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超临界流体干燥对VPO催化剂比表面和晶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V2O5、浓H3PO4为原料,浓HCl和柠檬酸作还原剂,加入一定含量不同金属离子作助剂,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VPO催化剂,并在不同气氛下进行活化,应用BET、XRD表征手段,考察了各VPO催化剂粒子的比表面积、晶相结构。实验表明: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可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显增加,助剂的种类和量不同、活化气氛不同、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也不同,助剂的种类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V2O5、浓H3PO4为原料,浓Hcl和柠檬酸作还原则,加入一定含量不同金属离子作为助剂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VPO催化剂,并在不同气氛下进行活化,应用BET、XRD、XPS等表征手段,考虑了各VPO催化剂粒子的比表面积,晶相结构及表面V离子价态特特性。  相似文献   

3.
以两种不同方法制备VPO催化剂,分别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常规见干燥法干燥。使用BET,XRD等测试手段,考察了催化剂在400℃下焙烧后的粒子比表面积的大小和晶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流体法比采用常规干燥法所制得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加,且对催化剂的晶相组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两种不同方法制备VPO催化剂,分别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常规于操法干燥,使用BET、XRD等测试手段,考究了催化剂在400℃下焙烧后的粒子比表面积的大小和晶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比采用常规干燥法所制得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得多。且对催化剂的晶相组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制备 方法、焙烧温度和成型助剂对甲缩醛氧化制甲醛铁相钴三元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采用比表面、孔结构、XRD和XP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宏观结构、晶相组成,表面、钼离子价态和浓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有机相中还原五价钒制得钒磷氧催化剂VPO的前驱体,然后用浸渍法引入具有与V 4+离子半径相近的Fe、Co、Cu元素。利用XRD、IR等手段分别考察了晶相组成以及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助剂可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顺酐收率,催化剂主要活性相是(VO)2P2O7,复合组分助催化性能优于单一组分。  相似文献   

7.
VPO催化剂表面结构对正丁烷选择性氧化制顺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系列添加不同助剂的VPO催化剂的研究,揭示了助剂对正丁烷选择性氧化制顺酐的促进作用.各种助剂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将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与催化表面结构相关联发现,比表面积和表面氧化还原中心的增加导致活性的提高,可是,高选择性却与催化剂具有适宜的表面酸中心有关.  相似文献   

8.
掺杂钙钛矿载体制备及合成碳酸二苯酯活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柠檬酸络合物法对LaMnO_3型钙钛矿载体的A位La离子、B位Mn离子进行部分掺杂.选用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载体的物相、表面形貌、晶体表面元素价态进行分析,发现通过掺杂制备的载体可形成有部分晶体缺陷的晶相,B位离子的高价态比例明显增加.选用不同载体负载活性组分Pd制备的催化剂用于合成碳酸二苯酯,结果表明,具有掺杂缺陷的钙钛矿载体有利于晶格上氧种的转化,增强了载体传递电子进行氧化还原的能力,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添加Zr、Mo、Zn组份对VP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有机相中还原五价钒制得钒磷氧催化剂的前体,然后用浸渍的方法引入Zr、Mo、Zn复合组份,并借助机械球磨进一步提高样品的比表面积,利用XRD、XPS、BET及X射线荧光分析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助剂的引入和机械球磨没有明显影响催化剂的主要晶相组成和结构,但不同添加组分的组合对催化剂的粒子大小和比表面积有明显影响,从而对催化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其中,加入Zr Mo Zn三组分助剂并结合球磨过程,能最大幅度地使顺酐的收率增加10%。  相似文献   

10.
应用 B E T、 X R D、 T E M 等手段研究了由溶胶—凝胶法及常规制备法制备的钒磷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晶相组成,晶粒大小等物理性质.发现制备化学因素对钒磷氧催化剂物理特性的影响比较复杂,尤其是不同方法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比较明显.由有机相中制备时可以获得单一 B 相,且晶相组成与晶粒尺寸受制备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实验结果表明包括溶胶—凝胶法在内的几种制备方法制得的催化剂粒子较大,分布不均,且比表面积较小.通过本研究提出了制备大比表面积小粒子 V P O 催化剂的其它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1.
添加剂对共沉淀法制备的VPO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添加剂对用于选择性氧化正丁烷为顺丁烯二酸酐的VPO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添加元素为Zr,Co,Ce,Zn,Sn,K,Ba和Bi等.催化剂性能测试在固定床微反应器内于常压下进行.结果表明,添加剂对催化剂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各种组分对正丁烷氧化的促活顺序为VPO-Zr>VPO-Co>VPO-Zn>VPO-Sn>VPO-Bi>VPO-Ce>VPO-Ba>VPO-K>VPO,而对正丁烷氧化为顺丁烯的选择性促活顺序为VPO-Zr>VPO-Ce>VPO-Zn>VPO-Sn>VPO-Co>VPO-Bi>VPO>VPO-Ba>VPO-K.XRD, FTIR和TGA/DTG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加入并未使活化前后催化剂的本体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所有VPO催化剂前体均主要含VOPO4·0.5H2O,而活化后的催化剂主要含有(VO)2P2O7和少量α-VOPO4.XPS测试证实催化剂表面有P,V和O等元素富集的现象,而且表面氧物种数与催化剂活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2.
A series of vanadium phosphate oxide(VPO) catalysts supported on silica(VPO/Si O2) with various mole ratios of V/P(nV:nP=1:0.8-1:3) were prepared through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evaluated by ammoxidation reactions of several kinds of chloro-substituted toluenes(CT) in a fixed-bed reactor. The catalyst presented the best performance when nV:nP is 1:1.6. The prepare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 hydrogen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TPR) and ammonia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TPD) and etc.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P can decrease the bonding energy of V=O and increase the mobility of lattice oxygen which was beneficia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atalysts, while too much P can greatly decrease the average oxidation number of V which leads to deactivation of the catalysts. The surface acidity of the VPO/Si O2 catalysts is affected by nV:nP and the catalyst had the highest surface acidity when nV:nP is 1:1.6. The selectivity of catalyst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urface acidity when nV:nP is lower than 1:3.0.  相似文献   

13.
The ammoxidation of substituted toluenes to their corresponding nitriles over silica-supported vanadium phosphorus oxide (VPO/SiO2) catalysts has been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arrier silica, the addition of phosphorus, the substituents and the loadings have been discussed. Compared with unsupported VPO, the VPO/SiO2 catalysts have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for ammoxidation of substituted toluenes and much lower reaction temperature. XRD shows that vanadium phosphorus oxides exist as amorphous phase and disperse to a high degree on the silica surface in 10 % loading catalyst. When the loadings are over 10 %, the crystalline α-VOPO4 would emerge, which would decrease the yield and selectivity. Additional phosphorus can form composite oxides with vanadia and play concerted catalytic function, which increase the selectivity of nitriles remarkably. Different substituents or same substituents on diffetent position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because of the variant electronic stability of intermediates, the hindered accessibility of methyl group or the chemisorption state of the substrate molecule on the electrophilic catalyst surface.  相似文献   

14.
采用XPS方法研究了Fe,V助剂的加入对CuO/Al2O3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对合成甲醇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V助剂的加入能增大室温下被氧化的铜物种的表面浓度,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Cu,Fe,V原子的表面浓度都低于体相浓度,存在向体相扩散的趋势,Fe,V在载体上浸渍的先后顺序不能确定其表面原子浓度的大小,与Cu相比,Fe和V在表面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它们还导致表面铝酸盐物种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钒磷氧催化剂的助催化作用及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机相中还原五价钒制得钒磷氧催化荆前驱体,然后用漫渍法引入具有与V^4 离子半径相近的Fe、Co、Cu元素,并完成了正丁烷选择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的固定床活性评价试验,探讨了助荆对催化荆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条件、活性相结构对顺酐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助荆可提高催化荆活性和顺酐收率。复合组分的催化性能优于单一组分,适宜的反应条件是提高顺酐收率的前提,活性相(VO)2RO7(O20)晶面适宜失序对提高顺酐收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矾磷复合氧化物(VPO)催化剂上,对正丁烷选择氧化制顺酐反应进行动态动力学模型化研究.结合原位傅立叶漫反射红外光谱瞬态实验获得的正丁烷选择氧化制顺酐反应网络结果,对以变价金属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按照氧化-还原机理进行的一类烃类选择氧化反应,提出一种考虑分子氧的解离吸附和吸附氧可逆转化且计及催化剂体相存在非线性扩散的动态动力学模型化的方法,并介绍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辅助下,使用乙酰丙酮铂和乙酰丙酮钌作为前驱体,甲醇作为共溶剂,H2作为还原剂,在200℃将PtRu纳米颗粒还原负载在石墨烯(EG)上.制备产物的形貌和微结构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了分析.同时,用相同的方法制备了PtRu/C(炭黑Vulcan XC-72)复合材料,将其与PtRu/EG对于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也通过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用超临界流体方法沉积在石墨烯上的PtRu纳米颗粒具有较小的平均粒径和尺寸分布.与PtRu/C相比,PtRu/EG复合材料对于甲醇电氧化展示出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以钒含量较高的RMS 8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为原料 ,考察了氧化法和酸洗法的脱钒效果。结果表明 ,脱钒率不仅与洗涤条件有关 ,而且与氧化焙烧的条件有关。氧化焙烧时间相同时 ,不同洗涤溶液的脱钒效果也不同 ,其中草酸和H2 O2 混合溶液脱钒效果较好 ;脱钒率随洗涤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氧化焙烧时间和温度对脱钒效果也有显著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氧化时间越长 ,氧化温度越高 ,脱钒率也越高。从活性恢复的角度看 ,在脱钒率较低时 ,催化剂的活性即可得到大部分恢复。但再进一步提高脱钒率 ,对催化剂活性的恢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