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分米波仪表着陆体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剖析了分米波仪表着陆体制,对该体制下导航信息的形成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这种着陆体制的特点,对该体制的主要技术术语作出定义;给出了分米波仪表着陆体制的实现途径,提供了导航信号产生和辐射场型建立的技术方案,为自主研制开发分米波仪表着陆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使用微波着陆系统(MLS)对仪表着陆系统(ILS)进行飞行检验的一种新方法。从理论上分析表明,通过选择特殊的检验航线及数据处理方式,此方法可适合于对仪表着陆系统远区场进行检验,且可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辅助风量计算蔡良才,邓学钧(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南京210018)风对飞机起飞着陆有影响,尤其是对飞机着陆安全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有较大侧风时,飞机着陆会随侧风方向而偏移,不易对准跑道着地。(2)在有较大顺风时,飞机起...  相似文献   

4.
为描述运载火箭着陆引起的着陆缓冲机构横向振动,提出一种等效模型,将着陆引起的激励等效为冲击激励和稳态激励的叠加。采用假设模态法求解着陆缓冲机构的横向振动模态,并考虑轴向力与横向振动的耦合,进一步通过模态叠加法求解振动响应,得到由着陆冲击引起的着陆缓冲机构横向振动的半解析解。基于真实产品进行的垂直着陆冲击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精确地描述着陆缓冲机构横向振动的响应和最大弯矩。基于该模型,分析着陆缓冲机构的构型参数和材料强度对着陆缓冲机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相关着陆缓冲机构的参数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多跑道机场着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多跑道机场不同利用率下几种着陆方案基础上,通过比较模拟数据并依据M/D/n队列瞬态模型计算出多跑道机场的飞机平均空中滞留时间。结果表明:随着飞机进场密度的增加,应按照飞机重量等级的不同安排着陆次序,最佳的着陆方案为首先安排中型飞机降落,然后安排大型机和小型机分别在不同的跑道降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米波仪表着陆设备的一种进口分米波仪表着陆设备的共址安装问题,详细计算了两种设备共址安装后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和输入阻抗参数,分析了两种波段频率的谐波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正确安装两种设备,将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保证两种着陆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飞机起飞着陆性能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真实反映飞机起飞着陆的滑跑过程,记录了某型飞机的速度、加速度传感器现场数据,建立了飞机起飞着陆滑跑过程的微分方程并进行了解算;基于飞机滑跑过程的微分方程采用Simulink对飞机起降性能进行建模和仿真,记录数据、理论结果和仿真结果三者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是有效的。基于该模型对该飞机滑跑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起飞和不放阻力伞着陆过程可近似为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放阻力伞着陆过程则比较复杂。最后,研究3个主要参数对滑跑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滑跑距离与机场海拔和风速呈近似线性关系,与迎角呈非线性关系且在迎角为8°时存在极小值点。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排气型气囊作用下多管火箭炮在不同工况下的着陆冲击性能,建立多管火箭炮着陆缓冲系统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软件计算了炮车系统在刚性地面条件、土壤地面条件、蜂窝铝辅助缓冲条件、后排气囊失效的恶劣工况下的着陆过程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地面条件对多管火箭炮着陆缓冲性能影响较小,车架、框架、定向管应力超过许用应力,应注意防护;在货台和车身之间设计蜂窝铝辅助缓冲装置能有效降低车架应力,实现对车架的保护;后排气囊失效情况下货台冲击过载从40g提高到80g,超出空投安全标准,安全隐患增加。该文研究结果对于多管火箭炮空投方案设计和试验验证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飞机起飞着陆航迹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采用新研制的飞机起落航迹激光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对7个机场7种机型的飞机起飞着陆航迹进行了测试,总结出飞机起飞着陆航迹可行的实地测试方法,测得7种飞机的起飞着陆航迹数据,计算了7种飞机在各种不同温度、气压、海拔等条件下的起飞航迹,并利用实地测试结果对其 进行了校核,本文取得的成果,已在2001年8月新颁发的《军用机场净空规定》中采用。  相似文献   

10.
重着陆是指飞机在着陆接地时垂直加速度过大,接地载荷超过了该机型给定的限制值。重着陆会使飞机的结构,特别是起落架、机翼等部件承受较大的载荷,过大的载荷会对机体结构造成损伤,而有些损伤目视不能发现,只能通过探伤检查才能发现。根据规定,当飞机垂直加速度≥2.0G时,飞机必需探伤.重着陆严重时会造成跳跃着陆或更严重的问题。重着陆是非常危险的,轻则需探伤,重则会造成人员颠伤,甚至危及飞行安全发生飞行事故。因此,飞行员必须认真研究着陆技术,做好着陆动作,防止重着陆的发生。以下是我关于如何防止重着陆的几点体会,恳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1.
当组成组合轮系的周转轮系和定轴轮系的个数较多时,组合轮系的运动分析就非常复杂。本文提出组合轮系运动分析的图解法,可利用简单的线条求出任一构件的运动。据几何关系,还可求出任意两构件的传动关系,使复杂的运动分析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2.
无级变速差动轮系中功率封闭及调速匹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保利  吴海莉 《江西科学》1999,17(3):184-186
对差动轮系中的功率封闭流进行力学分析,建立泵—马达调速系统与调速范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接触线长度的精确计算,提出对现行标准中斜齿轮传动强度计算的重合度系数进行修正,可提高齿轮传动设计计算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2K—H型差动轮系中传动比与功率比的关系,提出了利用传动比判定啮合功率流向的基本公式。得到了各种不同输入输出条件下差动轮系的传动比iaH和iab^H的取值范围。建立了差动轮系的自锁条件。  相似文献   

15.
2K-H型差动轮系传动效率简化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K-H(A)型(iH<0)差动轮系为例,通过分析轮系中3个基本构件输入输出的组合关系以及角速度关系,得到了24种传动方案,通过验证,只有8种方案合理。根据两中心轮的角速度方向,最终归纳出了差动轮系效率计算的简化公式。利用简化公式,不必判断转化轮系中啮合功率流向,只要求出转化轮系的效率和传动比就可以计算出差动轮系的效率。所归纳的公式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2K-H型差动轮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研究了混合公比和转速重迭的三公用齿轮机构的各种传动方案,并提出一套优化方法与设计程序,以最小结构尺寸为目标函数,同时满足传动比的限制和啮合条件的要求。如果对优化设计的计算结果认为不够理想,还可以改变基准齿轮齿数,或者再附加约束条件,重新进行优化。设计程序中备有各种传动方案以供选择,并可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相应的优化转速图和传动图。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轮系结构特征图形模型与状态特征图形模型的基础上,确立了能够系统化研究周转轮系的图形模型。认识到电网与轮系同属于物理系统,提出了解决电网络问题的图论方法可应用于轮系系统化研究的图论模型,并从理论上说明了拓扑图满足基尔霍夫定律。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盾构机刀盘驱动多级行星轮系的动力学特性,考虑到各级之间由于初始啮合位置的不同使啮合刚度和啮合误差均产生相位差,以及各构件支承刚度、时变啮合刚度、啮合误差等影响因素,建立了盾构机刀盘驱动多级行星轮系纯扭转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特性分析。固有特性分析表明,多级行星传动系统较单级传动系统呈现出独特多样的振动模态;通过动态响应分析,获得了各级传动动态啮合力的时域及频域响应。结果表明,中、高速级传动的激振力频率较系统的固有频率相近,易引起系统的谐振,应在设计中特别注意。并求得各级传动的动载系数,为该行星轮系的动态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行星传动基本参数选择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设计手册中的行星传动齿数选择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国内各机械设计手册中普遍引用的高速行星传动齿数选择上“互质说”的不足.齿数互质能减小振动的说法没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利用该方法减振是不正确的.“行星轮相位调谐”理论有着严密的数学基础,基于该理论提出了以减振为目的的修改行星传动基本参数———齿数和行星轮个数的新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提高传动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20.
史晓影  孟祥丰 《河南科学》2012,30(11):1597-1600
拓扑的同构判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周转轮系拓扑综合问题的难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新的拓扑构建方法,即功能离散法,并对常见的周转轮系的拓扑图进行了分层;其次依据建立的拓扑图,提出了新的高效通用的同构判定的新方法;最后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了具体的判定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