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用特异性化学修饰和荧光光谱的方法分析川泽泻凝集素(APL)活性位点氨基酸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发现,色氨酸的化学修饰使活性降低80%,统计出每分子APL含有2个色氨酸残基,一个色氨酸位于凝集活性中心,另一个位于分子表面的疏水袋中,与凝集活性无关.精氨酸的化学修饰使活性降低50%,半胱氨酸的化学修饰使活性完全丧失.天冬氨酸、谷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等化学修饰后凝集活性无明显变化.表明色氨酸、精氨酸和半胱氨酸对凝集素的凝集活性中心的构成起重要作用,天冬氨酸、谷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位于凝集素的凝集活性中心附近,只是在维持凝集素分子的构象上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酶化学修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学修饰已成为改进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有效方法 ,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酶化学修饰的目的、意义、方法 ,以及修饰剂的选择、种类 ,评述了酶化学修饰领域的主要进展、研究概况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核粒子计数检测氨基葡萄糖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粒子计数检测器是基于水凝聚激光计数专利技术(WCPC),对低紫外吸收的化合物有较强的优势.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核粒子计数检测器(HPLC-NQAD)检测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方法.采用AsahipakNH2(250mm×4.6mm,5μm)色谱柱,V(乙腈)∶V(0.5%三乙胺水溶液)=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为10μL,10min内完成检测.在NQAD蒸发管温度55℃、气体压力200kPa条件下,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与N-乙酰-D-氨基葡萄糖之间的分离度2.32,前者的检出限为16ng,定量限为50ng,后者的检出限为8ng,定量限为24ng.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在10.03~2 005.20μg/mL范围内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为0.999 5,N-乙酰-D-氨基葡萄糖在10.18~2 036.80μg/mL范围内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为0.999 9.检测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3%和1.3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8%和101.02%.该方法用于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检测,可靠、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4.
菜青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必需基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菜青虫表皮分离纯化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获得电泳单一纯的酶制剂,通过化学修饰法研究该酶的活性必需基团.分别以碳化二亚胺(EDC)、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对-氯汞苯甲酸(pCMB)、二硫苏糖醇(DTT)、澳代乙酸(BrAc)和乙酰丙酮在特定条件下对该酶进行特异的化学修饰,结果表明酸性氨基酸的侧链羧基、半胱氨酸巯基、色氨酸的吲哚基、组氨酸的咪唑基、二硫键被修饰后,酶活性均显著下降,因此这些氨基酸残基是酶活性的必需基团,而精氨酸残基及赖氨酸ε-氨基被修饰后对酶活力没有影响,不是酶的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5.
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GleN)是一类广泛使用的保健品,对于人类软骨再生及关节炎的临床治疗都具有良好的疗效.为构建以代谢工程为基础的氨基葡萄糖生产菌株,采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将大肠杆菌BL21(DE3)中甘露糖-磷酸转移酶系统操纵子(manXYZ)和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转运和代谢特异性系统操纵子(nagBACD-nagE)进行双剔除.随后构建含新型氨基葡萄糖合成酶基因(glmS)的表达载体pETG,并将它转化该双操纵子剔除菌株.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菌株不能以GleN或GlcNAc作为碳源进行代谢生长.表达GlmS菌株的上清液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其酶活性达8.63 U/mg,表明该菌株已具备发酵生产GleN的初步特性.  相似文献   

6.
化学修饰电极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修饰电极(CMEs)是当前电化学、电分析化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本文评述了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状况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张继朋 《科技资讯》2009,(34):116-117
目的蛋白、多肽等药物分子免疫原性和毒副反应的存在及体内作用时间短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这可以通过化学修饰部分或全部加以克服。随着蛋白质构效关系的揭示,蛋白质的化学修饰的研究飞速发展。此文对蛋白质、多肽等药物分子化学修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8.
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起始原料,与对甲氧基苯甲醛反应得到氨基保护的中间体2-对甲氧苯亚甲基氨基-D-葡萄糖(1).用乙酸酐-吡啶乙酰化、盐酸-乙醚溶液脱去氨基保护基合成目标产物1,3,4,6-四-O-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3),三步总收率为46%.产物结构经IR、1 H NMR得以确证.在相同条件下,以铁氰化钾溶液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得1,3,4,6-四-O-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还原性比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甲壳素/壳聚糖的制备来源、分子结构、生物特性,研究其化学修饰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氨基葡萄糖是葡萄糖的一种天然衍生物,是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主要成分,可通过多种生理途径在细胞内合成.近年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可作为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在治疗多发性硬化(MS)及其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方面有一定的疗效.氨基葡萄糖可引起Th表型由Th1向Th2细胞转化,显著表现为TNF-α,IFN-γ,IL-17,IL-1分泌减少,IL-5和IL-10分泌增多.氨基葡萄糖通过不同给药方式,如口服、腹腔注射、静脉注射等对EAE都有一定治疗作用,具有低或无毒性、服用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化工过程开发概论》的要义 .《化工过程开发概论》一书介绍了新的化学品、化学新技术或化学新工艺从概念的形成、实验室研究成功直至实现工业生产的全部过程 ;论述了化工过程开发放大的科学方法 ,化工过程开发必须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  相似文献   

12.
13.
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罗璇  赵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0):1393-1397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化工行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污染高投入的行业,随时可能面临能源及原材料危机.随着循环经济的推广与实施,化工行业在循环经济之路上要摸索出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结合化工行业本身特点,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入手,以国内外推行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的先进工业企业为例,分析了企业层面和生态园区层面两个方面循环经济的着手点.最后,在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上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本文对化学教育学的研究范围,理论基础,与其他相关科学的关系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工控组态软件在化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态软件在工业中使用较多,尤其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通过研究,利用组态软件搭建控制、管理化工实训装置平台,开发化工实训仿真训练系统,可满足化工类教学、实训、实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历史观点讨论了化学命名法和化学符号的功能。化学命名法和化学符号皆为化学语言。始于十九世纪初的化学语言变化,反映了那个时期化学本身的变化。由于定量化学的发展,要求充分地描写化合物的组成。旧的符号仅是用作贴在瓶上的标签,新的与之不同,其唯一目的是对于某一给定化合物分子要强化表示化合比例而不拖泥带水。新的化学式应能方便地表示分析结果而又容易被记住。  相似文献   

17.
一种计算热化学平衡态的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计算热化学平衡态的新算法-元素势能法。这种方法采用最小Gibbs函数的概念,来计算处于平衡态时的物质组成、绝热火焰温度和产物的热物性,无须考虑各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类型和相应的平衡常数,对于复杂的燃烧系统,特别对于以碳氢燃料组成的燃烧系统,计算量将大大减少,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的结果十分吻合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加精确和高效。  相似文献   

18.
对苞叶大黄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95%乙醇对苞叶大黄根茎进行提取,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凝胶等综合层析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质谱、NMR、IR等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从苞叶大黄根茎中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torachrysone-8-O-β-...  相似文献   

19.
在已有的化学、化学史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分析指出,我国化学哲学研究中有关化学的定义等6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应当加强化学和科学的人文内容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山西省化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根据全省化工发展规划,预测了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