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超声技术,以4,4'-二羟基二苯醚、质量比分别为33%二甲胺和37%甲醛水溶液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N2保护下,经Mannich反应合成了2,5,2'5'-四(二甲氨基甲基)-4,4'-二羟基二苯醚,产物结构经1H NMR,FTI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4'-二羟基二苯醚、二甲胺和甲醛的摩尔比为1︰10︰10,60℃下反应60 min时产率最高,可达92.1%,较传统方法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后处理简单、产率高.  相似文献   

2.
偏苯三甲酸酐分别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醚,通过亚胺化反应,合成了3种含亚胺环结构的二元酸,在Lewis碱催化下通过酰化,得到了3种含亚胺环结构的二元芳酰氯.用FT-IR1、H-NMR1、3C-NMR等对3种芳酰氯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目标产物具有预期结构,并有较高的产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催化转移氢化方法,以改性Raney Ni及钯一炭为催化剂,以水合肼为供氢体,3,3′-二硝基-4,4′-二氨基二苯醚为受氢体,乙醇为溶剂进行还原氢化反应,获得较满意结果,还原产物3,3′4,4′-四氨基二苯醚得率可达80%以上(85—88%)。此外,还对反应温度、时间以及水合肼、催化剂、溶剂用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本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时间短、得率较高等优点,具备工业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4,4′二(4硝基苯氧基)二苯醚为原料,经过Fe粉还原法合成一种制备聚酰亚胺的单体芳香二胺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醚.考察了硝基化合物与Fe粉的摩尔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硝基化合物与Fe粉的摩尔比为1:7、反应温度为110℃、反应4h的条件下得到的产物收率可达到85.54%,产物的熔点为123.3℃,纯度为97.4%.  相似文献   

5.
以Fe~(3+)代替Pd-C和Raney Ni为催化剂、水合肼为供氢体、3,3′-二硝基-4,4′-二氨基二苯醚为受氢体、甲醇为溶剂,进行催化转移氢化反应,产物3,3′,4,4′-四氨基二苯醚(TADPO)质量好,得率可达80%。此外,还对反应温度、时间、以及水合肼、催化剂、溶剂用量,水合肼浓度、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较佳工艺条件。本法制得的TADPO与均苯四甲酸二酐缩聚可制得性能良好的聚眯唑吡咙。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方法合成双Schiff碱配体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缩邻香草醛,再与Yb(ClO4)3·9H2O以溶剂扩散法合成稀土配合物。分别对双Schiff碱配体及镱配合物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及近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缩邻香草醛配体及镱配合物,镱配合物的固态近红外发光性能良好。此合成方法简便可行,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对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4,4′-MDC)催化分解制备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4,4′-MDI)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nO/Zn复配催化剂对该反应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并具有低温的反应特点。ZnO/Zn复配催化剂的最佳质量比为1∶1。对ZnO/Zn复配催化剂催化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溶剂质量的1.6%,原料用量为溶剂质量的2.5%,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80min的最优条件下,MDC的转化率达到99.2%,其中4,4′-MDI单体的产率为67.3%。  相似文献   

8.
以对苯二酚和双酚A为原料,分别与4-硝基邻苯二腈在氮气保护的碱性环境下,合成了两种双(邻苯二腈)类化合物:4,4′-(对苯二氧)双(邻苯二腈)(化合物A)和4,4′-{[丙烷-2,2-二基双(1,4-对苯)]双氧代}双(邻苯二腈)(化合物B).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碱性环境为分散在DMF中的无水碳酸钾,反应物摩尔配比为2.4∶1(化合物A)和2.3∶1(化合物B),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6h.对化合物A和B分别进行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确定得到了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DMSO(二甲基亚砜)为溶剂,以NaOH为助剂,用咪唑与1,4-二氯丁烷合成1,4-双(咪唑-1-基)丁烷的反应过程条件.通过多组实验,对反应温度、NaOH的量、原料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时间、加入苯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了最佳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们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HPLC)和富里哀转换红外(FT-IR)技术,研究了溶剂、反应温度及时间、催化剂、碱的量对于合成高环氧值树脂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合成了较高环氧值的4,4′-二氨基二苯砜四缩水甘油醚化合物(TGDDS,环氧值:0.70~0.75环氧当量/100g),4′,4-二氨基二苯醚四缩水甘油醚化合物(TGDDE。环氧值:0.80~0.85环氧当量/100g).  相似文献   

11.
共缩聚型可溶性耐高温聚芳酰胺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2-二氢-2-(4-氨基苯基)-4-[4-(4-氨基苯氧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A)、4,4′-二氨基二苯醚(B)、4,4′-二氨基二苯甲烷(C)为共缩聚二胺单体与对苯二甲酸进行共缩聚反应,制备共缩聚型聚酰胺。当A与B或C的物质的量比为10:0-5:5时,所得聚酰胺溶于强极性溶剂,在NMP中的特性粘度为0.91-1.43dL/g。它们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高于300℃,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在氮气中5%的热失重温度为450℃左右,并且在研究范围内与共聚二胺的结构及比例无关。  相似文献   

12.
ε-己内酰胺双封端异氰酸酯的合成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ε-己内酰胺双封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合成反应。讨论了加料方式、加料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原料物质的量比及反应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选了反应条件:n(ε-己内酰胺)/n(MDI)=2.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5h、催化剂用量为MDI质量的1.0%。双封端产物收率达到87.42%。用熔点和薄层层析(TLC)分析,定性验证了产物的质量。用质谱(ESI)核磁和气质联机分析证实了产物的结构。用高效液(HPLC)定量对比了处理前后产品的纯度。用热分析(TG-DSC)测定产品分解温度为184.1℃。  相似文献   

13.
用邻香草醛对天然高分子壳寡糖进行改性, 将其与具有优异配位性能的席夫碱和Cu2+配位, 制备邻香草醛席夫碱改性壳寡糖的铜配合物, 并通过循环伏安法、 紫外光谱、 黏度和熔点法, 考察席夫碱及铜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配合物具有电化学活性, 当扫描速率为0.025~1.0 V/s时, 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反应主要由吸附过程控制; 加入DNA后, 配合物的氧化峰电流减小, 峰电位微弱移动, VCOS Cu13和VCOS Cu31与DNA可形成1∶1(物质的量比)型配合物, 结合常数分别为0.78×104,0.69×104 L/mol; 配合物的吸收峰强度降低, 峰位出现红移; DNA的相对黏度和熔点在加入配合物后增大; 席夫碱及两种配合物以嵌插模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联苯二酚为原料经2步反应合成了8-[4′-丙氧基(1,1-联苯)-氧]-辛酸, 并对影响产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8-[4′-丙氧基(1,1-联苯)-氧]-辛酸的化学结构,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台偏光显微镜表征了其热致液晶性质。结果表明,第1步合成4′-丙氧基-4-羟基联苯的适宜条件为: n(联苯二酚)∶ n(溴代正丙烷)∶ n(碱)=1∶1.2∶1,碘化钾用量为4.5%(以联苯二酚质量为基准),加热回流8h;第2步制得8-[4′-丙氧基(1,1-联苯)-氧]-辛酸的适宜条件为;n(碳酸钾)∶ n(8-溴辛酸乙酯)∶ n(4′-丙氧基-4-羟基联苯)=2∶1.5∶1,相转移剂四丁基溴化铵用量为10%(以4′-丙氧基-4-羟基联苯质量为基准),加热回流24h,将产物在甲醇中水解制得,产率40%, 纯度可达94.9%。  相似文献   

15.
用肉桂酸和氨基硫脲为原料在三氯氧磷催化下合成了5-苯乙烯基-2-氨基-1,3,4-噻二唑及其席夫碱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优选法得出最佳的合成条件是反应物原料的最佳配比为n(硫代氨基脲)∶n(肉桂酸)=1∶1.4,最佳回流时间为4h,并用1HNMR和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用4,4′-二氨基二苯醚(ODA)作为二胺,3,3′,4,4 ′-二苯酮四甲酸二酐(BTDA)及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BPADA)作为二酐,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常规的两步法,合成聚醚酰亚胺.用FT-IR、TGA、溶解性测试和拉伸测试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780 cm-1、1720 cm-1和744 cm-1左右出现了聚酰亚胺的特征吸收峰.所得聚酰亚胺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氮气氛中,起始降解温度506.6~519.6℃,10%失重温度(T10)为534.4~542.3℃、800℃质量保持率为52.7%~61.7%.所得聚酰亚胺膜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吸水率分别为128.2~281.3 MPa、1.82~4.45 GPa、100.0%~11.9%、0.52%~0.70%.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酸乙酯与二硝基甲烷钾盐为反应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4,4-二硝基丁酸乙酯。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变量法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出该反应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20℃,n丙烯酸乙酯:n二硝基甲烷钾盐为2:1,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质量为二硝基甲烷钾盐质量的30%时,产物偕二硝基丁酸乙酯收率可达到33%。  相似文献   

18.
Five new solid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about transition metals with Schiff base( L, C18H23NO2 ) derived from adamantaneamine and o-vanillin,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olar conductance, infrared spectra, UV-vis spectra, thermal analysis. Their chemical formula are [ML2](ClO4)2 ( M= Mn, Co, Ni, Cu, Zn), and the coordination numbers are four,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chiff base ligand and its complexes was studied.  相似文献   

19.
三羟甲基庚烷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新型芳香缓释聚氨酯微胶囊合成了两亲性单体三羟甲基庚烷。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辛醛和甲醛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2,2-二羟甲基辛醛。提高温度后,2,2-二羟甲基辛醛与甲醛发生康尼扎罗反应生成三羟甲基庚烷。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原料配比、羟醛缩合和康尼扎罗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三羟甲基庚烷摩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合成三羟甲基庚烷的反应条件是n甲醛/n辛醛=4.5,n(NaOH)/n辛醛=1.4,羟醛缩合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5℃和240min,康尼扎罗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5℃和180min,摩尔产率可达88%。用13C核磁共振谱表征了三羟甲基庚烷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2-溴呋喃和硼酸三丁酯为原料,采用正丁基锂法合成了2-呋喃硼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以及pH值等主要因素对合成反应产率的影响。采用HPLC,FTIR,1 H NMR等方法对产品的纯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h,物料配比为n(2-溴呋喃)∶n(硼酸三丁酯)∶n(正丁基锂)=1.00∶1.20∶1.20,pH值为6.0时,2-呋喃硼酸的产率最高可达84.0%,纯度可达99.702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