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高职院校生源主体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生源主体的新样态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思政课程的"孤岛化"、课堂教学"单向化"、教育方法"公式化"、网络创作"媚俗化"等难题考量,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呼唤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从"千篇一律"向因材施教转变、从粗放供给向精准供给转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稳步助推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  相似文献   

2.
消除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需要从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入手.而以沉浸式学习理论支撑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既符合教育规律也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在智慧课堂教学中运用沉浸式学习理论,贯彻学为主体的理念,增加学员的学习体验,可以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同时,以沉浸式学习重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能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3.
立足学生感知视角,构建针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评价内容.通过对北京某高校在校生进行调查,评估基于学生感知的课堂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探析影响学生感知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新知识、新信息的传递,强化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有机融入,提高课堂上学生学习参与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等,以提升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感知度,为多角度评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探索"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在对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教师育人意识、科学设计体育课程、发挥思政课教师引导作用,对学生实施体验式学习、采取鼓励式教育等策略.实践表明,以上策略的实施为"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领域的深入贯彻落实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的课程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播主流的意识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接受主流的价值观念。高职语文教师必须要跳脱出传统的教学模式,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将思政教育和课堂教学融合起来,实现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的同步提升。该文主要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现在的课程思政还存在着不衔接之处。该文分析了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研究了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思想误区,并提出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以期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为了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提出了基于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的"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在测绘类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索.结合课程特点和专业特色建设具有专业教育、爱国教育、法治教育和社会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解决课堂"课程思政"和网络"课程思政"教学的辩证关系,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提升"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人文社科、管理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理工科课程则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相关研究较少。该文在分析工科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难点基础上,提出了融入"四个自信"的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开展了相关教学实践,并给出了若干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不仅作为新时代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更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战略举措。根据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特征,阐明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根据课程思政和数学学科的结合点,探索并总结出实施"课程思政"的若干方法和路径,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数学"课程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了"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分析专业特点、专业核心价值及"专业思政"的载体,建立"专业思政"体系.在培养方案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在课程大纲中明确思政目标要求,将"课程思政"作为"专业思政"的基础,以学生实践活动促进"专业思政"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思政"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思政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有"三全育人"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课程思政"的质量提升非常重要,思政课教师对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其他各类课程教师起着坚定理想信念的引领者、思政素养提升的导学者、"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助力者的作用。由于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课重要性认知不到位,加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处于缺位状态。发挥好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建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协作的机制,以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筑牢"课程思政"根基。  相似文献   

12.
"高级德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课堂实践提出"高级德语"课程教学要顺应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秉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课程主题开拓思维,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能力、兴趣等因素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融入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缘事析理的能力和思想政治意识,进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本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力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文章通过分析力学课程的特点和特殊性,探索力学中蕴含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力学知识相关的中国现代科技、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点、中国古代在力学发展进程中的成就四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寻找"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对力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从而为理工科其他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是解决传统思政教育"孤岛"化困境的有效措施。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有新的变化和价值。在"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上,长效机制建设是保障,深挖全课程思政资源是条件,教师是关键。"课程思政"的高职立体化育人之路刚刚起步,在明确目标的同时,也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由此不断提升高职思政教育新活力。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高等院校美术课程实际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将"课程思政"内容广泛渗透其中,这是当前美术教育与思政教育两者之间共同发展的主要渠道,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整体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基于此,该文分析了美术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提出了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期望经过该研究为未来的有关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阐述大数据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内涵及特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状。本文通过教学实践的透彻分析,总结大数据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对策,即为高校增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之意识、高校强化思政课程带动学科课程育人之合力、高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之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对CNKI数据库中关于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绘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目标及必要性,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和教学案例的建立和制作、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4个方面阐述了践行测绘类课程"课程思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需要推动"课程思政"的实施。课题组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无锡市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部分高职院校缺乏顶层设计,"课程思政"开展过程碎片化,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知度不够,"课程思政"教学缺乏明确的载体和有力的抓手。"课程思政"要取得更好的发展,还需要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课程思政"教师的队伍建设,开发课程资源等方面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19.
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一直是一个难题,单纯依靠思政教师难以达到教学改革的要求。在高职院校中,思政教育应是一个更为宽泛的项目,除了思政课堂之外,生活中处处是学习的园地,其他专业教师、辅导员、党团部门,乃至学生自身都应加入到思政协同教育的队伍中来。该文主要借鉴"协同"理论,从协同视域入手,分析高职思想理论教学改革的必然性、改革的落脚点及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5月28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教高函[2021]7号),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黄红武教授主讲的"研究生综合素质养成与实践"获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团队获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同时,我校2门课程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其中,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孔祥松副教授主讲的"现代控制理论"入选本科教育类课程,"厦门理工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入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