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为研究贮存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的影响,以湖南永州BFS和CFS烟叶(品种为云烟87)为原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分析了不同醇化时间(3、9、12、15、18个月)、不同贮存库(机械库、自然库、保湿库)中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重要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1)在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中的2种烟叶的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总糖的含量降幅最大;(2)在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中的2种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总量、新植二烯含量均逐渐增加,醇化18个月后,保湿库中的湖南永州BFS烟叶和机械库中的湖南永州CFS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总量、新植二烯含量最高;(3)主成分分析表明,醇化18个月之后,除了自然库和保湿库的湖南永州BFS烟叶挥发性香味物质的主成分差异较小,不同贮存库间烟叶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的主成分都有明显的差异.综上分析,湖南永州BFS烟叶更适合在保湿库中醇化,湖南永州CFS烟叶更适合在机械库中醇化.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一种新的处理低次烟叶的加工方法,提升烟叶的使用价值,通过设计低、中、高3种烘焙强度,从过程水分、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成分、香味成分及感官质量5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在3种烘焙强度处理下烟丝的质量状况,同时,研究了单糖施加对低次烟叶烘焙处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烘焙处理强度应低于白肋烟,且单糖能改善烘焙后低次烟叶的质量,低强度条件下烘焙后烟丝的质量较原料样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一种新的处理低次烟叶的加工方法,提升烟叶的使用价值,通过设计低、中、高3种烘焙强度,从过程水分、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成分、香味成分及感官质量5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在3种烘焙强度处理下烟丝的质量状况,同时,研究了单糖施加对低次烟叶烘焙处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烘焙处理强度应低于白肋烟,且单糖能改善烘焙后低次烟叶的质量,低强度条件下烘焙后烟丝的质量较原料样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基于143个烟叶样品的6种化学成分(莨菪亭、芸香苷、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蔗糖)建立中部和上部烟叶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判别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独立的36个烟叶样品进行预报。结果表明,基于烟叶中6种化学成分建立的中部和上部烟叶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的建模、留一法和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9.51%、85.31%和83.33%。进一步考察了143个烟叶样品在主成分分析投影图中的空间分布及中部和上部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差异性,得出6种化学成分中蔗糖、莨菪亭和芸香苷是影响中部和上部烟叶差异的主要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上部烟叶中的蔗糖、莨菪亭和芸香苷含量,可以扩大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基于致香成分的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分类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中致香成分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烟叶样品内的中性致香成分,包括茄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等共11种;其次,利用遗传算法筛选出影响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差异性的8种致香成分,进而建立了基于致香成分的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支持向量机分类判别模型,建模、留一法和预报和准确率分别为88.65%, 84.40%和82.86%;最后,利用Fisher判别矢量方法考察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和茄酮是影响上部和中部烟叶差异性的3种主要致香成分,可为烟叶质量管理中烟叶的部位特征和香气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烟叶中核心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索氏提取技术对烟叶末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用GC/MS和双柱复检法对烟叶中的核心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半定量分析,质谱共鉴定了65种香气成分,为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由于在样品前处理中采用丙酮直接萃取核心香气成分,避免了传统的碱洗,酸洗过程,获得了比较客观的分析结果,为烟叶中核心香气成分的分析开拓了崭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影响云南烟叶资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云南烟叶产区间鲜明的气候差异.而气候差异导致了不同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也导致云南各产区烟叶不同的内在品质特点.通过集成简单相关、一元线性回归、典型相关分析三种数理统计方法,对5个烟叶常规烟气和20个主要化学成分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指标冗余的问题,筛选了总糖、总氮、氯、挥发碱、钾、pH值、果胶质、水溶性灰分碱度、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氨基氮等11项指标来建立云南烤烟主产区烟叶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宣威海拔1600-1650米地块和海拔1950-2000米地块烟叶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①两个海拔高度下烟叶其主要化学成分在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氯等五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氧化钾含量两个海拔高度的烟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②两个海拔高度下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协调,基本接近优质烟叶化学成分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减压蒸馏萃取法对同一种烟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这2种萃取方法鉴定出的化学成分、重复性和定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同时蒸馏萃取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较好的回收率,适合于烟叶香气成分的定量分析;减压蒸馏萃取法能使香气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下挥发逸出,真实反映烟叶香气成分的原始信息,可用于香气成分的初步鉴定,适合于香气成分的定性剖析。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HDT加工条件,考察了HDT烘丝前后烟丝中酸性香味成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了湖南永州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在4个烘丝温度下烟丝中酸性香味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HDT加工后,烟丝中挥发性酸性成分含量较加工前有明显的提高,HDT加工对烟丝中难挥发酸性香味成分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GC-MS)测定中部和下部烟叶的巨豆三烯酮、β-紫罗兰酮、氧化紫罗兰酮、茄酮等11种致香成分,应用遗传算法(GA)对筛选出的8种致香成分建立中部和下部烟叶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判别模型.结果表明,中部和下部烟叶的SVM分类判别模型的建模、留一法及预报准确率分别为95.45%,89.39%和81.25%.利用Fisher判别矢量方法考察了中部和下部烟叶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出中部和下部烟叶致香成分中,巨豆三烯酮、β-紫罗兰酮、氧化紫罗兰酮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垄作方式对攀西烟区烤烟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在攀枝花仁和区平采用大田试验,采用3种不同的垄作方式,分别为一垄双行、宽窄行、常规起垄,研究不同垄作方式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与常规起垄方式相比,一垄双行、宽窄行以及平栽烟高起垄栽培方式对烤烟的生育期无影响;3种垄各项生理生化性状均大于常规垄作;宽窄行栽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比例关系优于常规栽培。  相似文献   

13.
 以药用植物紫苏为供体,普通烟草品种78-04为受体,研究了紫苏DNA导入对烟叶中芦丁含量的影响。采用无性嫁接与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在适宜的授粉环境下将紫苏DNA导入普通烟草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烟叶中芦丁的含量。结果显示,在低温(22~25℃)、高相对湿度(70 %~80 %)的环境下,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外源DNA导入烟草的成功率。烟叶中芦丁含量的检测表明,导入后代比受体普通烟草品种78-04提高了70.4 %,并且比我国主要产区槐米的芦丁含量高4~5倍。紫苏DNA导入普通烟草为大量提取芦丁提供了新的原料,也为开发利用药用植物基因资源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The attraction of Helicoverpa armigera-and Helicoverpa assulta-induced and mechanical damage-induced tobacco volatiles to Campoletis chloridea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induced volatiles were analyzed. In windtunnel, C. chlorideae was strongly attracted by herbivoreinduced tobacco volatiles. Mechanically damaged tobacco leaves, whether treated with caterpillar regurgitant or water,were more attractive to the parasitoid than undamaged tobacco leaves. GC-M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nly 4 compounds were released from undamaged tobacco leaves,whereas 13 compounds were commonly emitted from herbivore-infested and mechanically damaged tobacco leaves.Compound β-pinene was specifically induced by the infestation of H. armigera, and (Z)-3-hexenal was only induced by the infestation of H. armigera and H. assulta, whereas hexyl acetate was only induced by mechanical damage. Tobacco leaves infested by H. armigera and H. assulta released larger amounts of volatiles than undamaged tobacco leaves did.Tobacco leaves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damage plus caterpillars regurgitant or water emitted the same levels of volatiles,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at emitted by undamaged tobacco leaves. The emission amounts of single compounds were also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ly treated plants. The differences were large between herbivore-induced and mechanical damage-induced compounds, and small between H. armigeraand H.assulta-induced compounds, and among compounds emitted from mechanically damaged plants treated with water or caterpillar regurgitant.  相似文献   

15.
《武夷科学》2021,(1):1-7
研究烟蚜被烟蚜茧蜂寄生前后,在寄主烟叶上的定位时间,结果显示,烟蚜茧蜂的寄生,对各龄烟蚜在烟叶上的定位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当烟蚜数量固定为5头时,烟蚜在烟叶上的定位时间与烟蚜茧蜂的数量、蜂-蚜距离呈显著的正相关,且蜂-蚜距离对烟蚜定位烟叶的影响比烟蚜茧蜂数量对其影响更大。当烟蚜数量固定为2头时,烟蚜数量、蜂-蚜距离对该烟蚜定位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但在烟蚜数量和蜂-蚜距离双因素的作用下对烟蚜定位时间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结果说明烟蚜在烟叶上的定位时间不受烟蚜茧蜂寄生与否的影响。虽然烟蚜茧蜂没有直接寄生烟蚜,但可能由于烟蚜受到烟蚜茧蜂气味、激素及视觉等间接影响,从而延长了烟蚜在寄主烟叶上的定位时间。因此,试验结果可为烟田利用烟蚜茧蜂防控烟蚜及是否要继续释放烟蚜茧蜂、放蜂量多少等问题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GC/MS及GC对痕量有机挥发性气体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目前最有效、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手段。由于分析对象具有含量低、难捕集、易分解等特点,所以在应用这种方法时采样和进样技术,是分析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本文报道的冷捕集不分流进样技术,是在Likens及K.R.Kim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对云南烟草、咖啡、云南花茶、油菜花粉、桉叶、薄荷、青蒿、大蒜、生姜及桂皮等多种经济作物的香气和异味成分的分析研究,证明这种采样和进样方法,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众多工艺参数对烟叶复烤回潮效果的影响,对堆积的烟叶构建回潮模型,基于模型计算得烟叶在不同回潮条件下含水率,再通过物理实验验证仿真模型。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各工艺参数对烟叶回潮含水率影响的显著性,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含水率有较显著影响的参数,最后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及BBD(box-behnken design)试验,建立含水率与各工艺参数的回归响应面模型。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研究各工艺参数对烟叶复烤回潮效果的影响是可行的;相对湿度、气相温度和堆积烟叶厚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当相对湿度为85.25%,气相温度为56.18℃,烟叶厚度为70.01 mm,气相速度1.2 m/s和回潮时间(传送带送料速度) 50 s时,仿真结果满足响应指标。研究成果可为优化烟叶复烤回潮工艺,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烟草叶片光谱特征及其光谱反射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外置积分球的ASD Fieldspec FR2500光谱仪对烟草叶片的光谱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发现烟草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烟叶的光谱反射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其中部位间的差异大于品种间.结果证明,叶片质量差异越大,反射率光谱变化越大.利用叶片的反射率光谱可以预测和诊断烟草生长状况和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烟草中烟碱转化机理,应用比较蛋白组学方法研究了高烟碱烟草中烟碱转化相关蛋白质表达情况.采用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比较了实验组高烟碱转化烟草叶片和对照组野生型烟草叶片的蛋白质差异,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选取了34个差异蛋白质点,采用MALDI-TOF-TOF-MS进行肽质谱指纹图分析,最终有12个蛋白质点得到了可靠鉴定,其中在实验组中相对下调的蛋白有7个,相对上调的蛋白有5个.通过比对蛋白质组库数据,发现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主要是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等功能,而且亚细胞定位主要是在叶绿体和线粒体,表明这些蛋白表达水平与烟碱转化具有密切关系,为研究高烟碱转化率烟叶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转ChIFN-γ基因烟草抗虫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转ChIFN-γ基因烟草的抗虫作用机制,对虫体蛋白酶活性变化、烟草挥发性成分以及表皮腺毛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青虫进食转基因烟草量较少,导致其体内分泌蛋白酶量少、活力低;转基因烟草T0和T1代,黑松三烯和西柏三烯二醇相对含量较对照高;转基因烟草腺毛密度比对照高49.2%.ChIFN-γ基因激活的多种转录因子可能结合了腺毛发育相关基因的cis调节元件,上调了腺毛发育基因的表达,导致腺毛的数量增加,分泌的萜烯化合物增加从而具有显著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