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制油技术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加工过程中生产油品以及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煤制油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但是在煤制油生产过程中,在费托反应器中生成气体中含有大量CO2。为了不影响后续工序的使用,必须对煤制油合成尾气进行脱除CO2处理。该文详细分析研究了目前合成尾气脱碳处理的几种工艺原理,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煤制油尾气脱碳处理技术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2.
1月7日,备受关注的我国“煤制油”技术实现重大进展,神华煤直接液化百万t级示范工程一次试车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百万t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煤制油技术的标志性突破,对增加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能源自我保障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开发指南     
专家呼吁规范螺旋藻产业 我国螺旋藻生产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质量不高,国内市场没有打开,出口又呈下降趋势。有关专家呼吁,应尽快制定出行业质量检测技术和标准,使其规范发展。 研究表明,螺旋藻是高营养食品,而且可以从中提取药用成分。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它是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我国螺旋藻生产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我国各地已有100多家螺旋藻企业相继上马,估计年产量接近1000t。目前我国螺旋藻工厂分布广,类型也较多,计有高原盐糊型、高温高热型、半封闭全循环培育系统型、高纬盐碱地下水型。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煤制油技术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分析入手.认为煤制油技术取得成功关键依赖于新创新模式的采用,即中外产业联合、企业和国外研究机构合作、本土企业吸收外部人才的自主研发。3种不同的模式最终都取得了煤制油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从而使我国完全掌握了煤制油的核心技术,为煤制油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种不同的模式包含共同特征:企业技术创新已经突破了传统封闭创新模式。一种以吸收外部知识资源促进内部技术创新的开放式创新正变得越来越有效。从理论上分析开放式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并提炼实现开放式创新的4条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科技》2008,7(2):70-70
12月11日,利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核心技术,在云南解化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3500吨/年合成汽油工业示范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并生产出合格的93号汽油产品。该装置的开车成功为我国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有可能成为未来我国从煤炭出发生产高清洁汽油的重要选择路线之一。据悉,该装置是国内目前已投入运行的汽油产能最大的煤制油工业示范装置,也是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又一成果。  相似文献   

6.
一、建筑涂料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它要先于汽车业的发展,所以与之配套的涂料也就在整个涂料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建筑涂料生产厂约有400余个,总生产能力为100万t/年,年产量约为40万t左右,社会对建筑涂料需求到2000年可达70万t。我国建筑涂料从数量上应能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产品的质量水平较低,高档的建筑涂料占比例很小,尤其是水性建筑涂料仍以低中档涂料为主约占95%,因此我国的建筑涂料市场呈现的是高水平、高质量  相似文献   

7.
郭伟  杨少君 《江西科学》2012,30(4):510-515,535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DCS控制系统目前在我国的火电厂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热电生产中心为典型的企业自备热电联产的母管制机组。主要从DCS的设计、系统配置、系统功能以及技术特点等方面介绍其在我中心母管制机组中的应用,来为众多的小型电力企业同行提供一些DCS系统应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马国荣 《甘肃科技》2014,30(21):40-41
我国的煤炭资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70%,煤炭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达到了38亿t。随着煤矿高产高效的要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非常重要,解决了许多传统二维地震勘探技术不能解决的地质问题。对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下,工业生产与城市化建设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问题也日益突出。有研究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中SO2的排放总量已接近2000万t,NOX排放总量更是早已超出2000万t,并且其排放量呈现不断增长变化趋势,按照当前国内的工业生产与污染排放发展趋势,以NOX排放量为例,将很快突破3500万t,所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影响十分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加强工业生产中锅炉燃烧的烟气污染排放治理,加大对SO2、NOX等污染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该文将对低氮燃烧、SCR技术在燃煤锅炉烟气脱硝中的联合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越西县猕猴桃发展的优势、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和对策,越西县猕猴桃栽培面积15hm,年产量0.01万t,主栽品种以"黄金果"和"红阳"猕猴桃为主,主栽产区以大瑞乡、中所镇越西河谷为主,越西县猕猴桃产业化程度高。为使越西县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目前猕猴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谌南平 《江西科学》1990,8(2):55-64
一、稀土应用梗概我国稀土储量极其丰富,现已探明的稀土占世界储量的80%,居世界首位.特别是南方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属世界罕见.我国稀土工业始于50年代.三十多年来,国家对稀土的开发和应用一直很重视,目前已建立了一支数量可观、具有综合攻关能力的科研、设计、生产技术队伍,并已形成从采选、分离、提取到应用开发的完整稀土产业体系.稀土氧化物1988年年产量为29600t,超过美国的17000t,成为第一生产大国;稀土用量达6000t,占世界稀土总用量的第二位.从我国稀土消费领域的比率(表1)可以看出,冶金是稀土消费大户,其稀土消费量在各行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开发指南     
我国非织造布工业,从60年代起发展至今已逐步形成产业,到目前为止,年产量达10万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量和质量品种上都存在很大差距,产业用纺织品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据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用于建筑、医疗保健、劳动保护、过滤材料、绝缘材料的各类纺织品和非织造织物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到2000年,我国非织造布需要量可达25万吨,产业用纺织品将达到200万吨以上.积极发展非织造市和产业用纺织品,是纺织工业产业调整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1 山西化工装备产业远远不能满足山西化工产业的发展需求 山西化工"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800亿元."十一五"期末全省煤化工产业将形成:尿素800万t:甲醇700万t(焦炉煤气、煤层气制甲醇500万t),甲醛和聚甲醛200万t;二甲醚500万t;烯烃200万t;醋酸120万t;聚氯乙烯总产量250万t;氯丁橡胶5万t;1,4-丁二醇及下游产品20万t;苯精制及下游产品160万t,煤焦油255万t的加工能力,煤制合成油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西省煤炭能源产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和煤炭深加工专利技术的研究,提出促进煤层气开发专利技术、煤气化专利技术、煤制油专利技术等5项技术产业化的对策,以加快山西省核心技术的研发,促进山西省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供应状态,并且如今油和气的价格不断上涨,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基于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制油、煤气化技术,进行煤炭的综合类型就成为我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该文简单介绍了现在常用的几种煤气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煤气化技术的选择依据进行了细致研究,为相关行业进行煤气化技术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兵 《今日科技》2002,(11):28-29
民营企业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在普遍的观念中,他们所从事的产业不是技术水平低,就是产业规模较小,很难有大的作为。但地处温州市瑞安的华峰集团却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成功道路,成为民营经济中的佼佼者。华峰集团是我国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基地,它拥有10800万的注册资金,11万平方米的生产场地,年产8万t聚氨酯鞋底原液,6万t聚氨酯革用树脂,5000t氨纶丝的生产规模,所生产的三种产品分别占有国内50%以上、30%和20%的市场份额,在国内聚氨酯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华峰集团是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温州市的四星…  相似文献   

17.
庆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德智  惠文 《甘肃科技》2010,26(7):158-159,80
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农副产品,庆阳市年生产秸秆320.1万t,加工处理利用131万t,利用率为43%。在综合利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要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加强技术与市场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世界能源发展趋势讲到我国能源构成及煤制油工业、煤气化,结合天津港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天津港煤化工产业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近1000位专家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资源环境和先进制造等领域开展技术预测的调查数据,对483项我国有发展机遇的技术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初步提出各领域中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技术项目264项,其中能较快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且预期经济效益好的有142项,建议优先重点发展;还有122项虽然预期经济效益较差,但从长远看,对培育我国新型产业、引领我国未来高技术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应有选择地进行超前部署。  相似文献   

20.
在考虑居民人均收入、消费需求结构、城镇化率、营养目标以及科技进步等诸多因素对饲料用粮相互反馈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中国饲料用粮消费需求的预测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对未来中国饲料用粮消费需求的动态发展行为做出预测及趋势判断.预测结果表明,我国未来饲料用粮需求增幅较快,由2011年的11 307.1万t增长到2020年的15 310.7万t,年均增长率约为3.46%.这表明,随着科技进步、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畜产品需求的增长,饲料用粮将成为影响中国未来粮食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