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鲵又名“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级”。它属于由水生脊椎动物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的类群,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物种,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  相似文献   

2.
大鲵告急     
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当今世上最大的两栖动物,最长可达2米。今天,大鲵物种岌岌可危,1989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之一。在英国伦敦动物学会公布的全球最濒危两栖动物名单中,中国大鲵排在了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拍海龟     
“十一”长假,我同北京潜水人俱乐部的朋友一起“朝拜”了潜水人的“麦加”——马来西亚的诗巴丹岛。那是一个被银沙覆盖的小岛,除了几家潜水店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潜水爱好者外,几乎没有其他人来打搅这片净土。这也使得海龟(Greenturtle,Cheloniamydas)将此处作为自己的天堂,除了潜水时必定能见到它之外,晚上还能有机会“偷窥”到终生只有产卵才会上岸的海龟。上岛的当晚,吃罢晚餐,天渐渐黑了,我们提出想看看海龟上岸产卵这久负盛名的景象,潜导请示后,行动被批准。于是4个潜导带着分成两组的我们背向绕岛而行,我们被要求安静,未经允许不…  相似文献   

4.
大鲵生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大鲵 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Bla-nchard),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 Amphibia 有尾目 Vrodela 隐鳃鲵科 Cryptobranchidae。大鲵GIANT SALAMANDER 自中生代以来曾经繁盛一时,尔后,因自然条件变迁而逐渐走向没落和消亡。其最早的化石见于欧洲第三纪上渐新统和中新统地层。迄今,世界上仅存三种,除中国大鲵外,还有日本大鲵 Megalobatrachus japonicus(Temminck),俗称大山椒鱼和美国的隐鳃鲵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 Daudin.  相似文献   

5.
大鲵     
《知识就是力量》2009,(7):F0003-F0003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1.5米,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它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体表光滑,布满黏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相似文献   

6.
喜欢上潜水这项活动之后的每一个长假,我们就早早制定好潜水的计划,2005年的“十一”我们选择了号称“千岛之国”的马尔代夫,希望能在那里邂逅海洋中的巨人——鲾鲼。为了增加遇到鲾鲼的机会,我们这次安排了船宿,吃住潜水都在船上,能探访距离岸边更多更远的地方。鲾鲼属于鲼形目的鲾鲼科(拉丁名Mobulidae;英文俗名DevilRays-魔鬼鱼或MantaRay-毯子鱼)。马尔代夫海域常能看到的无刺鲾鲼是鲾鲼属中体形最大的,翼展可以到4~6米,它看起来像是一块菱形的毯子。著名的F117轰炸机就是仿造它的体型设计的。按照惯例,每天我们都会与导潜沟通潜点…  相似文献   

7.
“怎么这里的珊瑚都长成这样?”——到海边的一早,潜水装备还没有准备好,可对于刚刚学会潜水的我们来说,陆地上的等待太漫长了,先下水看看吧——浮潜虽不能管饱,但是能解馋。可眼前一块块“秃顶”似的珊瑚礁(图1)让我不禁有些懊恼:看来这里的珊瑚保护得不怎么样,看上去像病了一样,第一次潜水就让我就到了这么难看的地方。第一次船潜,短短的船程还不够我穿戴装备——怎么这么麻烦,比在游泳池练习的时候麻烦多了。想到水下的景色,我心头一阵悲凉:这到跟游泳池差不多,只是多了一条船和一些鱼。等我忙乱中下潜到大概14米的计划深度时,眼前是完全…  相似文献   

8.
没到诗巴丹时,就听说在诗巴丹潜水经常可以看到海狼,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大群“捕猎”的海狼,这就是潜水人俗称的——“海狼风暴”,据说那场面十分壮观,潜水者均为之震撼。几个去过诗巴丹的潜友都有印着海狼的T恤衫,海狼张着大嘴,露出成排的利齿,眼神酷似陆地动物“狼”发现猎物时的神态。而海狼风暴据说是诗巴丹潜水的一大精彩看点之一。“海狼”这个“二战”时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使多少盟军舰船葬身大西洋海底,如今提起它,总会使人回忆起“二战”中许多恐怖的战役。通常我们常说的海狼,是巴拉金梭鱼(Sphyraena barracuda)或黄尾金梭鱼(…  相似文献   

9.
潜入深蓝     
一说起潜水,我就充满了自豪,这倒不是因为我现在已拿到CMAS国际一星级潜水员证书,而是因为——我不会游泳,但会潜水,而且还敢于潜入深蓝色的海洋世界,去追逐那些美丽的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10.
李毓昌 《科学通报》1964,9(3):273-273
中国力学会于1963年10月21—26日在上海举行了我国第一次流体力学学术討論会。有59名正式代表和45名列席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議。大会听取了“水动力学”(方文均)、“高速空气动力学”(张涵信)和“多相渗流理論”(郭尙平等)三个专題报  相似文献   

11.
3.山榄科植物星萍果和蛋黄果 对于北方人,山榄科植物平时很难见到,这次去吴哥竟然见到三种。其中一种是人心果,因为是晚上19:30时在一家餐厅吃饭时见到的,没拍到照片。还未成熟悉的橄榄状的小果子的魅力倒是领教了。餐厅服务员给我摘了一只,顺着蒂儿冒出的“乳白胶”与木工用的乳胶相差无几,黏在手上好不容易才洗掉。另两种都拍到了照片。另两种分别为星萍果和蛋黄果。  相似文献   

12.
斯尔维娅连忙站了起来。 “这位是亚瑟。”亚当神父继续他的介绍,“由于某些原因,他还不是一名神职人员。但是我很放心地把教友们交给他,在我看来他足以胜任一名神父而有余。” 年轻人举手轻轻向斯尔维娅一礼说:“很高兴见到你。”  相似文献   

13.
人们往往认为,只有人类才有人性,然而,科学家对动物习性进行长期研究后发现,“人性”并不是人类的“专利”.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所有哺乳动物的大脑中都具有“道德细胞”.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生态学家马克·比科夫教授对各种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后发现,世界上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都具有先天性的公平感和同情心,对人或同类都怀有扶危济困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我是“知力”的忠实读者,我第一次与“知力”晤面是在一次偶然去邮电局报刊零售点时发现的,我一见到它就被它丰富的内容吸引了。现在算来已有两三年了,我与“知力”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特辑”最为我欣赏。其他内容也涉及面十分广泛,真令我既长知识又长见识。我祝愿“知力”办得更好,更丰富,为传播知识尽一份力。河南陈东东我是“知力”的一位读者,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订阅且期期保存完好。每当与一天的行政工作打完交道,手捧“知力”,畅游知识的海洋,其乐融融。如今,我的儿子也8岁了,“知力”又成了我启迪儿子智慧,解答他“十万个为…  相似文献   

15.
一词在各种文章中经常见到,在科技文章中也不例外。当同志们一见到,头脑中很快出现:是指示代词变来的中性第一格或第四格,中文可译成“这个”。这只是一个方面的用法和译法。此外,还可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可译成“这是”;“(这)正是“,“(这)就是”;有时甚至不译出来……  相似文献   

16.
苏良赫 《科学通报》1958,3(4):115-115
山西临县碱性岩体曾经王竹泉、那琳(瑞典人)、杨杰等人研究过。那琳认为这个岩体的形状是一个岩盘(岩盖),其他学者也都同意他的说法。作者于1956年曾到临县的大肚山——紫金山——教排山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由于以下事实对岩体为一岩盘之说发生怀疑。(1)在很多地方,如大肚山西坡、流水岔北沟中等地,都见到岩浆岩和围岩成高(?)  相似文献   

17.
建设u-Shanghai     
《世界科学》2005,(6):6-6
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不约而同地在2004年推出各自下一步国家信息化战略u—Japan和u—Korea——都将建设21世纪的“无所不在信息社会(Ubiquitous Information Society)”作为新的信息化战略目标。稍加研读目韩的新战略,就可以感到,这次战略调整不仅仅是“从e化到u化”的“名词创新”,让人震撼的是整个战略框架——无论是理念、目标还是路径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这次,在这里所推荐的,是一本颇为奇特的“科普”书。说它是科普书,可以有许多理由,例如,它是上海科技出版社的“看世界”科普丛书中的一本,在这本书里面,也讲了许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内容;说它奇特,则是到目前为止,这还是本推荐者所见到的唯一一本专门讲述“民间科学爱好者”题材的书。此书的副标题“江湖中的科学”,也明确地说明了此书的主题。一方面,由于此书在目前的唯一性;另一方面,由于此书讨论的内容对于相当多的“业余科学爱好者”(注意,在此书中,这个概念与“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有区别的)有着某种警示作用,并且在叙述中涉及到了科…  相似文献   

19.
赫尔曼·马克(Herman Mark)被全世界誉为“高分子化学之父”。为庆祝其九十寿辰,美国化学会在1985年春季年会期间为他举行了一次招待会和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体则是题为《今后十年的高分子科学——趋势,机遇和希望》的学术讨论会。会议执行主席奥图·沃格尔(Otto Vogel)教授把这次讨论会说成  相似文献   

20.
一般人在众人面前,有时会由于害羞而紧张、脸红,但随着交流的增加,这种情况会逐渐消失,并不影响学习、工作或生活。但有一类人却不是这样,他(她)对一般人所不感到恐怖的人或事,甚至环境,都觉得很恐怖,而千方百计回避,导致影响生活、学习或工作。这就成了一种病态,医学上叫做“恐怖性神经症’或“恐怖症”。有一位25岁的女青年诉说了她的苦衷:“10年前我读初中时,有位男同学和我较好,经常互相帮助。但有些同学便在背后议论他对我有‘意思’,自己一听就很气。此后,一见该男同学情绪就紧张,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