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5 毫秒
1.
作为一个理学家,朱熹要建构自己的理学体系,离不开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思考。在经史关系上,朱熹反对两种思想倾向,一是重经而弃史,二是重史而废经。他把历史研究当作格物穷理的手段,主张先悟透经书义理,然后再阅读史书,研究历史。其论历史人物,特别强调义理在历史人物身上的体现,兼顾“资质”和“本领”,坚持道德判断与事实判断相结合,重义理,亦重功业。从天理的角度出发,朱熹把史书编纂的目标定为明正统、正纲常,强调用书法义例来达到昭鉴戒和明人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窦克勤的《理学正宗》是清初学术史上一部独具特色的思想文献,其编纂有三方面特征:一是人物选择以朱熹为中心,通过为朱熹师承及后学立案的方式展现宋明朱子学发展面貌;二是文献摘录取先儒切要处,在编排中遵循朱熹拟定的著作次序,注重先儒对经的注解,体现出与清初经学转向的互动;三是按语选择上以朱熹及程朱理学者为中心,又引心学学者之语以佐其评价的客观性。总之,《理学正宗》是清初“尊朱黜王”社会思潮影响下的产物,鲜明地表现了为程朱理学争正统的道统宗派意识。  相似文献   

3.
道德评价及标准问题数年来一直是众多史家讨论之焦点。反对者从史家所接受的专业教育,文化间差异以及历史结果好坏的相对性出发,认为历史学家无须在作品中做出道德评价。而赞成者多从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出发,阐述了道德评价的必要性。实际上,历史学家在选择题目、引用材料和使用语言时必然会带有道德评价成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也要求史家必须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出道德评价。道德评价的标准就在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对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还是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利用时事材料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已成为中考语文命题者的共识。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时事题较多,考查的内容均为国内外近期发生的重大时事或一些地区极有地域特色的时事。  相似文献   

5.
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就严嵩的重新评价而言,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必须以事实为基本根据,二是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三是要注意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式理解。  相似文献   

6.
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是历史认识与研究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历史评价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阶级分析、客观分析、全面分析的原则,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为标准,采取多方面评价、分阶段评价、综合评价等方法,以实现历史评价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7.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谨慎甄别、考证各种史料,以正确史实为据。只有以明代中晚期的历 史大背景为前提出发,坚持以促进社会发展、符合广大人民与民族国家利益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才能更为全面客 观地认识严嵩这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也才可能对他忠勤侍君、奉命唯谨的执政风格及其绩效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学批评界盛行主张文本自足性的宗教批评,将批评应有的意义自行放逐.有鉴于此,萨义德因应时事地弘扬世俗批评,奋力从文本的迷宫中突围.理论上看,萨义德的世俗批评突显了现世性与境况性、抵抗性与自省性、越界性与对位法的美学品格.实践上看,萨义德的世俗批评从文学音乐批评走向社会历史批评,再转向国际政治批评,世俗性步步加强,而文艺批评既是他世俗批评的开始,也是其归宿.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影的审美批评主要是以传统美学作为评价标准,注重电影内涵的写意性表达,强调民族性因素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形成与以西方电影理论为价值判断标准的批评样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文学理论批评语境中,“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常常连用、换用和混用,实际上这两个概念能指与所指的内涵、外延和关系属性是存在话语别异的。体系的要素构成和指标设定共同塑造了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学理形态。由“文学”和“网络文学”限定的思想性、艺术性、网生性、产业性和影响力等批评标准,有着切近对象本体的逻辑内生性;而标准与标准应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定性与可塑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则规制了各项标准在网络文学批评实践中的辩证选择。  相似文献   

11.
颜元对朱熹人性论的批判,是以实事实行作为着眼点的。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讨论:第一,颜元以"气"为人性的本原,加上"理气融成一片"的理气观,批判了朱熹的以"理"为人性的本原,这是对朱熹人性论批判的开端;第二,颜元以"人欲合理"来驳斥朱熹"存天理,灭人欲"以及"变化气质"的要求,进而指出"气质之性"是人唯一的本性来批判朱熹的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又以恶由"习染引蔽"而产生来批判朱熹的"气质有恶",使"气"的人性本原得到了体现,并为修炼注重实行与践履的修心养性工夫提供了理论根据,是对朱熹人性论批判的焦点;第三,颜元以"习动"来批判朱熹的"主静"和"死读书",而主张人们成为既对自己又对天下有利的人,正是他对朱熹人性论批判的归宿。颜元对朱熹所作批判,把对人性论的着眼点从形而上的东西转移到了形而下的东西上来,具有鼓动人们在实际事情与行动之中以践履来求道并修养自己身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罗梦  李早  陈涵 《科技信息》2009,(8):117-117
尼克·卡罗威是菲茨杰拉德的成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在学界关于此书的批评中,汤姆,黛西,盖茨比的原型已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而对尼克的研究则大多停留在对其叙述视角的分析。本文试图以神话原型批评为理论基础,说明尼克这一人物的原型是“智叟”。  相似文献   

13.
范畴,是对事物、现象的本质联系的概括。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诸多范畴中,“风骨”具有它特殊的意义,它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极高的一个审美标准。尝试把“风”和“骨”分开来论述,试着考察“骨”这个范畴的历史流变:从先秦“骨”、“利而坚”的本义,到两汉时期相术中的“相骨”,再到魏晋时期人物品鉴术语之“骨”,最后到《文心雕龙·风骨》发展成为独立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常常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最常见的就是赞美与批评:通过对学生的赞美或批评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然而事实并非真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发现被我们经常批评的孩子还在犯着同样的错误,而被表扬者又得意忘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于是我们学会了谨慎的赞美与加倍严厉的批评,可是事情还是在这样的消极应对中变本加厉。  相似文献   

15.
扬名意识源于人类延续个体生命历程的愿望,是人类追求不朽的永恒梦想。其对现世功业的执著追求,实现不配人生的进取精神,深刻影响着古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司马迁在扬名意识下创作了《史记》,在为历史人物立传扬名的同时,也使自己留名青史,流芳百世了。  相似文献   

16.
王曾瑜先生判断历史人物失节的标准不当,错误地将朱熹、张孝祥、范成大等名士划入失节的范围。他把专制腐败政治作为导致古代士人失节的第一位因素和士人失节是正常状态、守节反而是非常状态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吴宓虽然在理论上对新文学运动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但在对一些优秀的白话文学作品进行评价时 ,却能够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 ,给以高度的评价 ,反映出一个真正的学者所应具备的治学态度和宽容的胸怀。而且 ,虽然文学见解不同 ,却没有妨碍他与一些新文学代表人物之间的友谊。在学风日益浮躁和以偏激为荣、以攻击他人作为获取名利手段的今天 ,重温这些历史也许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明代官方编撰颁布的《五经四书大全》,确立了朱熹学说的权威。明人郝敬从经学的角度质疑朱熹,提出了对朱熹学说的四个"大惑",即《毛诗》改《古序》、说《易》主卜筮、《纲目》续《春秋》、《大学》传格致。这是心学之外批评朱熹学说的又一种声音,体现出明代学者为发扬经学而不断探索新的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来称誉朱熹。历代学人分别对其教育、伦理、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然而,朱熹自然哲学研究长期以来少有人涉及,即使在个别问题有所涉猎,系统研究尚为鲜见。本文简述了作者在这个领域近十年来研究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20.
把时事热点材料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突出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等能力的综合考查,是政治高考的一个重要特点。以一年的时事为情景材料设计题目,在近几年的政治高考试卷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二为例,在总共17道政治试题中,几乎百分百的以一年来的时事为背景材料设计,尤其是主观性试题,无一不是迎着时政热点(重点1问题上,不仅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