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互联同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开始受到巨大冲击,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之下,人们开始积极探索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的融合之路.新闻网站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出现的,与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备受现代社会人们的喜爱与青睐,如何更好的实现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的融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鉴于此,该文拟从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融合的重要性以及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融合的发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2.
新闻网站崛起是近年全球传媒领域的亮点和新星。在中国,新闻网站已成为中等城市网民阅读新闻、获取资讯、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新兴途径,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等城市的重要窗口和时代港湾。基层媒体新闻网站建设运营与管理发展要以新时代主流媒体技术应用发展为主要出发点和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借鉴和初步探讨基层广播电视媒体新闻网站建设、运营、管理与发展,旨在从理论与实践上来推动网络媒体与广电媒体的融合汇通,共同展望和推动网络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媒体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体系日益完善,如何做好乡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越来越受到广播电视媒体的重视。该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分析乡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编辑工作技巧、方法和策略,旨在为促进乡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上新台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江雪峰 《科技资讯》2012,(19):231-23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更新的不断加快,我国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提出和发展,广播电视等媒体又迎来了发展的另一高潮。虽然目前互联网基本已经普及,网络媒体是整个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要不断对广播电视等媒体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好地联接国家、社会和人民,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将针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管理体制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当下媒介融合已成大势所趋,为新闻编辑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相应的挑战和要求。为满足新时期发展基本实际需求,凸显新闻编辑自身竞争优势,各大媒体编辑进入了转型重组潮流中。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行业充分与现代新型出版完美融合,可以最终实现数字化新闻编辑转型目标,但原有新闻编辑工作仍存在部分困境,需积极采用相应的转型创新措施,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6.
媒体融合发展格局在全球范围迅速铺开,融合新闻成为各大媒体的新闻业务常规样态,强烈刺激着传统新闻教育转向融合新闻教育。融合新闻人才应当具备全面的新闻传播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其核心能力包括融合新闻策划、采写、编发等全方位能力。新闻传播院校要搞好融合新闻教育,需要不断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涵盖实验课程融合新闻教学、校内媒体平台融合新闻实践、校企合作平台融合新闻实践等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格局,传统的新闻教育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努力探索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之道,积累了丰富经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与中国新闻教育有很深溯源,在媒介融合的今天,其教育模式和理念为中国新闻教育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指引前进方向,即构建特色教育模式,高校与媒体联姻,培养学生媒介融合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推动科技媒体深度融合媒体融合的最新态势与发展趋势科技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与路径3月24日,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暨科技全媒体中心建设研讨会在省科技厅科技学堂举行。孟小军副厅长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媒体融合要坚持传播正能量,不断推进与主流媒体的战略合作。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媒体融合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从"尊重新闻传播,创新方法手段",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节目是为广大群众传播重要信息的媒介,新闻传播的信号与质量,影响着广播电视的经济效益,播控技术的水平则是决定电视节目信号的关键.本文研究在新时期网络媒体冲击下,要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创新发展,需要整合相关科技,提高广播播控技术,加强广播电视媒体的维护管理,从而使居民获取时事新闻的信号更加稳定,提升广播电视传媒的整体效...  相似文献   

10.
藏汉双语新闻人才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舆论引导、推动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目前藏汉双语新闻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应从拓宽渠道,加强院校之间、院校与媒体之间合作培养,不断完善藏汉双语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重视理论研究等方面加强藏汉双语新闻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中央厨房模式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了主流媒体建设中央厨房媒体融合模式的经验和特色,对我国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即只有做到新闻理想全流程渗透、新闻产品多样化表现、内容输出常态化运行3个要素结合,才能满足媒体深度融合阶段中央厨房模式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2.
广播一直是现代传媒中的领军主流媒体,而新闻更是大众传播接受的焦点。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广播电视领域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如政治素养、新闻素养、编辑素养、采访素养、知识素养和大众传媒素养。只有在以上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广播新闻编辑才能在不断发展的传播领域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曾娟娟 《科技资讯》2010,(4):227-227
实施精品战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是广播电视媒体宣传报道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也是每位广播电视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所在。可是,身处县区的广播电视记者,因受地域、物质基础、技术设备等多方面条件限制,采访报道的大多是一些区域性的新闻,难以遇到影响重大的新闻事件和新闻题材,都感到好新闻离自己太远,创出精品太难。  相似文献   

14.
<正>为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需求,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强化科技支撑,11月12日,科技部发布《关于批准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包括: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建设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新华通讯社新媒体中心建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建设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管文娟 《科技信息》2011,(26):35-35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大趋势,不仅给传媒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更给我国的新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我国新闻教育目前存在着专业分类单一、课程设置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必须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做出合乎时代要求的变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丰厚的知识底蕴、开阔的眼界以及多种媒体技能的新闻人才,以满足媒介融合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尚建民 《科技资讯》2014,(11):13-13
随着传媒行业的走俏,广播电视媒体快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广播电视实验室作为培养广播电视人才的一个工具相继的在各高校组建起来。然而关于广播实验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并没有被许多老师及学生所注意到,本文将对广播电视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与策略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web2.0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渠道由传统的单纯依靠广播电视报刊传播发展到联同手机、微博等新媒介共同传播,媒介融合已成为各大传媒集团壮大发展的必然趋势。真实是新闻的根本属性,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新闻的真实性出现了新的形态,甚至开始改变传统媒介所呈现出来的新闻真实,将新闻的真实性从内涵的真实定义到外延的真实形态都进行着相对应的扩充。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是人们熟知的传统媒体,在我国媒体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播电视在信息传递、文化传媒方面为我国媒体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新媒体迅速崛起,电视广播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是否需要转变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发展等诸多问题是广播电视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今后的发展经营模式进行研究,旨在能够全面提高我国广播电视的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杨忠 《咸宁学院学报》2013,(1):97-98,105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的声画优势不断受到冲击,使得广播电视新闻必须朝着迅捷和权威两个方向同时努力,这对广播电视新闻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项目化教学的兴起,本文主要阐述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设计,逐步摸索出了一些以项目涵盖理论、以任务推动能力学习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体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日益发展,新闻院系的新闻资料库的建设日渐引起重视。该文探讨了新闻资料库的数字化建设流程,以及如何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信息化的开发,最终促进资料库的开发和网络共享,使资料库在教学和培训中发挥作用,并能与同行进行交流,有利于新闻资料的传播和研究。同时,还探讨了在新闻资料库的管理中,需要加强管理意识,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培养复合型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以迎接未来新闻资料库建设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