中,抗震措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目前主要使用和研究的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社生 《甘肃科技》2003,19(9):124-124
重视结构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进行方案比较,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抗震体系是摆在结构工程师面前的主要任务。在重视概念设计的前提下,亦不能忽视数值设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内现代化建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安全性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地震产生的作用力可能会对房屋建筑结构产生较大的破坏,严重危害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建筑的设计中,需要注重房屋建筑的防震设计,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本文阐述了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思路,以供建筑行业的相关技术人员作为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