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球团竖炉内最佳气流分布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导风墙-烘干床”式球团竖炉的高效化,讨论竖炉某个利用系数下的“最佳”气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满足焙烧温度、焙烧带内的氧浓度和焙烧带内气流分布均匀性的气流分布,即为“最佳”气流分布,它由充足的焙烧和冷却风量以及适宜的气流分流来确定。  相似文献   

2.
球团竖炉结构影响炉内气流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了球团竖炉冷态模型实验台,依据实验数据绘制流网图,通过流网图判断炉内气流运动,从而得到竖炉结构参数对气流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中,导风墙宽、焙烧带宽、冷却带宽、焙烧带高、均热带高和冷却带高等是影响气流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导风墙宽增大,或焙烧带宽减小,或火口中心线上料层增高,则上行冷却风趋势减小,下行焙烧风趋势增大,临界流入风量比k 减小;反之,上行冷却风趋势增大,下行焙烧风趋势减小,k 增大;此外,焙烧带宽是影响气流分布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此研究结果可指导竖炉的初始设计和生产参考,尤其供竖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球团竖炉内气流运动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根据相似原理建立"导风墙-烘干床"式球团竖炉冷态模型实验台,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流网图,从而判断竖炉内气流分布状况,得到竖炉操作参数对炉内气流运动的影响规律:竖炉结构参数一定,流入风量比k决定着气流分布:当流入风量比等于临界风量比时,焙烧风和冷却风分别全部流入焙烧带和导风墙内,此时,竖炉处于临界工况;由临界工况开始增加焙烧风或减小冷却风,则开始有焙烧风下行进入导风墙,且k愈大,下行的焙烧风量愈大;由临界工况开始减小焙烧风或增加冷却风,则开始有冷却风上行进入焙烧带,且k愈小,上行的冷却风量愈大;上行冷却风和下行焙烧风中只有一种情况发生或均不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当导风墙下口存在全部流化状态时,球团竖炉中的气流分布。介绍了实验研究方法;阐述了不同冷却风量和燃烧废气量及不同导风墙结构时的气流分布形态;提出了进入导风墙的风量具有极限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球团竖炉内气体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气固填料床动力学,建立了“导风墙-烘干床式”球团竖炉内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运用自编程序数值求解炉内速度场,研究炉内气体流动的基本规律,探讨竖炉操作参数对炉内气体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焙烧风和冷却风在进口处呈放射状,之后斜向上或斜向下分别流入焙烧-预热带和导风墙内;整个均热带内气流较为薄弱;炉内存在三种气流分流的可能,流入风量比是决定气流分流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流入风量比增加,焙烧风下行趋势增大,而冷却风上行趋势减小;临界流入风量比主要取决于结构参数和料层情况  相似文献   

6.
建立球团竖炉冷态实验模型,定量研究竖炉操作和结构参数对炉内气流流向和流量即气流分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操作参数中,焙烧风和冷却风的流量比即流入风量比是影响气流分流的主要因素,流入风量比增大,则冷却风上行趋势减小,焙烧风下行趋势增大,且在一定工况下,流入风量比与导风墙冷却风流量比、上行焙烧风流量比成线性关系;结构参数中,焙烧带宽度、导风墙宽度、预热焙烧带高度和均热带高度是影响气流分流的主要因素,焙烧带宽度增加,或导风墙宽度减小,或预热焙烧带高度减小,或均热带高度增加,则冷却风上行趋势增加,焙烧风下行趋势减小,临界流入风量比增加.  相似文献   

7.
球团坚炉中的热工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都是在炉料下降过程中进行的,炉料的运动状态直接影响到竖炉中的气流分布、温度场以及物理化学过程的进行。本文阐述了竖炉中球团矿下降的条件和力学分析,介绍了在实验室的竖炉模型中进行竖炉中炉料运动研究的结果;介绍了球团矿在焙烧过程中的收缩率的测定结果;阐述了球团竖炉中炉料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基于正交函数逼近变换的分布参数系统可控性与可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偏微分方程谱分解原理,采用正交函数逼近技术,给出了分布参数系统逼近可控性、可观性的定义,并研究线性分布参数系统逼近可控性与可观性的判定方法。还研究了两种典型分布参数系统在不同形式控制与观测情况下的逼近可控性与可观性判据。  相似文献   

9.
在文献[1]的启发下,本文提出灰色系统白化的概念,就此意义定义了灰色线性定常系统的“强可控性”和“弱可控性”,并加以讨论,给出检验判据.文中还初步讨论了相应的可观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1979年参加八平方米球团新型竖炉的研究工作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为改进我国竖炉球团的生产作出了一定成绩。 1979年进行了粘结剂对氧化球团质量影响的研究,通过实验研究肯定了膨润土作竖炉球团粘结剂的良好效果,同时对杭钢竖炉球团的冶金性能首次进行了系统测试,并提出杭钢竖炉球团的粒度应由14~25mm缩小至10~12mm的合理建议,被杭钢竖炉生产采纳,对发挥竖炉球团的冶炼效果起了积极作用。1981年8月又参加了冶金部组织的杭钢竖炉调查,对竖炉内的气流运动和沿竖炉高度方向矿物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全面测定和分析,同时对杭钢竖炉球团配合高碱度烧结矿的冶炼效果和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进行了计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球团竖炉大型化和高效化的关键问题之一炉内适宜焙烧风量问题,即竖炉在某个产量下所需的焙烧风量.结合气固传热方程和热平衡方程,求得了竖炉在某个产量下所需的焙烧风量,并运用填料床阻力特性规律研究了如何能够将充足的焙烧风量鼓入球团料层这一问题.研究表明:当以磁铁矿为主要原料时,竖炉适宜的气固水当量比为0.71~0.72,当考虑焙烧风分布均匀性时,适宜的气固水当量比为0.75~0.80;扩大喷火口、优化燃烧室结构、侧引风重力除尘和改进传统的调节方式是保证炉内适宜气固水当量比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以济钢球团竖炉为背景,将气固填料床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系统研究了炉内粉矿的成因、危害及控制手段·结果表明:竖炉粉矿量为干球与成品球团流量之差,其三种表现形式为爆裂粉矿、落下粉矿及碰撞粉矿,沉积粉矿循环造成炉内部分粉矿难以排除炉外;从干燥带到均热带,粉矿生成速率逐渐减小,粉矿生成总量逐渐增加,但在导风墙下沿处,由于沉积粉矿循环造成此处的粉矿总量骤然下降;炉内粉矿增加,降低了竖炉利用系数,增加了球团工序能耗;控制炉内粉矿的有效措施是实施炉内除尘,即将含尘气体从导风墙下沿引出,经过重力除尘后返回炉内以强化生球干燥·  相似文献   

13.
球团竖炉结构参数影响炉内气体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气固填料床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球团竖炉料层内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确立了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运用手编程模拟研究炉内气体流动的基本规律,进而探讨竖炉结构参数对炉内气体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中,导风墙宽度、焙烧带宽度以及预热焙烧带高度是影响炉内气体流动的主要因素.导风墙宽度和预热焙烧带高度的增加,以及焙烧带宽度的减小会导致冷却风上行趋势减小,焙烧风下行趋势增大.同时,导风墙宽度、预热焙烧带高度以及焙烧带宽度的改变也会导致竖炉内焙烧风与冷却风之比发生改变,即流入风量比发生改变,而流入风量比是决定炉内气体流动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GMT)制备新工艺特点,提出了稀相喷动流化床的操作方式。测量了床内颗粒速度分布,考察了操作条件、体系结构等因素对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相喷流床中环隙区颗粒的下降速度比传统喷动床高出一个数量级;床内颗粒的喷动和输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喷动气,亦受到流化气、导向管、喷嘴内径的影响。另外对中试装置内物料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为工艺的开发、设计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空气/水为物系,研究了规整装填滴流床内的液体流率分布、压降、持液量和返混,实验结果表明,规整装填比散装颗粒床层的流体分布性能明显改善,持液量基本不变,说明规整装填形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返混程度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