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把主体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客体偶氮化合物,用溶胶-凝胶法制成溶胶,旋涂成膜,测量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厚度.用电晕极化的方法对薄膜进行极化,然后实时监测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厚度下薄膜的二次谐波产生(SHG)强度随时间退极化的特性.利用双指数函数拟合其驰豫曲线,结果表明,对于厚度相同的偶氮薄膜,随温度的升高其平均驰豫时间变短;而相同温度下不同厚度的薄膜,平均弛豫时间随厚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利用旋涂法制备了一种偶氮类化合物掺杂有机聚合物薄膜,并对其吸收谱、厚度、折射率、进行了测量,采用二次谐波产生的方法的方法对全光极化后薄膜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薄膜厚度和生色团含量的增加其二阶非线性增强.这与聚合物薄膜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分散红1有关.对极化饱和后的驰豫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厚度薄膜的驰豫速度不同.这是由于薄膜中偶氮分子含量越多,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强,导致驰豫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3.
把偶氮化合物对硝基双甲胺基偶氮苯作为客体掺杂到主体PMMA中利用旋涂法制备成薄膜,然后对薄膜进行电晕极化和全光极化,利用二次谐波产生法研究薄膜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电晕极化后在测量的10min内薄膜的二次谐波信号几乎没发生驰豫,但全光极化后的薄膜其二次谐波信号衰减近一半.这主要是由于电晕极化和全光极化的作用机制不同所导致.  相似文献   

4.
对键合偶氮染料的聚合素薄膜,进行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极化时间、温度及电场强度等因素对二次谐波的产生具有显著的影响。本实验中,极化时间以20-30min,极化温度在该聚合物的Tg附近,极化电压以5KV为宜。比较了聚合色素与染料-聚合物掺杂系统两种情况下,二次谐波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是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可见,聚合色素膜比掺杂系统更有希望成为实用化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5.
在离子液体中,用NBS(N-溴代丁二酰亚胺)作氧化剂,由不对称N,N’-氢化偶氮苯快速、有效地合成了一系列偶氮化合物。在常温下,用此方法就可快速(1~3 min)合成,且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对称性理论的基础上,导出了不同晶体的结构类型、不同的表面和界面、不同的磁化 强度M取向下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X^(2)的形式。通过输入和输出光极化强度的合适组合,不同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X^(2)可以通过表面SHG技术来测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均场近似下的横场伊辛模型理论,同时考虑了遂穿频率与温度的相互关系,重点研究了BaTiO3温度梯度铁电薄膜的极化偏移特性.研究表明:量子起伏效应对于温度梯度铁电薄膜的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在低温区量子起伏效应尤其显著;温度梯度的存在导致了薄膜内部的极化强度的梯度分布;对于下温度梯度铁电薄膜来说,当量子起伏效应达到足够强时,可以改变极化梯度和极化偏移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大孔树脂与饱和过二硫酸钾溶液, 在室温下进行离子交换得到聚合物支载过二硫酸盐氧化剂, 容量18m mo1/g该氧化剂热稳定性较好, 氧化性能温和, 能有效地将芳香伯胺氧化为偶氮化合物, 产率中等  相似文献   

9.
周期极化的LiNbO3中二次谐波的产生与偏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块LiNbO3晶体中,实现二次谐波的产生(SHG)及偏振控制.具体设计方法是,将一块z切的LiNbO3极化成周期不同的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产生二次谐波;在第二部分利用电光效应对二次谐波进行偏振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萘酚磺酸类偶氮化合物酸性橙7为原料,氯化亚砜为酰氯化试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催化剂,合成重要的染料中间体磺酰氯化合物.选择不同极性试剂作为酰氯化反应的溶剂,考查了不同溶剂对酰氯化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并探讨了DMF在反应体系中的作用以及酰氯化反应的机理;其中以苯、甲苯和氯化亚砜作溶剂,反应选择性好,收率均高于89%.此外,鉴于磺酰氯在质谱与核磁分析中的不稳定性,以稳定的磺酰胺分析代替直接的磺酰氯分析,间接地证明了磺酰氯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报导了一种含丙烯酰基团的功能化环氧聚合物,对其极化交联后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其二次谐波产生(SHG)的过程是纯粹的,没有荧光上转换的参与,SHG谱线呈高斯分布。极化热交联后E44-PNB-A的SHG稳定性较高,经160d后还维持在其初值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子关联效应和相对论效应的Hartree-Fock(HFR)自洽场方法(SCF),计算了Kr原子在基态4p6和激发态1s-15s,2s-15s,2p-15s,3s-15s,3p-15s,3d-15s,4s-15s,4p-15s情况下的各壳层电子的轨道半径、有效量子数、束缚能及径向波函数,系统地研究了内壳层电子激发导致的电子波函数的弛豫现象。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电子轨道,越是内壳层电子激发,驰豫效应的影响越明显;对于同一激发态,驰豫效应对较外壳层电子的影响要大于对较内壳层电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解非线性方程组的牛顿-SOR迭代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求出了理论上的最佳松弛因子,并给出了一个近似寻求最佳松弛因子的方法。数值例子结果表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递归预测误差原理,研究了用来估计谐波中基波频率和增强谐波的方法,并由此设计了一种具有任意的窄带性能和预期形状的均匀切口的自适应谐波增强或陷波滤波器.由于算法非线性部分只涉及基波频率一个参数,使算法很易用于具有高次谐波的过程.而且由于利用了可变极点半径和忘却因子(for-gettingfactor)因而算法对谐波频率的敏感性强,收敛速度快,并能跟踪频率时变的信号.  相似文献   

17.
研究去应力退火温度、热强压及喷丸处理对黄铜(H68)和锡磷青铜(QSn615-0.1)片材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较高应力松弛稳定性的最佳去应力退火温度:H68为250℃、1h;QSn6.5-0.1为220℃,1h。铜合金应力松弛动力学曲线可用σ~*=[K'ln(t+a_0)+C]~(-n)方程描述,它比Li方程更具代表性和适用性。两种铜合金经120℃、1h热强压处理后,材料内部组织和性能进一步均匀化,因而具有较好的应力松弛稳定性,此时,应力松弛曲线用对数方程:σ=alnt+b描述则更简单。喷丸处理亦能改善铜合金的应力松弛性能。  相似文献   

18.
推导出在三坐标测量机上用三点均布测量圆零件的圆心位置和半径时,谐波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岩石应力松弛试验及两类岩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岩石峰值载荷后的松弛试验发现具有两类岩爆 :一类是本源型岩爆 ;另一类是激励型岩爆 两类岩爆概念的提出 ,是对现有认识的发展 应力松弛行为与岩爆的强弱程度具有内在联系 ,可以引入松弛系数R来描述岩爆冲击倾向 ,当R >1时无冲击倾向 ;当 0 .75≤R≤ 1时 ,有轻微冲击倾向 ;当R <0 .75时 ,有严重冲击倾向 图 4,表 2 ,参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