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兰性德是清季杰出的满族词人,其创作在词史上成就卓著,地位显重。他出身华贵,少年得志,但他的词作却充满了感伤凄婉的情调。本文试从其爱情、家世、境遇、社会诸方面探讨其凄婉词风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纳兰性德是清季杰出的满族词人,其创作在词史上成就卓著地位显重。地出身华贵,少年得志,但他的词作却充满了感伤凄婉的情调。本文试从爱情、家世、境遇、社会诸方面探讨基凄婉词风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东山词》中具有浓郁的感伤审美特征,感伤的内涵有对历史的追问与对生命的追问,对历史的感伤体现在咏史怀古词中,是词人对现实失望与政治理想失落的产物;对生命的感伤是词人的生活伤心史的写照。贺铸感伤心态形成的原因除了官场的不得志外,还与词人的任侠却多情的特殊个性气质有关。  相似文献   

4.
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作家闻一多向来被认为是具有阳刚气质的诗人,但是其充满强烈爱国热情的作品中却充满了感伤气质;唯美的徐志摩的爱情作品,更是流溢着遮挡不住的感伤气质。时代因素和个人遭际是这种气质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的词风格独特,艺术特色鲜明。在意境上,抒情造境,将情感融于物境,移情于物,化抽象为形象,新奇而巧妙;将情感融于心境,把情感的表达融入自我形象的塑造,在语言上,李清照善用叠词来增强词的深意表达和词的韵律美,创意出奇,韵格高妙;在审美上,李清照以清新明丽、婉曲幽深、俊逸豪迈的风格,展现了其词的情思浪漫与多维并美。其词不同的审美风格在其早、中、晚期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苏轼虽为豪放词代表,但他的婉约爱情词也有明显的独到之处。在他的作品中,可以体验出强烈的伉俪爱意、世间真情以及作者的身世感慨,曲尽人情之美,使爱情题材在词创作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升华。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和朱淑真是中国文学史两位著名的爱情诗人,他们的诗歌以抒发柔婉细腻的感情为主,选取了纤细、感伤的意象,共同体现了浓郁的词体的特点,分别揭橥了晚唐词从诗分化出来,南宋初诗词合流的文学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二李(李璟、李煜)一冯(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贵族词,虽然仍以男欢女爱、离愁别绪为主要描写对象,系花间词的余绪,但却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与成就.其一是继承与发展了以韦庄为代表的“花间别调“;其二为词人主体意识的介入,使词的感伤情调更为强烈;其三即“兴发寄譬“的类型特征与优雅清丽的艺术风貌.这些特点的存在,显示着南唐词于渐变中已向“士大夫词“的迈进.  相似文献   

9.
崔玲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10-112
花意象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百花或悲或喜,或怒放或泣咽,或含苞或凋零,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这与婉约词高度的暗示性、含蓄性相吻合;婉约词词境细腻、精致.花的细蕊、暗香、轻盈、娇嫩以及凋落时的忧伤,无疑使之成为婉约词人创造词境的绝好意象;纤巧柔美是造物主赋予花的美态,深深地迎合了婉约词人在意境创造上的需要;婉约词产生于花间樽下,以爱情为主要题材,而花正是暗示爱情的最佳物象;婉约词的抒情主人公大都是女性,以花暗喻美人,以花暗示女性的命运、情感、幽怨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在词坛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将词的爱情功能升华到爱国功能,致使很多评论者对稼轩百余首爱情词或置之不顾,或用雕凿附会的手法揣测其中的微言大义。其实;细品辛弃疾的爱情词,便可发现他的爱情理想与爱国抱负是相一致的;考察辛弃疾的爱情现实,存在与妻、与侍妾、与娼妓的三组爱情关系,其爱情理想与爱情现实之间存在着距离,从中可以找到从稼轩爱情词到爱国词的一条理解通道。  相似文献   

11.
袁克文最擅长的词牌为《浣溪沙》《蝶恋花》和《踏莎行》。这些作品声情谐美,七言感伤流便,四言雍容华贵,声音节奏与内容相得益彰,凸显了袁克文的风格。《洹上词》以北宋小令和晚唐诗为主要文学资源,以保守唯美的方式,沟通了古典传统与现代经验。  相似文献   

12.
姚玲 《凉山大学学报》2003,5(1):141-142
李煜和李易安,生活际遇相似,其后期的词有了更多的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艺术上的相似,则是不加雕琢的白描,直抒胸臆和鲜明的形势性。  相似文献   

13.
南宋"中兴"时期词人众多,词风异彩纷呈,其词中的登高题材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也较丰富,但总体而言,他们或抒写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幽愤,或感伤国事、针贬时弊、斥责奸邪,或吊古伤今,抒发政治抱负和感伤情怀,或抒发物是人非、命运难测的哀叹。  相似文献   

14.
试论纳兰边塞词的时代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兰性德在中国词史上是个特异的存在。他那与其出身、身份、教养等极不相称的词作风格,引起人们多方的分析与揣测。笔者试图以边塞词作为切入点,探求他这种不相称的由来和表现。纳兰边塞词这种抑郁感伤的情绪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清朝不同于唐王朝和宋王朝,社会上弥漫的晚明遗民情绪与满族旗人特有的感伤情绪相交织,在满汉思想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下,构成那个时代特有的悲情色调,体现于纳兰的词作中,形成挥之不去的凄迷与逃避的情调。  相似文献   

15.
试论纳兰边塞词的时代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兰性德在中国词史上是个特异的存在。他那与其出身、身份、教养等极不相称的词作风格,引起人们多方的分析与揣测。笔者试图以边塞词作为切入点,探求他这种不相称的由来和表现。纳兰边塞词这种抑郁感伤的情绪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清朝不同于唐王朝和宋王朝,社会上弥漫的晚明遗民情绪与满族旗人特有的感伤情绪相交织,在满汉思想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下,构成那个时代特有的悲情色调,体现于纳兰的词作中,形成挥之不去的凄迷与逃避的情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纳兰爱情词的分析 ,论述了纳兰爱情词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艺术特色以及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徐灿词是继易安词之后又一女性词的高峰,表现出异于以往女性词的某些特质。其词在主题内容上突破了以往女性词的闺门情思的局限,艺术风格上表现为"尽洗铅华"、"绝去纤佻之习"和词境深广、词意深隐等特征。这种词风的形成是由词人的词学观念、所处时代以及自身身世所决定的。其词风经历了一个转变的发展过程,且与时代大环境下文风的转变包括女性文风的转变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试论禅宗与山水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词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禅宗的启示与影响。因此,山水词中也蕴涵着一定的禅韵禅机,诸如水月之境、山林之音、山水悟道等。  相似文献   

19.
纳兰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形成这种感染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探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纳兰词凄婉意境的营造艺术。笔者认为纳兰词营造凄婉意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善写凄清迷离之境,词境意蕴隐曲;二是善用细节小景刻写优美意境和孤寂之情。这二个方面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构成了纳兰词的凄婉意境,增强了纳兰词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词实质上是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体,具有其独特的韵律美;词的艺术特质是词人创作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其性格、学问、襟怀和经历的一种综合反映;词境的创造,有赖于词各种艺术特质的表现,其中,“灵气”和“含蓄”之美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