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技能人才是熟练掌握专门知识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高技能人才不仅是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核心骨干,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之一,更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代表。然而我国大多数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素质偏低。尤其是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直接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重视并加快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不可忽视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广泛了解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明确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对职业院校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质量评价。探讨如何完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职业院校为主体,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研究如何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高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形成行业企业、社会认同的高技能人才认证机制,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同时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准确定位,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校企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企业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13,(23):29
"技能强国梦——高技能人才展"11月在深圳举行。据了解,深圳正加大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重点培养市场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深圳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推进"企业自行评定技能人才"计划,出台了企业员工培训考核实施办法、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办法等配套政策,动员发  相似文献   

4.
创新性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区域性产业转型升级,给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部分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提出高职院校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以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指导,实行校企合作的"导师+专家"型教学模式,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性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陈爱莉  赵志华 《科技信息》2011,(3):263-263,251
园林类企业的迅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本文从企业视角分析目前园林绿化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结构分布、园林绿化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本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对园林绿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在一线岗位中掌握关键技术、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技能人才储备已经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企业必须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和潜能,为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而我国的高技能人才供给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增强供给,是企业、学校和政府共同思考的问题.相较于学校、企业单独培养高技能人才来说,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在分析目前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第三主体模式,及其具体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产业升级与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转型升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产业的转型升级有赖于大量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当代高职教育的灵魂。探讨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以及如何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人阶级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强劲,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通过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新技师培养计划,全国技能劳动者和高技…  相似文献   

10.
袁玉秀 《科技信息》2012,(28):92-93
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青岛市高技能人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院校培训基地作用和政府宏观指导作用,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赵利安  张宜梅 《科技信息》2010,(17):J0323-J0323
实现经济建设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依靠掌握先进技术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和高技能工人。加强对技术工人的管理,从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三方面严格考核,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工人的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徐家云 《科技信息》2006,(9):179-180
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高技能人才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者,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培养大批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就必然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要也大幅度提升,而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共识。但如何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当下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迫不及待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企业和职业院校得到有效的发展,取得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苏若飞 《科技资讯》2012,(5):246-247
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新工艺、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净化性、安全性、舒适性等各方面,都已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因此,现代汽车维修企业不仅缺少中专、技校培养的普通维修初、中级工人,而且更加需要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这样的高技能人才。因为高技能人才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中技师及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又是技能人才中的优秀代表。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在知识结构、关键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层次要求上有所侧重,正确理解"技能型"和"动手能力"的辨证关系,准确定位,制订并实施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计划。本文对职业院校在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外制造业向我国进行“梯次”转移已成定局。但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却相对短缺。据了解,目前我国企业持证高级工比重在4%左右。而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山东,每年第二产业约需补充技术工人40万人。虽然山东省企业持证高级工比重已由“八五”末的3%提高到目前的6.8%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但明确定位培养技术工人的只有技工学校,年培养不到10万人,高技能人才仍相对短缺。 作为目前企业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他们现在的生存状况又是怎样呢?记者日前专门对此在山东省部分制造类企业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黄勤 《安徽科技》2008,(12):50-51
一、淮南矿业集团高技能人才短缺现状及原因 淮南矿业集团目前正努力发展成为煤电一体化的新型能源基地.然而.与其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是高技能人才的极其短缺.尤其是技师和高级技师队伍薄弱.主体专业岗位高技能人才严重断档.已经远远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求。2007年末,集团公司在岗生产工人中,技师所占比重仅0.57%。以某矿为例,在岗生产工人中。技师所占比重0.4%,高级工所占比重14%。井下采掘工人中,技师仅占0.2%。测气工、打钻工、防火工等岗位工种技师甚至出现“真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目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现状出发,结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针对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体系、机制和制度建设等问题,提出了6条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希望为提高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使职业教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文章基于终身职业能力培训优化体系视角,分析我国高技能人才终身职业能力培训体系优化的必要性,针对目前存在的各主体间缺乏协同、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高技能人才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建立终身职业能力培训多主体协同运行机制、通过加大税收减免提高企业积极性、通过建立学分银行提高学习主动性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被列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重大人才工程的背景下,对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基本状况及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工业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与质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尤其是在制造、加工、能源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缺失.该文主要针对企业中如何培养化工设备高技能维修人员的方法与理念进行阐述与探讨,并对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