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优化碱溶酸沉提取山黧豆蛋白的方法,得到山黧豆粗蛋白,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同时对山黧豆蛋白质进行了综合的营养价值评价。结果显示,山黧豆蛋白质的较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0℃,pH值10,提取时间1h,料液比1∶20g/mL。此条件下,山黧豆蛋白质的提取率最高,蛋白质质量分数高达26.1%。山黧豆蛋白的等电点为pH值5;山黧豆蛋白质中含有18种蛋白质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质量分数最高为17.4%,其次是天冬氨酸10.0%。其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为42%(>4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72.41%(>60%),即均大于FAO/WHO提出的参考蛋白量。山黧豆蛋白中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以及必需氨基酸比率,除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外,其他均高于WHO/FAO标准;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分别为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山黧豆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为1.16,根据蛋白质的评价标准:EAAI值大于0.9为优质蛋白源,说明山黧豆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  相似文献   

2.
用正交试验法L9(34)配制9种饲料,以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为评价指标,对白甲鱼幼鱼(3.32±0.47)g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总能、无机盐需要量及最适能量蛋白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营养素对幼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蛋白质、总能、脂肪、无机盐,白甲鱼最适生长所需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总能、无机盐含量分别为38.07%,4.98%,12.35kJ/g,3.5%,最适能量蛋白比(E/P)为32.44kJ/g,其中蛋白质为影响幼鱼生长和鱼体成分的主要因素(P<0.05).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国外对氨基酸代谢与动物健康及病态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一个健康动物的饲料中,糖、脂类、蛋白质三者之间显示出强烈的依赖关系,在这些相互关系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与否直接影响代谢系统的平衡,一个健康动物当饲料被消化后,总是使整个有机体代谢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中,因此代谢良好的组织蛋白中缺乏任何一种必需的氨基酸,就必然会导致整个有机体代谢紊乱。在许多情况下,动物的病态与氨基酸的存在显示直接关系,通过对各种病菌、癌细胞和宿主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以及对各个氨基酸的生理特性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发  相似文献   

4.
苜蓿叶蛋白的营养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和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苜蓿叶蛋白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对苜蓿叶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叶蛋白中粗蛋白为55.06%,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量的41%,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81,功能特性较好,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优质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5.
测定东洞庭湖区5种野生鱼类(草鱼、鲫鱼、鲤鱼、鲶鱼、黄颡鱼)的氨基酸营养成分,分析其氨基酸种类及比例,并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测定5种野生鱼类蛋白质含量均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理,是人类理想的优质蛋白源.  相似文献   

6.
鲫鱼营养研究进展及其配合饲料营养标准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综述了近年来鲫鱼营养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1)饲料中蛋白质及氨基酸、脂类、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C、胆碱等维生素和钙、磷、镁、碘等矿物元素的适宜含量(2)不同饲料蛋白源、脂肪源及磷源的消化吸收及糖耐量研究(3)鱼体必需氨基酸组成及其对氨基酸的行为反应(4)消化酶的研究.本文还初步拟订了鲫鱼的配合饲料营养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国际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对2种作物节木代料(棉杆粉和玉米秸秆粉)及CK(栎木屑)栽培香菇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作物节木代料香菇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指数(Nutritional index,NI)低于CK,但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BV)、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AA)等指标均高于CK,作物节木代料香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品质优于栎木屑代料香菇.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5种常用的对虾蛋白质源饲料和长毛对虾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测定对虾对这些饲料的消化率。结果表明:长毛对虾对大豆饼粉、花生饼粉、脱脂秘鲁鱼粉、秘鲁鱼粉和小杂鱼粉的消化率均达到82%以上。5种原料中多数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对虾肌肉中相应氨基酸的含量;但lys、Met、Arg、Ile、Leu 和His等6种必需氨基酸远不及虾体中的含量。以不同比例的秘鲁鱼粉、大豆饼粉、玉米粉和麦麸配制成 5种配合饲料,测定其营养成分以及长毛对虾摄食这 5种配合饲料后的生长率,结果表明:以秘鲁鱼粉为主要蛋白源、蛋白质含量40~45%的饲料,可以较好地满足长毛对虾正常生长的需要,其生长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长(5.09±0.71)cm、体质量(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试验法,在水温(28.8±1.6)℃,pH 8.24条件下,开展了Zn2+、Cr6+、Cu2+、Hg2+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Zn2+对黑鲷幼鱼的24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11.53 mg/L、10.15 mg/L、6.56 mg/L、6.09 mg/L;Cr6+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31.48 mg/L、24.31 mg/L、23.01 mg/L、23.01 mg/L;Cu2+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2.75 mg/L、1.55 mg/L、1.30 mg/L、1.06 mg/L;Hg2+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0.098 8 mg/L、0.098 1 mg/L、0.089 2 mg/L,0.0742 mg/L。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毒性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g2+、Cu2+、Zn2+、Cr6+。最后还就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致毒特征、对黑鲷幼鱼早期发育的影响,以及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毒性评价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实验研究了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早期幼鱼对饲料中不同可消化糖源的利用,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的增重率及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饲料鱼的特定增长率(SGR)显著(p0.05)低于其他各组;各组蛋白质保留率(PPV)和蛋白质利用效率(PER)无显著差异;对于喂食4种可消化糖的饲料鱼,其全鱼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对于喂食麦芽糖的饲料组鱼,其全鱼脂肪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于喂食4种可消化糖的饲料鱼,其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液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浓度显著受饲料中不同糖源的影响;各试验组鱼肠道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3种有机磷农药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体长(5.09±0.71)cm、体重(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8.8±1.6)℃条件下,开展了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唑磷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黑鲷幼鱼均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3种农药对黑鲷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三唑磷、辛硫磷和乙酰甲胺磷,其中乙酰甲胺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11mg/L,21.83mg/L,17.30mg/L,14.07mg/L;辛硫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0mg/L,0.49mg/L,0.34mg/L,0.30mg/L;三唑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68mg/L,0.060mg/L,0.054mg/L,0.051mg/L。最后,还就黑鲷幼鱼对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唑磷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药物间的致毒效果及其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青葙种子蛋白质氨基酸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葙种子的蛋白质与氨基酸进行了研究,测得其粗蛋白的含量为20.8%,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营养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根据模式蛋白质,应用模糊识别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对青葙种子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概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对虾幼体的蛋白质营养需要,不同蛋白源的营养价值,添加氨基酸的利用;必需脂肪酸营养需要,对磷脂、固醇的需要;对维生素的需求和亲虾卵巢发育期对必需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的营养需要的研究结果,以及对虾幼体的消化酶和消化,益生素对幼体的营养效果和功效的研究.并对比了对虾幼体和幼虾对一些营养素的利用和代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彩色马铃薯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以7个品种/品系的彩色马铃薯及2个普通品种马铃薯为材料,应用凯氏定氮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并使用模糊识别法、氨基酸比值系数(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营养指数(NI)评价它们的蛋白质营养.结果表明:7个品种/品系的彩色马铃薯的蛋白质营养差异较大,干粉蛋白质含量范围为6.68%~12.96%,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比例为28.71%~39.96%;部分彩色马铃薯蛋白质营养较一些普通马铃薯高,其中永康紫洋芋和375-19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明显优于其他彩色马铃薯,是值得培育的品种/品系.实验提示彩色马铃薯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也为彩色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及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制适宜大鳞鲃生长的最佳配合饲料,本试验对大鳞鲃幼鱼的蛋白质需求量进行了研究.试验分为6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0.59%(P1)、35.34%(P2)、40.45%(P3)、45.90%(P4)、50.02%(P5)和54.19%(P6)的等脂等能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养殖70 d后采样,结果显示,当饲料中蛋白水平从30.59%到45.9%逐渐增多时,鱼体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SGR)显著升高(P0.05),饵料系数(FCR)明显降低;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继续增加时,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饲料系数却显著升高(P0.05).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0.02%和54.19%时,鱼体脏体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从30.59%到54.19%逐渐升高时,鱼体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粗脂肪含量则反之,而当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为40.45%(P3)时,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最低,且与高蛋白质组(50.02%和54.19%)差异显著.此外,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自变量,分别以增重率和饵料系数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可得,大鳞鲃幼鱼增重率最大时对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为43.88%,而大鳞鲃幼鱼饵料系数最小时对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为43.81%.综上,大鳞鲃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在43.88%左右.  相似文献   

16.
苜蓿叶蛋白的分离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讨论了用苜蓿叶子作材料分离叶蛋白浓缩物(LeafProteinConcertrates)的方法,并研究了这种蛋白浓缩物中蛋白质、脂类及几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分析了蛋白组分及其相对含量,从而确定叶蛋白浓缩物用于食品和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绿豆种子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8个绿豆品种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 ,结果表明 ,绿豆种子蛋白质以球蛋白为主 ,占 4种蛋白质总量的 60 %以上 ,其次是清蛋白 ,占 2 5%左右 ,这两种蛋白质是绿豆种子的主要贮藏蛋白质部分 ;谷蛋白占 1 0 %左右 ,醇溶谷蛋白在 4种蛋白质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只是微量水平 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 ,总蛋白、球蛋白氨基酸组成相似 ,富含赖氨酸 ,缺乏含硫氨基酸 ;清蛋白氨基酸组成基本平衡 ,含硫氨基酸丰富 ,谷蛋白和醇溶蛋白中赖氨酸含量很低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生境、不同食物源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以下简称“青蟹”)的螯足肌肉营养品质的差异,本研究通过采集5种不同生境青蟹(生态青蟹、藤壶青蟹、天然青蟹、混饵养殖青蟹和单饵养殖青蟹),取其螯足肌肉组织测定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并通过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含量的比值(F)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青蟹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天然青蟹和混饵养殖青蟹;藤壶青蟹的含水率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5种青蟹的粗脂肪和总灰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生态青蟹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最高,藤壶青蟹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藤壶青蟹的EAAI (112.48)和F (2.36)最高,生态青蟹的EAAI (95.35)和F (1.95)分别与天然青蟹的EAAI (96.15)和F (1.90)基本一致;单饵养殖青蟹的EAAI (72.00)和F (1.53)均最低。生态青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其二十二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显著高于天然青蟹,且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天然青蟹、混饵养殖青蟹和单饵养殖青蟹。从蛋白质、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来看,生态青蟹的含量最高;从EAAI和F来看,藤壶青蟹的评价最高,说明2种红树林生态修复产出的青蟹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9.
几种氨基酸对加州鲈幼鱼趋向行为影响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二道生理记录仪(LMS-2B)和机械电换能器(mechanic-electricitytransducer)记录加州鲈Micropterussalmonoids幼鱼对食物球咬食次数的方法,研究探讨9种氨基酸对加州鲈幼鱼趋向行为(taxis)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L-蛋氨酸(L-Met)、L-缬氨酸(L-Val)、DL-丙氨酸(DL-Ala)和甘氨酸(Glycine)对加州鲈幼鱼的诱引作用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本实验为在配制加州鲈幼鱼饲料中添加氨基酸作为诱食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几种氨基酸对加州鲈幼鱼趋向行为影响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二道生理记录仪(LMS-2B)和机械电换能器(mechanic-electricity transducer)记录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noids)幼鱼对食物球咬食次数的方法,研究探讨9种氨基酸对加州鲈幼鱼趋向行为(taxis)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L-蛋氨酸(L-Met)、L-缬氨酸(L-Val)、DL-丙氨酸(DL-Ala)和甘氨酸(Glycine)对加州鲈幼鱼的诱引作用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本实验为在配制加州鲈幼鱼饲料中添加氨基酸作为诱食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