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蒋红燕 《科技信息》2011,(14):I0011-I0011
从2009年开始,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重大举措。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其目的是培养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如何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体现应用型目标,强化应用型目标,最终培养出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郑华 《科技咨询导报》2013,(2):184-184,186
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其中包括全日制制药工程领域专业硕士.作为以实际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制药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和传统科学学位的培养模式有不同之处.该文探讨了制药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在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学位论文完成阶段和实践实习阶段在培养上的新模式,同时引入甘特图这一管理工具的应用,以期提高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计划性和有序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要求硕士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培养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导向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本文将结合高校对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需求导向为切入点,对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进一步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和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分类,努力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文从交通运输规剐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和科研能力的构成出发,分析了本专业硕士研完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建议.希望对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成为了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而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现代化的发展,全日制高校负担着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和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的任务。构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则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但我国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该文将针对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系统上进行重要性探讨及分析,为我国经济发展教育贡献。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相结合 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教育部自2009年起,开展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提高研究生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探索出一套符合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的探索与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丽丽 《科技信息》2009,(31):J0007-J0008
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既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也不等同于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非学历教育,本文就如何制定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规定〉进行探索,规范其培养工作,确保培养质量,以促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专业实践是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切实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必须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途径,规范实践研究环节的监管和评价,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此项改革旨在培养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改革涉及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践能力及学位论文等方面。天津大学在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以该专业的必修课程改革为例,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课程讲授相结合,采用以应用实例为引导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增加学生在实验及实践过程中的学习能力,满足了课程改革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处于我国体育领域各类人才的高层次,其个体思想观念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江苏省历来被称之为教育大省,为此对江苏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研究点,对整个培养过程中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对自身的组织管理情况进行反向调查分析,探究个体观念层次的现状,以期为完善江苏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体育师资的重要后备人才群体.因此,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目前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未来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以导师组的培养模式,以求更好促进该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加适应新教学改革制度,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新一批人才的培养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0所师范类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找出该培养模式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根据当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集中授课时间短、教学任务重、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从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出发,与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相结合的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上机综合实验设计方案,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以分形理论及其应用课程为例,对实验形式、内容、过程进行选择和设计,确定了两个上机综合实验。教学实践表明,上机综合实验的设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后续的实习、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端人才输送的重要使命。通过分析研究生教育现状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师范学院地理学硕士点的实际情况,从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壮大导师队伍、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学术交流、转变考核体系等方面探索出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经过实践,广西师范学院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已毕业的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基本问题,结合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理论,提出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双语教学的"混合式协作教学"模式。旨在以研究生系列的专业双语教学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有效地改善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高校计算机专业硕士教育为落脚点,突出应用性、创新性、适应性的人才需求属性,借鉴国内外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扬长避短,从实际出发,结合研究生个体的先衍基础积累,建立起一套计算机专业硕士培养的方案体系-“e-Boyer-CIPP”.在整个体系的设计过程中,突出工程化的驱动线索作用,贯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过程的有效执行拓扑序列.在坚持人才素养目标牵引和过程体系线索引导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学术性素养与专业性技能的平衡,优化实施细节,演化出计算机大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培养高层次兽医人才和配合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硕士)的申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特举办中国农业大学兽医研究生课程班(博士、硕士)。一、兽医研究生课程班分兽医博士研究生课程班和兽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两种。二、兽医研究生课程班所学课程参照兽医博士、硕士专业学...  相似文献   

18.
从如何制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实行双导师制、完成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横纵向科研联合项目完成论文工作、创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等环节探讨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途径。随着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高校教师更直接地面对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专业硕士是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益实践,联合培养基地则是集教育、科研、生产的有机融合体,双导师制让高校的学术和企业的实践优势在专业硕士培养中提供有益良机.但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的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政府缺位、企业参与感不强、高校机制建设不完备、研究生积极性不足等困境.建议我国应当从观念和行动上弥补政府在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实施中的缺位,加大"引企入教"改革力度,提高企业获得感,完备高校机制建设,基于需求理论充分调动研究生积极性,以期进一步提升专业硕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探讨了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定位,指出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转向以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主,并提出设置培养方向的思路和框架。同时从培养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出发,结合我校的实践,对课程体系、教学与指导方法的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