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熔体静电纺丝制备聚乳酸(PLA)超细纤维,并添加蔗糖脂肪酸酯(SE)细化电纺纤维减少降解率。对纤维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吸油倍率和油水选择性等表征测试,结果表明,PLA/SE纤维平均直径最细达到173μm,对水接触角在135°~140°;纯PLA纤维对机油、原油、柴油、花生油的吸附倍率分别为99、72、56和66g/g,而PLA/SE纤维对这些油品的吸油倍率分别为129、98、63和87g/g,明显高于纯PLA纤维;PLA/SE纤维的油水吸附选择性高达1000倍,同时具有良好的浮力和一定的可重复使用性;另外,温度对纤维的吸油倍率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蒲绒纤维的吸油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蒲绒纤维作为吸油材料吸附机油和植物油.结果表明:由蒲绒纤维制得的吸油材料吸油效果良好,1g纤维分别能吸收24.7g纯机油和27.8g纯植物油;在油:纯净水混比1:4条件下,1g纤维分别能吸收17~22g机油和18~24g植物油.香蒲绒纤维经2.5kPa压强机械挤压重复5次,1g蒲绒纤维分别吸收11g机油和9g植物油.蒲绒纤维独特的结构和表面蜡质是决定其吸油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吸油材料的发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着重叙述了吸油材料的发展历史,种类,吸油机理,性能指标及应用领域等,并对吸油材料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制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制备不同纺丝温度条件的聚丙烯纤维。获得纤维的平均直径为810 nm,单个喷头产量达13 g/h;电纺纤维接触角分布在140°~150°,对比数据发现接触角与纤维直径无明显关系;聚丙烯纤维棉相对机油的最大初始吸油率、吸油倍率和保油率分别为235、158和62 g/g。初步探究吸油机理表明,吸油倍率随纤维直径的减小、孔隙率的增加、油品黏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纤维样本重复吸/放油7次后,其吸油倍率为原来的59%~78%。  相似文献   

5.
以精梳落棉纤维为吸油主体,三维卷曲涤纶为骨架构造,ES纤维作为黏结成分,分别通过梳理成网和气流成网方式制备不同结构的纤维网,并进行热风黏合加固,表面喷洒硅油,制备精梳落棉非织造吸油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索原料混比、硅油用量对吸油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成网方式和纤维配比对材料吸油性能有显著影响,在气流成网方式下,当棉/涤纶混比为80/20、ES纤维含量为10%、硅油含量为15%时,材料的吸油倍率、保油率和吸水率达到最优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对氧化锌颗粒表面进行处理,得到改性氧化锌颗粒,将改性氧化锌颗粒涂覆在聚氨酯泡沫表面,制备得到泡沫吸油材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泡沫吸油材料的表面进行表征,利用接触角测试仪(CA)对其表面性能进行分析,并对其吸油性能和重复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泡沫的表面水接触角为153°,具有超疏水特性;(2)该泡沫可以吸收多种油,最高吸油倍率为9.55g/g,吸水倍率为0.58g/g,重复利用率高.此种泡沫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吸油材料.  相似文献   

7.
海绵取心工具(取心衬筒)中一种关键材料是高吸油海绵,为了满足钻井取心的使用需求,需要制备大尺寸、超疏水的吸油海绵。利用多巴胺(DA)氧化自聚(以NaIO4为氧化剂)以及聚多巴胺(PDA)与疏水剂(十八胺,ODA)的反应,采用一步和两步浸涂法对小尺寸(30 mm×30 mm×10 mm)和大尺寸(910 mm×400 mm×10 mm)商用三聚氰胺海绵进行疏水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改性海绵的表面形貌,并测定其水接触角和吸油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海绵表面形成了PDA粒子,两步法所得改性海绵的表面粒子细密、均匀;增大DA的质量浓度和提高氧化剂含量,海绵表面PDA粒子增多。确定了海绵改性的最优条件:DA质量浓度为4~6 mg/mL,DA与NaIO4的质量比为1∶1,海绵在ODA溶液中的浸泡时间为2~4 h。在小尺寸样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大尺寸海绵在DA溶液中浸泡1 min,在空气中放置2 h,然后与ODA溶液反应4 h进行改性,所得大尺寸改性海绵的表面水接触角为152.6°,10 s时吸油量达90 g/g,并且多次吸油、析油后仍保持较...  相似文献   

8.
以聚丙烯纤维为增强相,与SiO_2进行复合,经疏水改性与超临界CO_2干燥制备超疏水聚丙烯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采用N_2吸附-脱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定仪对疏水性聚丙烯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样品比表面积为800~950 m~2/g,平均孔径为8~13 nm,属于介孔材料。水接触角随改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能达到超疏水水平。对各类油吸附倍率最高可达7.54倍,且具有一定的循环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快速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吸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高碳脂肪醇酯共聚树脂,树脂收率可达95%,并对其吸油性能进行了研究,平均吸油倍数对甲苯为20倍,最快饱和吸油时间为105a。此外还研究了单体种类与比例,交联剂种类及用量、等对高吸油树脂吸油倍数与饱和吸油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三叶形截面碳化硅纤维介电性能与吸波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三叶形截面SiC纤维的介电常数,吸波性能与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三叶形碳化硅纤维的ε′,μ′,μ″值与圆形截面碳化硅纤维的基本相当,但ε″值却明显增大,约为圆形碳化硅纤维的30-60倍。三叶形碳化硅纤维为非磁性损耗材料,在不同烧成温度下,ε′,ε″和tanδ都随频率增大而减小,当烧成温度为1100摄氏度时,ε′和ε″随频率升高而降低的速度最为明显,其介电损耗角正切tanδ的值为最大,为1.73-1.93,纤维具备这样的频响特性,能较好地解决非磁性吸收剂吸波频带窄的缺点,在8-18GHz范围内三叶形碳化硅纤维表现出良好的吸波性能,在11.6-18.0GHz范围内,反射衰减小于-10dB,其中,13.9-18.0GHz范围内,反射衰减小于-15dB最大反射衰减约为-20dB,与相当当量直径的圆形纤维相比,三叶形碳化硅纤维的抗拉强度平均提高约30%。  相似文献   

11.
高温热处理对木材强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热处理方式、热处理工艺参数及影响强度机制等方面综述高温热处理对木材力学强度的影响。综合认为,不同热处理方式对木材强度影响程度不同。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等部分木材强度逐渐下降;但当处理温度较低时,抗弯弹性模量和表面硬度有所增加,随温度升高,其强度值将下降。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木材半纤维素、木素和纤维素定性变化规律是相同的。热处理过程与木材初始状态(含水率和干燥方式),以及热处理参数(温度和时间)交互作用对木材强度影响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制革行业回收的植物鞣剂与一定量的甲醛在温度为45-60℃的范围内所形成的聚合物,经在120℃下烘制成多孔的金属离子吸附剂,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吸附过程符合弗里恩得里奇吸附等温式q=3.45C^0.2541。吸附饱和后,用浓度较高的盐酸或硫酸洗脱再生,吸附效果并无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从数字油田的组成和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出发,探讨了光纤传感器在油田勘探、开发、油藏监测、油气储运、管线监测等及其辅助设施中的应用优势,并讨论了光纤传感器在数字油田建设中的地位,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光纤传感器在油田的应用情况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汽蒸处理对木材横向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对针叶树材的杉木和马尾松木材,以及阔叶树材的假水青冈和香椿木材进行汽蒸处理。处理条件为:杉木和马尾松木材的汽蒸温度分别为90、100℃,假水青冈和香椿木材的汽蒸温度分别为70、90℃,处理时间分别为4 h和8 h,并对汽蒸处理前后木材的弦向和径向气体渗透性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汽蒸处理后木材的径向和弦向、心材和边材的渗透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汽蒸处理温度的提高木材气体渗透性有较大提高,汽蒸处理时间对不同木材渗透性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酸值麻疯树油中游离脂肪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作为目标反应,通过直接煅烧工业原料偏钛酸,制得高酯化活性的ST固体酸.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反应条件对其酯化活性的影响.ST固体酸制备过程中,煅烧温度是一个敏感的因素,而煅烧时间影响较小.最佳的制备条件为:500℃,2h.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醇酸摩尔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4%,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游离脂肪酸的转化率可达97%以上.FTIR研究、S质量分数测定表明:活性组分溶剂化流失、表面积炭为其失活的主要原因.再硫化或在氧气中煅烧是较为有效的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船应用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连远洋运输公司的72000 DWT双壳体原油船航行过程中,油舱货油自然冷却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非稳态导热集总参数法建立油船油舱保温数学模型,研制了油船货油保温计算软件.通过实船应用比较,软件计算的保温时间和实际的保温时间最大误差为13%.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基于结构性改变的光子晶体光纤光栅的热激法制备工艺,理论分析了此种工艺的成栅原理,采用热传导理论和有限元法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光子晶体光纤中的温度场分布,以及包层空气孔结构和激光参数对成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光子晶体光纤包层空气孔周期性塌缩可以形成光栅;采用两点热激法时,能够实现能量在光纤径向均匀分布,轴向近似于高斯分布;包层气孔结构加速了成栅过程,相同光斑尺寸下,光纤塌缩所需激光功率随气孔层数和气孔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最后,对包层空气孔结构为1层到7层的光子晶体光纤热激过程进行仿真,得到了空气填充率与所需激光功率的关系。此种光纤光栅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光栅热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不佳的问题,在光纤传感等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预压压力、含水率、压缩时间和压缩次数等对纤维板板坯的最大压缩密度及回弹后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预压次数可以有效地改善预压效果;最大压缩密度和板坯回弹后密度随压力的加大、含水率的提高、加压时间的延长、加压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压缩密度的影响因子主要为压力,其次为含水率、加压时间和压缩次数;回弹后密度的影响因子主要为压力,其次为加压时间和压缩次数,而含水率对板坯回弹密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光谱法研究合成纤维油剂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动态及静态离子交换法和硅胶柱色谱法,分离未知组成合成纤维油剂中的离子组分和非离子组分;利用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光谱法对所分离组分进行了结构鉴定,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定量分析,确定出该合成纤维油剂的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20.
亚麻籽胶为壁材制备沙棘油微胶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沙棘籽油为芯材、亚麻籽胶为壁材的微胶囊,并以微胶囊化效率和含油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雾化器转速24000r/min,进料速度为40.21mL/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沙棘籽油的微胶囊化效率为87.12%,含油率为45.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