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拍照监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访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笔者所在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7例,将所有患儿的末梢血采集下来,15min内运用末梢血TB、TcB、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对其总胆红素(TB)值进行测定,然后统计分析3种方法检测不同类型新生儿胆红素值比较,并分析AIB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TB、TcB、AIB检测早产儿胆红素值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但检测足月儿、不同日龄、蓝光照射新生儿胆红素值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TcB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2、85.0、81.0,AIB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42、81.0、60.0。结论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拍照监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访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和样本熵评价新生儿脑发育成熟度是否受到胎龄的影响,计算了210例足月儿和122例早产儿在活动睡眠和安静睡眠(QS)阶段的aEEG和样本熵。结果表明:对于相同受孕后年龄(PMA)的足月儿和早产儿,其振幅整合脑电图的上、下边缘幅度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MA在37~42周的QS阶段,足月儿的脑电样本熵明显高于早产儿(p0.01),其他PMA阶段样本熵在足月儿与早产儿间无统计学差异。aEEG脑发育特征随PMA改变;样本熵特征则受到胎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红儿 《今日科技》1995,(11):32-3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尤其是出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足月儿血中胆红素超过205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当未结合胆红素异常升高时,会发生核黄疸或脑组织损害,严重威胁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现将我院1994年5月至1995年5月收住的40例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病理状况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10例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婴儿的临床资料,并从同期健康母亲婴儿按1∶1比例随机抽取21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及病理状况,同时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7日龄的神经行为能力评分和2月龄、6月龄的盖泽尔智能评分.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早产、大于胎龄儿、心脑畸形、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合并感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新生儿出生后7日龄神经行为能力评分为(36.77±1.3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46±1.08)分(P0.01);GDM组婴儿2月龄、6月龄盖泽尔智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增加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等病理状况的风险,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可能有长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新生儿黄疸对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随机抽样方法,对是否实行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两组患儿进行胆红素峰值、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黄疸消退时间进行对照,探讨其意义。结果干预组、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分别为6.25%和3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黄疸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可积极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足月新生儿微量血胆红素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1)制定清远地区足月新生儿不同日龄 (1~ 10d)的微量血胆红素动态变化值 ;(2 )探讨黄疸的临床分度与微量血胆红素测定值的相关性。方法 :5 0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A组 ,于出生后第 1~ 10d ,每天同一时间测定微量血胆红素一次 ;2 0 0例黄疸组为B组 ,于出生后第 3~ 7d每天测一次微量血胆红素 ,由专人用双盲法对黄疸进行分度 ,分别计算出相应胆红素 (SB)均值及标准差。结果 :(1)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 2~ 3d开始出现黄疸 ,第 5~ 6d达高峰 ,平均峰值为(2 12 2 5± 5 7) μmol/L ,第 10d下降至 (171 4 5± 2 8 8) μmol/L ,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2 )临床判断无、轻度、中度、重度黄疸所对应的胆红素分别为 (12 8 2 5± 33 6 0 )、(2 0 2 35± 4 3 0 5 )、(2 6 3 70± 6 4 2 0 )、(2 95 5 0± 5 1 90 ) μmol/L。 结论 :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与国内外其他报道相似 ,但其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略高于传统标准。当胆红素大于相应的 x±s、 x± 2s或临床诊断为中度、重度黄疸 ,则应给予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7.
凌云 《今日科技》1999,(6):31-3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本院儿科新生儿室于1990年6月~1998年7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高胆)33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总数的31.4%,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15例,女18例.足月儿30例,早产儿3例.年龄最小在生后1h,最大28天.出生体重1700g~2500g2例,~3000g7例,~4000g18例,>4000g1例,出生体重不详5例.由本院产科转入22例,自门诊收治11例.2.临床表现:33例均有皮肤巩膜黄染,其中肉眼黄疸轻度1例,中度14例,重度18例.黄疸出现日龄<24h2例,~3天17例,~7天9例,>7天1例,4例黄疸出现时间不详.伴随症状中,呕吐7例,拒奶少吃5例,少哭少动5例,哭吵增多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早产儿脑损伤及脑发育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影响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4例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进行头颅MRI检查,并进行大脑发育成熟度的MRI评分.在纠正胎龄3月时行盖泽尔(GESELL)智能发育检测,同时结合临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纠正胎龄40周MRI结果发现早产儿有脑损伤27例,足月儿未发现脑损伤.2早产儿脑损伤组、早产儿无脑损伤组及对照组大脑发育成熟度评分通过方差分析三组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脑发育成熟度的MRI评分各项评分点比较,早产儿脑损伤组与早产儿无脑损伤组在大脑卷曲程度、髓鞘化程度和胶质细胞迁移带方面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胚胎基质残余方面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4神经发育落后组、神经发育正常组与神经发育聪明组的大脑发育成熟度的MRI评分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产前因素及产后因素中机械通气、脐带异常、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低、分娩方式是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高危险因素(P0.05).结论:MRI是评价新生儿脑损伤的有效手段,大脑发育成熟度的MRI评分对预测早产儿远期神经发育有重要意义.早产儿脑损伤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机械通气、脐带异常、窒息与早产儿脑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以及蓝光治疗时间关系。方法:根据O型孕妇妊娠20~24周测定的IgG抗A或(和)抗(B)效价,把新生儿分为4组(≤1∶32、1∶64、1∶128、≥1∶256),取脐血进行Coombs实验,游离抗体和抗体释放实验以证实新生儿ABO溶血病,监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并采用Fanaroff教授等制定的黄疸干预方案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综合治疗。结果:当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为≤1∶32、1∶64、1∶128和≥1∶256时,各组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1 1%、13 5%、22 0%和52 9%;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3 3%、37 8%、46 0%和76 5%;蓝光照射时间为(7 1±3 8)、(10 9±7 7)、(17 7±9 6)和(37 1±18 7)h。结论:随着孕妇IgG抗体效价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和高胆发生率升高,需要蓝光干预的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红蛋白A(HbA)、F(HbF)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表达特点,探讨HbA、HbF及G-6-PD的浓度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科住院的2 932例新生儿的性别、G-6-PD活性、Hb、HbA和HbF的质量浓度与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住院新生儿中G-6-PD缺乏患病率为10.0%;G-6-PD缺乏患儿中高胆红素血症患病率男性(5.3%)明显高于女性(2.3%);G-6-PD重度缺乏新生儿血清TBIL浓度(245.0±126.9)μmol/L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的血清TBIL浓度(224.1±114.0)μmol/L(P=0.016 2),而中度缺乏新生儿的血清TBIL浓度(217.5±126.7)μmol/L与G-6-PD重度缺乏新生儿和正常新生儿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98 9,P=0.657 0);高胆红素血症患儿HbA质量浓度明显高于胆红素正常组(P0.000 1),而Hb和HbF浓度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0 1,P0.000 1).结论:住院新生儿G-6-PD缺乏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其中男性新生儿G-6-PD缺乏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新生儿,并且男性更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Hb及其组分HbF质量浓度明显减低.G-6-PD重度缺乏不一定会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但G-6-PD重度缺乏患儿体内会发生轻微的红细胞破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双歧杆菌、蒙脱石散三药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58.91±22.40)μmol/L,对照组为(38.61±21.6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腹泻、发热、皮疹等较多不良反应,治疗组除个别嗜睡、便秘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苯巴比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三药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高低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价值。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5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低频超声、高频超声及MRI进行检查,以MRI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检查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阳性率及病变检出率。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早产儿阳性率显著高于足月儿(P0.05);低频超声在脑白质病变、颅内出血、室管膜下出血或囊肿及脑水肿检出率低于高频超声,与高低频联合超声及MRI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频联合超声检出率与MRI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低频联合超声诊断率高、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同时无辐射,重复操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不同血液采集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接收的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18例,且每例患者均分别采集末梢血与静脉血各1份,其中将118例静脉血样本作为静脉血组,将118例末梢血样本作为末梢血组。比较2组血常规检测结果。静脉血组WBC、MCH数值较末梢血组低(P0.05),RBC、Hb、HCT、PLT、MCHC及MCV数值较末梢血组高(P0.05);分析静脉血样本不同时间段检测结果发现,3h内检测与即刻检测比较,WBC、RBC、PLT与MXD数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6h后检测与即刻检测比较,WBC、RBC差异不大(P0.05),PLT数值有所下降(P0.05),MXD数值有所升高(P0.05)。临床上使用不同血液采集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测,其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相较于末梢血检测而言,静脉血检测结果准确率更高。因此,应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与此同时,血常规检测结果受采集后样本放置时间影响,故为避免误差,应在3h内完成血常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羊水胎粪相关因素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分娩的41例羊水胎粪污染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分娩30例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56.2%和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平均胎龄(281.2±6.9)d,对照组平均胎龄(269.8±15.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产程与第二产产程两组平均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胎心减慢平均持续时间(68.3±98.3)min,对照组胎心减慢平均持续时间(26.5±49.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难产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孕母合并症,脐带、胎盘因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合并症,新生儿动脉血气,新生儿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复苏对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伤害会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观察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采集末梢血、静脉血两种不同血液样本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高台县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人员中随机选取48例,采集48例健康体检者末梢血、静脉血,统一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2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不同时间静脉血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2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WBC、HGB三项指标不同时间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此项指标0h、1h、3h不同时间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h检验结果明显降低(P0.05)。血常规检验采集静脉血作为血液样本,其测定结果更加优异,同时具有更为满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吉林市儿童医院1978年2月至1996年4月收治新生儿病人6652例,患硬肿症者792例,占11.9%。6652例中早产儿病人534例,急硬肿症232例,占早产儿病人的43.35%。本组对2例中男性174例,女性58例,男女之比为3:1。发病日龄与入院时体重见表1。发病时间与胎龄表2。入院时体温见表3。1.2诊断标准及并发症早产儿是指胎龄在28周至37周(196天至258天)。硬肿分度按照1983年陕西临潼制定的新生儿硬肿症诊断及防治建议为依据,以硬肿面积大小为准:Ⅰ°硬肿62例占26.7%,Ⅱ°硬肿98例占42.3%,Ⅲ°硬肿72例占31%。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足月产儿和早产儿脐血中S1OOB蛋白含量与孕龄的关系.方法采用EUSA方法定量检测5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脐静脉血中S100B的含量.结果早产儿脐血中的S100B(0.94±0.33)明显高于足月产儿(0.44±0.25),P<0.005,而且无论早产儿还是足月产儿女性脐血中S100B含量(1.10±0.36和0.63±0.26)明显高于男性(0.65±0.19和0.25±0.03),P<0.05.足月产儿和早产儿脐血中S100B蛋白含量与孕龄呈负相关(r=-0.39),P<0.0 1.结论足月产儿和早产儿脐血中S100B蛋白含量与脑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3.0T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ASL-f MRI)评估灯盏花素对大鼠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灯盏花素组,对照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生理盐水7 d,灯盏花素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7 d(每天1次),并且于注射对比剂前、注射对比剂后20 min、24、48、72 h和7 d共6个时间点进行3.0T ASL-f MRI扫描,测量大鼠肾脏外髓部肾脏血流量(Renal Blood Flow,RBF)值,取大鼠肾脏病理检查,HE染色后评价外髓部肾小管损伤情况,分析和比较两组RBF值以及病理损伤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肾脏外髓部RBF值注射对比剂20 min后RBF值升高,持续至48、72 h后回落至低于注射对比剂前,直至7 d组;灯盏花素组注射对比剂20 min后RBF值持续升高至72 h、7 d后回落至近注射对比剂前水平.注射对比剂后72 h灯盏花素组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间点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结果表明对照组注射对比剂后20 min后肾脏外髓部肾小管即出现损伤,24~48 h损伤减轻,72 h损伤又加重,但低于20 min,7 d后损伤加重,与20 min组相仿;灯盏花素组注射对比剂后20 min肾脏外髓部肾小管严重损伤,24~48 h损伤减轻,逐渐低于对照组损伤程度,72 h损伤又加重,但低于对照组,7 d后损伤减轻.注射对比剂后,除24 h组两者损伤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余时间组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3.0T ASL-f MRI技术可以评估CIAKI引起的肾血流灌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CIAKI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对3日龄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150只3日龄(P3)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组和r EPO治疗组.于造模后1、7、21 d对各组大鼠脑质量损伤百分比进行检测,造模后3、7、14、21 d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组织GFAP表达情况等来研究EPO对3日龄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PVL组和r EPO组的脑质量损伤%在各取样时间点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r EPO组明显小于PVL组(P0.05).HE染色示PVL组术后7 d胼胝体结构疏松,术后21 d可见侧脑室扩大明显;r EPO组术后7 d胼胝体结构基本正常,术后21 d侧脑室仅稍微扩大.术后3 d PVL组GFAP阳性表达增多(P0.05),术后7 d r EPO组和PVL组GFAP阳性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且PVL组增多更为明显(P0.05);术后14 d r EPO组与PVL组GFAP阳性表达开始回落,但仍多于对照组(P0.05),PVL组阳性表达数仍然比r EPO组多(P0.05),术后21 d各组GFAP阳性表达数基本回落至正常水平.结论:脑白质损伤时GFAP阳性表达增加,r EPO能减少脑白质损伤后GFAP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20.
了解6~12月龄婴幼儿期铁缺乏症(ID)患病情况,指导婴幼儿期ID的预防和治疗。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6、8、12月龄婴幼儿共313例,采手指末梢血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铁蛋白的浓度。婴幼儿末梢血铁蛋白的平均水平为(40.91±33.89)ng/ml,铁缺乏率为18.53%。随月龄增加铁蛋白水平降低(P0.05);母乳喂养组铁蛋白水平低于其他喂养方式组(P0.01);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量表检查正常组铁蛋白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1)。本地区6~12月龄婴幼儿不伴贫血的ID患病率较高,应重视健康体检中铁蛋白的检测,减少ID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