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赵刚 《奇闻怪事》2006,(10):32-3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资源,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语文素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无形中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和个性,这显然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培养积极的情感,张扬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内容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要求教师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掌握英语知识并提高听、说、读、写等技能,提高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在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做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及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当前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学会自觉地观察,大胆地想象。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实践,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梁玉英 《科技信息》2011,(21):287-28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这一新的理念的确立,引导我们走出语文教学死啃课本的误区,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  相似文献   

8.
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性特点,该课程的教学拟设置8个方面的实践活动,以达到语文教学理论联系语文教学实际,培养学生从教语文的能力的目标。本课程设置这些实践环节的意义还在于,它们既是学科实践属性的体现,又是学生语文从教能力获得的有效途径,既是知识技能获得的过程体验,又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新课程几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仪是在课堂这个小舞台上、教材这个小世界中练成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留心处处皆语文”等,很好地诠释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语义,从生活中汲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生活有多宽,语文就l仃多广。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进而改变生活、创造生活。这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笔者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精心设计了一些具有创造性与探索性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契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应本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原则,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活、环境、时事,开展一些适宜的实践性探究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分别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一、“学生课外实验指导与开展”的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课改”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以及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这一要求给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探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合作探究法”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浅谈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桃 《科技信息》2010,(2):228-228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既有理解训练,又有表达训练。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分析式的阅读教学,侧重于理解训练,造成部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低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15.
张竹君 《科技信息》2010,(33):245-245
传统五年制语文轻“实践”,重“言说”,语文学习不应在课堂“言说”中实施,而应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进行,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联通生活与学习的枢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学生更是被长期束缚在“课堂+作业”的旧教学框架中,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因而学生表现出厌学的情绪。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必须致力于语文趣味教学研究。语文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趣味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本论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阐明了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总结了关于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的一些方法和策略。通过多种途径优化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闫先捧 《科技信息》2011,(29):I0327-I0327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应该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开发课外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课外综合性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但是,目前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即过分重视课外综合性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而忽视了对课内学习的探索与实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理念,叶圣陶先生也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可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下面我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兼备机械和控制技术两方面的知识,并能在学习和实践中将两者有意识的融合起来。计算机测控技术方面课程的教学对机械类学生的知识构成和未来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即要面对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又要使其能与传统学科有机结合,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针对具体的专业特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来加强教学效果,结合专业实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