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新生环境适应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兴 《科技信息》2009,(30):I0171-I0172
环境适应问题是高职院校新生进入大学后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由于高职新生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其学习特点、需处理的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高职新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心理矛盾和冲突。文章论述了高职新生环境与角色的变化,分析了高职新生环境适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新生环境适应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从高中步入大学,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其学习特点、需处理的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大学新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面临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关系等四个方面,本文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出发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环境和自我,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阜阳师范学院8个新生班级进行朋辈心理互助实验干预后发现,朋辈心理互助对促进高校新生班级凝聚力和新生环境适应效果显著。实验班级在学习方法、人际关系、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适应性困扰减少;实验班班级气氛良性循环,更为真诚、尊重、接纳和了解;实验班新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有所提升,尤其是在人际、抑郁、焦虑和敌对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面临的适应问题与自我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扮演的角色,所处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等发生了诸多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心理、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不适。为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每个大学新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在这些方面进行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入学以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会发生巨大改变,在心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面临诸多问题。高校要构建有效的入学教育体系,创新入学教育模式,使大学新生迅速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帮助新生及时融入大学生活,为其顺利完成学业奠定基础,进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孟晔 《当代地方科技》2010,(13):147-148
大学新生面临着生活适应、人际关系、学习与自我意识等心理问题,对大学新生这个有很多相似的适应问题的团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认清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开放成熟稳健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大学新生心理的良性转变,使他们成为高智商、高情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7.
探析高职新生的心理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 《科技资讯》2006,(3):50-51
高职新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变化、人际关系改变及对就读高职院校的认识偏差,会产生诸多不适应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与发展。引起高职新生心理不适应的主要原因就是所处环境的改变和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偏差。高职教育工作者都应充分重视对高职新生的心理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大学新生在生活环境、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适应现象,指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新生转型期教育中的优势,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新生转型期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职新生往往因就业前景的迷茫,学习、人际、生活上的种种困惑,其心理问题也因此产生。班主任、教师应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心理认识,为学生成才创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0.
调研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对高校教师做好学生工作,引导新生顺利完成中学到大学阶段的过渡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章从新生对所在学校与专业的满意度,大学生活规划,大学生活适应难题,近期情绪状态,心理困扰应对方式,等几个问题展开调查,了解大一新生心理适应整体状况及存在问题。最终的结论是,新生存在良好适应潜质,但在处理人际关系,自主规划大学生活,对负性情绪的应对等方面需加强心理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新生入学在环境适应、学习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通常先关注并表达自身能够感受的需求,依次递进不断深化。基于此,新生入学教育与服务工作中,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充实并实际运行了数字迎新系统,实现了迎新工作的数字化,全面发放入学指南,实现了信息服务提示的集成化,印发《新生入学适应手册》,实现了心理辅导、学业指导、人文关怀的系统化、超前化,大大优化了教育内容,提升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娟 《科技信息》2009,(3):225-226,240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普测对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效预防因心理原因而引起的突发事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开展针对有效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3131名新生进行了人格健康问卷UPI的调查。经分析,有54.1%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自杀意念的学生93人。心理问题集中在强迫倾向、人际关系、情绪、神经衰弱等方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颇为严峻,为帮助新生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新生刚入校时 新生带着纯真和喜悦从初中进入职业高中,对新的生活充满着好奇和希望,同时也伴随着恐惧和焦虑。憧憬的是职高生活丰富多彩,专业定向;焦虑的是摆脱了沉重的考试包袱之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不知能否很好地把握。当他们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外部要求不一致时,就会带来心理困扰。有的学生认为家长  相似文献   

14.
当大批新生怀着兴奋的心情跨入高等学府时,一个新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冲突已经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据天津市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在被调查的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的学生存在焦虑、恐怖、神经性忧郁和情感危机等心理障碍.因此,大学新生的心理冲突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重视.大学生心理冲突在大一阶段表现较为突出.新生来自祖国五湖四海,初入大学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原有关系的打破,新关系的建立,必然有一个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若有些问题处理不当,或  相似文献   

15.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综合性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强迫因子在各类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和平均检出率上都高居第一,大学新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不同类别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专科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好,其次为本科生和成教生,国际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排在最后。综合性大学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要分层次分类别制定具体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3779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芳 《科技信息》2009,(7):211-212
为调查我院08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笔者运用SCL-90对3779名新生进行团体施测。测查结果表明,有14.65%的新生存在心理问题,比较常见的心理症状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化、偏执等方面,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新生。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伟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188-189
大学新生刚刚迈进大学会面临很多不适应的问题,作为新生辅导员,应当加强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学习教育,帮助新生顺利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过渡,为大学新生顺利、充实度过大学四年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衡阳师范学院2010级新生4447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中等程度心理困扰的检出率为6.23%,主要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不同性别、专业、学历层次的新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曹文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154-154,223
由于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等因素的变化,英语专业新生在入校以后,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成人正常水平,主要体现在情绪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这种特定的心理特点,导致新生在学习策略的选择上,呈现出盲目性、"恋旧性"和焦虑性等特点.笔者拟从英语专业新生的心理特点谈起,探讨与学习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社会环境、就业环境、学校环境和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韧性的因素,探索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的途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职业意识教育、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引入导师制、调动社会支持等途径,逐步培养护生的心理韧性。研究发现心理韧性作为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机制,受社会、学校、就业环境及人际关系等影响,其提升策略应注重发掘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性因素,减少危险性因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