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洞幕府中汇聚了很多当时的诗坛健将,著名的宋诗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陈衍,便是其幕中之宾。陈衍与张之洞诗歌派别不同,论诗旨趣有别,虽不是张之洞赏音所在,但陈衍正是在张之洞幕中提高了自己的诗作、诗论水平,并提出了著名的"同光体"理论。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的意义是由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起点位置决定的,这就决定了后来的诗人和诗学者必然不同程度地经历“回到闻一多”的过程。从根本上说,闻一多这位辩证处理古今中外诗学关系的诗人本身也经历了一个“回到闻一多”的过程,这具体体现在他的诗歌转向方面。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之所以成为晚清时期重要人物,这与他具有儒者强烈的时代意识、勇于任事、关心国家命运的精神品格密切相关。这些精神品格使他:积极接受相关的西学,为儒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勇于任事,敢作敢为,所到之处皆努力开创新局面,以图解决社会问题,发展社会经济;主张坚决抵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民族利益。从而使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晚唐时期,出身于沙陀族的李克用凭借战功得以成为河东节度使.在其征战的过程中,河东幕府逐渐形成,并成为李克用的河东集团向外扩张的有力工具.河东幕府中的人员构成,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沙陀族中的同姓宗室;二是李克用收养的“义儿”;三是代北地区的“北边劲兵”.这些河东幕府的早期成员,后来成为推动后唐建立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现在的政治谣言借着网络快速扩散。网络政治谣言比起传统政治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控制也更为困难。网络政治谣言内容涉及面广,如政治内幕、政治腐败、重大突发性事件,等等。该文从社会政治环境和传播者个人心理两方面探究了网络政治谣言的产生原因及如何防范。  相似文献   

6.
从张之洞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办军政、兴实业的历程切入,分析了他的近代化教育实践,探讨了他的近代化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并对其"中体西用"思想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诗歌浓郁的色彩具有西方诗歌的风格 ,而其色彩的主体又具有民族性。闻一多的色彩观源于西方绘画 ,也源于中国的宫廷和民间色彩。诗人闻一多批判地吸收中西古今诗画观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画观 ,使其诗歌真正成为中西合璧的“宁馨儿”  相似文献   

8.
辩证色彩 ,是台湾诗人洛夫诗歌的一个显著特色。这主要体现为生与死、有与无的悖论统一 ;虚与实、动与静、俗与奇的对立相依。存在于洛夫诗中的辩证色彩 ,使洛夫诗歌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与张謇对中国早期现代企业所制定的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法,不乏相似之处,但受身份和个人经历的制约,却又存在差异,也必然导致管理的结果不同。无论是张之洞还是张謇,都成功地建立了近代工业体系,他们的管理思想与实践都促进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杜甫善于运用色彩这种绚丽的视觉语言,很注意色调的运用,他的诗本身就是五色缤纷的世界,用形象事物特有的光彩来描述人生旅途的见闻和感慨。在杜甫诗歌中,色彩又是意境创造的重要方式,也是理想人格的有效载体。杜诗色彩的运用极富特点,有着完整的、成熟的、自成体系的用色技巧。后代诗人在用色方面大多是继承了杜甫的手法,再没有人能在体系上全面超过他。这与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追求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李贺的诗歌常笼罩着一层奇绚的色彩,然透过诗歌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悲剧性的伤感.李贺生活的时代,无望的仕途以及多病的身体,是他诗歌悲伤色彩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吴旬初 《中国西部科技》2004,(20):127-128,95
李贺的诗歌常笼罩着一层奇绚的色彩,然透过诗歌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悲剧性的伤感.李贺生活的时代,无望的仕途以及多病的身体,是他诗歌悲伤色彩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李贺的诗歌常笼罩着一层奇绚的色彩,然透过诗歌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悲剧性的伤感。李贺生活的时代,无望的仕途以及多病的身体,是他诗歌悲伤色彩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刘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人,也是新余文化名人。他学问博洽,著述丰富,尤其在史学方面贡献突出。刘颁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很大,他一生写下大量诗歌和散文。刘颁的诗歌从题材上大致可分为六类:郊游诗;写景咏物诗;交游、赠送诗;酬唱诗;挽悼诗;咏史诗咏怀诗。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先后发生了中俄伊犁危机和中法战争,张之洞通过对该期间中外重大交涉事件的特别关注和实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外交策略理论和思想.其一是联日御俄,二是“守在四夷”,二者均属于“以小制大”型的以夷制夷.  相似文献   

16.
张希 《科技信息》2010,(22):I0045-I0045
高校作为新一代的社会公民和合格建设者的培养单位,肩负着重要责任。因此,将经典诵读作为切入点,利用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各种传统节日,举办诗词歌赋朗诵会等形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成为一项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任重道远,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学生实际的道路值得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田园山水诗同古典绘画艺术有着极其相似的美学特质。王维是唐代著名的画家和山水诗人,他的诗作呈现出“诗画合一”的审美特色。这种艺术成因主要来自诗人创作时将写作与绘画两种技法的融合,诗人将白描、瞬间画面捕捉、色彩烘托以及构图方法融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诗画合一”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督鄂十余年,不仅在湖北武汉建立起包括冶金、矿业、军工、纺织等行业门类较为齐全的近代工业体系,而且建构了近代工业教育体系.光绪二十四年(1898)张公亲自创办湖北工艺学堂,将农桑、丝绸织造教育纳入工艺学堂教育之中,由此揭开了近代纺织教育的历史新篇章.他在开创近代纺织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112年来武汉纺织教育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武汉纺织大学作为武汉纺织教育的惟一传承者,其教育史、校史应遵循唯物史观得出具有112年悠久办学历史的科学结论,她与华中农业大学同时开办,与武汉科技大学同根同源,是具有百年历史渊源的一所国立纺织大学.  相似文献   

19.
在"文革"地下诗歌的研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侧重于对地下诗歌精神向度的探讨,而忽视了地下诗歌自身的诗歌特质。地下诗人对于"诗歌"的定位和思考,展示了地下诗歌特有的诗歌质态,而且也灌注了地下诗人特有的生命体验。其中,"血诗"是对血腥的世界、血淋淋的世界的血意象的展示,是对权力暴行、迫害、杀戮等罪恶的全面揭露和展示;"野诗"凸显自我野性、原始力量,是对于生活、命运、世界的抗争和挑战;"无言之诗"是对诗歌自身、诗意、诗性力量的呼喊,是对人的赞美,由此绽放出来的是对生命的呼喊。由此,地下诗歌中对于"诗歌"本体的思考,为中国现代诗歌贡献出了特有的诗歌质态,开拓了现代诗歌演进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20.
综观中国古代诗歌题材的流变史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 ,随着疆域和外交范围的不断扩大 ,诗人的足迹和他们所描写的地域题材日益向四边延伸 ,而且由于每个时代的边疆局势不同而呈现出了不同的创作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自然环境艰苦 ,民族性格强毅 ,民俗独特而丰富 ,历代政治势力进退空间甚大 ,从而给诗人们的旅行和创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无限生机。特别是唐、元、明、清几朝 ,西部旅行诗歌创作颇为繁荣 ,而且从总体上讲 ,“西渐”趋向日益明显强化。这些旅行诗歌以表现西部民俗文化和山川形胜风光的为最多 ,而不论何种诗歌 ,民俗又是激发人们创作的重要酵素之一 ,民俗与旅行诗歌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仅就古代西部旅行诗歌特别是清代诗歌中的民俗因素作一述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