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和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教学原则的表述存在着零碎的、片面的、甚至相互包含,相互矛盾,不成系统的问题,语文教学原则的表述也存在如此问题。因此在分析和借鉴已有语文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相协调的教学原则;语文心力与语文智力协调发展的原则;情感体验与言语实践相协调的原则;对话主体间(教师、学生、文本)相协调的原则;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协调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观照下的差异教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差异教学从理念走进中小学数学课堂,并融入到数学学习之中,成为新数学课程标准观照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差异教学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倡导面向全体,而不是少数学生,真正回归“大众数学”的教育理念;适应学生不同需要,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基于数学课程弹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更加重视教学的有效性;追求一种整体协同、动态交互的教学任务观.  相似文献   

3.
徐云 《科技信息》2007,(36):287-28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实施,把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巩固新课标下不同层次入学新生的学习成果,如何更有效地应对新课标下不同层次学生对不同数学课程的学习要求,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和发展之平台,日趋成为众多高校数学教育者关心的话题。本文从高中课改新课标出发,针对目前高等院校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实施大学数学课程设计模块化及进一步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改革方案,对于牢固学生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应用、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数学教学原则研究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回顾与评介,对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原则的研究走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我国数学教学原则研究大体经历了移植引进、审视反思、体系开发与研究的多样化3个阶段,进入新世纪,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发,为数学教学原则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任务分析(略) 教学目标: 1.理解楞次定律的一般表述方式; 2.理解楞次定律在相对运动问题中的表述方式; 3.理解楞次定律与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一致性; 4.让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得出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因教学目的、内容、对象的不同,教学方法和过程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亦有所差别。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让学生熟悉主题、整体欣赏、作者介绍、分段欣赏等方式让学生对歌曲(乐曲)的具体内容有了一定的把握,教学就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国继 《甘肃科技》2008,24(8):173-175
文章就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目标、不同专业数学课程内容的筛选、课堂教学应体现的特色以及教学对象特点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瑞侠  朱文芝 《科技资讯》2010,(25):192-192
"议论文"教学亦称"讨论式"、"商议式"教学即教师指导学生商议讨论等多项交流活动,去深入理解教材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组织讨论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牵制全文的线索(;2)蕴涵丰富深刻的主题(;3)课文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种矛盾的交汇处;(4)容易引起不同意见的问题(;5)课文中的艺术手法。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完善,我认为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积极探讨,"讨论式"教学法将会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际中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从审美的角度解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几何审美化教学的概念以及实施几何审美化教学的三条原则:借助图形世界——感美,分析几何学的方法——立美,挖掘几何学的应用——创美.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论述了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和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的理论基础及特点,并就教学设计新理论所引发的教学改革设想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J M Claverie 《Nature》1990,345(6271):121-122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人文关怀,让教师掌握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使教学设计更加人性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地图为基础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统名GIS的发展拓宽了地理学的概念,并革新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学习和借鉴德国FH实践教学模式,在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和传统的项目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开放型项目教学模式。该模式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对学生应用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的全面培养。实践证明,该模式可以作为连接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桥梁,成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可视化计算机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讨论了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开发可视化教学系统的考虑,并给出一个软件系统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利用其C编译环境及事件驱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LabWindows/CVI的数字处理实验的辅助教学方法,并用实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冯济缨  刘斌 《贵州科学》2002,20(4):82-84
对美、日、德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的功能指令分类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特点,对功能指令的学习、掌握、使用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9.
Symbolic arithmetic knowledge without instru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lmore CK  McCarthy SE  Spelke ES 《Nature》2007,447(7144):589-591
Symbolic arithmetic is fundamental 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 but its acquisition by children typically requires years of effort, instruction and drill. When adults perform mental arithmetic, they activate nonsymbolic, approximate number representations, and their performance suffers if this nonsymbolic system is impaired. Nonsymbolic number representations also allow adults, children, and even infants to add or subtract pairs of dot arrays and to compare the resulting sum or difference to a third array, provided that only approximate accuracy is required. Here we report that young children, who have mastered verbal counting and are on the threshold of arithmetic instruction, can build on their nonsymbolic number system to perform symbolic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Children across a broad socio-economic spectrum solved symbolic problems involving approximate addition or subtraction of large numbers, both in a laboratory test and in a school setting. Aspects of symbolic arithmetic therefore lie within the reach of children who have learned no algorithms for manipulating numerical symbols. Our findings help to delimit the sources of children's difficulties learning symbolic arithmetic, and they suggest ways to enhance children's engagement with formal mathematics.  相似文献   

20.
就高师生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重要性,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育现代化课程的内容及高师生在教育实习中如何编制、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