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一提起鲁迅与胡适这类人的关系,除了说斗争之外,更无二话。其实,鲁迅与胡适的关系并不那样简单,单是五四时期鲁迅为胡适删诗一事,就足以说明实际情况的复杂了。一九二○年胡适出版了《尝试集》,在再版之前,他特意请了一些人为他删诗,鲁迅先生也为他删了一遍。当时,胡适尚置身于统一战线之中,他试图打开诗炉生新火,探索新涛创作的途径,是有其一定进步性的。也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鲁迅将胡适的新诗创作活动也纳入了文学革命的总范畴,因而予以支持。当然,不能因此说这期间鲁迅与胡适就没有矛盾和斗争了。比如,同年年  相似文献   

2.
作文章本无定法新老八股都不要如何写好科普文章?这是很难说清楚的问题。正如有人问鲁迅先生如何写文章一样,鲁迅先生说文无定法,所以没有这样的教科书。当然也有一些科普作家提倡科普文章的格式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而另有一些科普作家则认为按照固定格式写科普文章就会千佛一面,走向僵化。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3.
《藤野先生》写的是鲁迅先生青年时代在日本留学时的感受,把它与梁实秋先生青年时代在美国留学时的感受比较一下,是很有趣味也是很能引发出人的许多新的想法的。我们先看二人初到国外时的感受。《藤野先生》开首一句“东京也无非这样”,即道尽了鲁迅初到国外时的失望、孤独之情  相似文献   

4.
正"请你连续说十遍‘太阳’。""太阳,太阳,太阳……""再连续说十遍‘月亮’。""月亮,月亮,月亮……""再说十遍‘月亮’吧!""后羿射的是什么?""月亮。"这是我们乐此不疲的思维游戏,总是有些人在瞬间给出一个可笑的答案。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究竟谁"动"了我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1999,(7)
乍启典的名字在广大读者中知者不多,但在中国画界却是闻名遐迩。1989年11月,他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了个人萄展。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同志为开幕式剪彩,各界领导、名流与艺术爱好者都被他作品的独具匠心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盛况空前。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说:"在北京也只有极个别人能有这样高的艺术造诣。"著名西家郁风先生说:"乍先生的画一眼看得尽,越看越看不够。"著名画家崔子范先生则当场挥笔绘制巨幅画作相赠。以示祝贺。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先生说:"多年来在北京举办的个人画展中,能够达到这样成功的不多,就连极负盛名的画家也没有取得这样好的效果。乍先生的画,技法多变化,新老技法结合,融入素描、油画之长,引  相似文献   

6.
今日百草园     
说到绍兴,很多人会想起鲁迅先生。我们一家人来到绍兴旅游,第一站当然是被誉为"鲁迅童年乐园"的百草园。百草园在鲁迅故居后面,北临东咸欢河,东邻沈姓房屋,西接梁家后园,南宽北狭,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家的智、仁两大房共有的菜园,西边一半归智房,东边一半属仁房,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  相似文献   

7.
眼泪     
毛尖 《青年科学》2011,(2):55-55
这几天,因为上课的需要,重新温习了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这篇小说我看过不止三遍,自觉已经记得所有的细节。不过,每次重读,我都认真看完,一直到尾声;而且,有时候我觉得,我这样一遍遍地看《贵族之家》,就是为了最后这个尾声。  相似文献   

8.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有着这样一个规律:大凡划时代的文化巨人,必然既是旧时代文化的总结者,又是新时代文化的开创者。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继承和创新完善地结合起来,铸成时代的丰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文化巨人。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功绩和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雷雨》中的繁漪就是一个最复杂,最有"雷雨的性格"的悲剧性人物。她困守在无爱的婚姻牢笼中,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和价值,虽然努力抗争过,但在情人虚伪、苍白的爱情表白下不能自拔而最终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从个性解放与社会现实、情欲与个人以及个人在社会与情欲之间的尖锐冲突,探寻其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鲁迅先生所倡导的"直译"翻译观进行历史的、辨证的反思,认为在文化全球化即将到来的今天,鲁迅先生的"直译"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在中国,人们恨和尚、恨尼姑、恨回教徒,但就是不恨道士,懂得了道家,就懂得了中国的一半。如果鲁迅先生此言不差,那么中国几千年历史或者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人们总是拿儒、释的苦行去苛求他人,而用道家的自由来适应自己;或者总是“肉食者”用儒、释的苦行去规范下人,而以老、庄的逍遥来满足自己。道家的学说,在这个意义上说,是消极的;但就其本体固有的自由本质而言,它又是积极而且不可取代的。  相似文献   

12.
旋涡的友谊     
祥子   《少儿科技》2020,(5):21-21
在江面上,有一个旋涡。它一遍遍地招呼往来的船:"大家好,你们日夜奔波真辛苦,请来我这里休息一会儿吧!我最爱交朋友,最看重友谊,会热情地招待你们。大家快来吧!我等着你们光临!"虽然旋涡不停地这样说,但是没有一艘船理睬它。所有船不但远远避开它,而且看都不看它一眼。旋涡有点生气.  相似文献   

13.
名人与火     
鲁迅救火 1910年,鲁迅先生在绍兴中学堂(现在绍兴一中)执教.一次,校内厨房失火,不少人见状十分惊慌,不知所措.鲁迅闻讯后,立即拎了水桶,赶到火场,朝着师生大喊一声:"来,跟我上去!"边叫边爬上竹梯子,将水桶递给屋顶上的人灭火.学生们看到鲁迅沉着、冷静,在他的精神影响下,也都纷纷赶来救援,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自嘲》写于1932年,到今天可以说半个世纪了。对这首名作,到目前为止,对于“嘲谁?嘲什么?”这样的关键问题,还有不少争议。看来,现有的解释都还未必妥贴。周振甫先生正确地指摘了几种不同见解之后,认为“自嘲”这样的题目来自《文选》的“设论”。他写道:“设论,说明这位嘲自己的客人是作者假设的”,“实际上是自嘲自解”,“鲁迅的‘自嘲’也分自嘲自解两部分”,因此,“自嘲”就是“解嘲”。周先生总不会否认鲁迅的《答客诮》是“解嘲”,在《鲁迅诗歌注》中,周先生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所用的笔名多达一百四十余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少有的。对于“可以窥见他思想”的笔名,自先生逝世以来,多有学者予以研究。先生的好友杨霁云说:“豫才先生所取笔名,皆有深意。大概他早年的笔名,含希望、鼓励、奋飞等意义。”还有人说,他的笔名“是一个战士的荣衔,是中国救亡群众的路碑。”鲁迅先生的笔名的确“皆有深意”。其中有一部分包含有鲁迅先生对人才的探求、爱护和培养之意。如:树人、自树、索子、索士、树、周树、孺牛、周玉材、晓角等。“树人”、“自树”、“树”、“周树”等笔名取义于“百年之计,莫如树人”。鲁迅一生就致力于树人的伟大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  相似文献   

16.
每年秋风劲吹之时,正是蟹市红火、人们争食蟹的时节。古人曾这样赞美:天下金秋美味,当推“黄伯”为首。这“黄伯”二字就是指“蟹”!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第一个敢吃蟹的人,当是英雄。那么,第一人是谁呢?  相似文献   

17.
正小白兔画了一峰骆驼,把画拿去让马先生看,请马先生提提意见。马先生端详着画,然后说:"我认为你应该把骆驼背上那两个‘大肉瘤’擦掉,这样骆驼会显得更健美。"小白兔修改后,又带着画去请教猪大哥。"画中这峰骆驼的脖子太长了。"猪大哥扶了扶眼镜,认真地说,"如果你把骆驼的脖子画得短一些,这画肯定更好看。"小白兔修改后,又把画拿给乌龟妹妹看。乌龟妹妹一会儿头偏左,一会儿头偏右,看了很久,才小声说:"我认为画中骆驼的腿太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不是画家但很喜欢绘画,他更多是借助于色彩性与线条性很强的文字来构图。对于鲁迅文字构图的画面感以及与绘画艺术的相通之处,研究者大多从中国绘画的技艺角度去研究,很少联系北欧的绘画风格,从灵魂和精神的层面上对鲁迅的构图进行研究。在此,本文尝试从鲁迅先生的文字构图中寻找"蒙克的色彩"与"梵高的线条",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他们精神特质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9.
发现严重疾病不但让人震惊还会带来经济问题先生——我饶有兴趣的阅读了你的新闻故事《聚光灯下大脑扫描的伦理问题》(2005年《自然》第433期,第185页)。作为一名有几分书呆子气的神经科学家,我一直想看一下自己大脑的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果。因此,当这样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一把抓住,顺便也帮助测试一下我校新到的一套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后来我才发现,我本该更仔细地考虑一下参与这样一次志愿行动可能带来的后果。扫描结果出来以后,设备管理员通知我说在扫描过程中发现了一点异常。我战战兢兢地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扫描结果,由于我以前教过神…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在他的《伪自由书》中曾经一针见血地说过:"《颂》诗早已拍马,《春秋》已经隐瞒。"他大概也怀疑中国的史书有不少失实的地方,连孔夫子写《春秋》都在隐瞒,何况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