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改革之前,中国国有经济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是按政治级别的高低在国有制受益集团内部正向配置的,形成为等级制产权结构。其中,主管官员拥有较大产权,国有企业经理次之,职工获得的产权较小。改革之后,企业经理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有所增大,但等级制产权结构依然存在。等级制产权制度具有维持国有制受益集团稳定的内在机制,这是国有企业能坚持渐进变革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产权改革,其实质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重新安排,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孟梅  张云慧 《科技信息》2008,(4):194-194
企业所有权即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配置是公司治理的关键,然而在公司制企业中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不匹配的现象已十分普遍。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匹配是效率最大化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契约的不完备性,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不可能完全匹配,只能是最大限度的匹配。  相似文献   

4.
裴波  张杰 《科技信息》2007,(29):39-40
本文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入手,分析评述了当前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实践中的几种流行观念,指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真正的企业在改革中建立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当是在明晰的产权边界的基础上由所有者选择和监督代理人,同时使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应尽可能对应。文章最后根据分析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技术企业治理结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传统工商企业而言 ,现代高技术企业具有三个显著的产权特征。传统“股权至上”企业治理模式与高技术企业的产权特征形成尖锐矛盾 ,即物质资本投入者独享企业所有权显然违背了企业治理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 ,从而成为高技术企业经济效率提高的根本性障碍。高技术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势在必行 ,其基本方向应是根据人力资本在高技术企业中的相对地位和风险状况给予其所有者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具体方法和途径主要有 :股票赠予、设置企业创业股、授以股票期权以及实施职工持股计划。  相似文献   

6.
技术型人力资本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最稀缺、最难替代的生产要素之一,应该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根据技术型人力资本高增值性、高异质性、高专用性、高风险性的特征,设计出符合其分享剩余索取权的制度安排有技术入股制、贡献报酬制、股票期权制、有限合伙制和创业者股权制等。技术型人力资本可通过参与共同治理来有效实现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匹配。  相似文献   

7.
就收费公路民营化中的产权关系、所有权归属、产权转移等几个关键问题做了简要分析。指出任何组织都没有收费公路终极所有权,但有剩余分享权和控制权。  相似文献   

8.
企业治理结构是伴随产权结构中的所有权、经营权与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它是解决企业内部各种代理问题的和机制.它规定着企业内部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关系.特别是通过显性和隐性的合同对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进行分配。从而影响企业家和出资人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研究和关注的是公司治理结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类型).主要是想利用它的处理代理问题的机制。因为,一般股份制都存在着委托一代理关系,会因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效用函数不一致行以及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代理问题..因此对委托一代理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在国有森工资源型企业制度中也十分必要.并且又十分特殊。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问题,即通过引入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建立企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提出了通过对企业内部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分配,可以调动各利益方的工作积极性,在激励与约束的对称中有效实现企业内部权力的相互制衡。  相似文献   

10.
吸引优秀创业家的信息甄别契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风险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风险及其对风险投资机构的影响,以及不同能力的创业在融资过程中对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不同的要求与侧重.讨论了在风险投资中制定适当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分配契约束吸引优秀创业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最大化风险投资家的期望效用的角度出发,并考虑创业家的参与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建立了一个吸引优秀创业家的信息甄别模型.用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其保值增值,对于减少国资流失,增加国资收益,减轻财政压力,预防和惩治腐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国有资产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目前国有资产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困惑,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产权主体多元化和产权关系明晰化为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础和关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序幕已经拉开,但是在改革的进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有待我们思考和解决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进程,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缺陷入手,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难点和阻力,提出了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路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简要回顾,本文对国有企业改革从管理激励角度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表明能否很好地解决国有企业的激励问题,事关国有企业活力、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国有企业负债过度、亏损严重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国有企业资本金投入,改变其不合理的资本结构;明确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实行建设项目资本金制度;发展多种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企业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加强经营管理,构建自我积累约束机制;加速宏观经济改革,落实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产权制度改革看高校企业改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未改制高校企业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加快高校企业改制 ,促进高校企业快速发展 ,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当前高校企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产权制度加以分析 ,提出了高校企业改制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的之一是搞活国有企业经济 ,而搞活国有企业经济仅靠外部环境还很不够 ,必须辅以企业内部的改革 ,其关键在于企业内部产权界区的清晰度。只有产权清晰 ,才能充分发挥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作用 ,先有企业经济才会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把国有企业建设成产权明晰、制度先进,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Z体和市场主体是国企改革的主要目的。为了保障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震荡,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国企改革过程中的寻租现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等关系国家和企业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消除国有制经济的弊端,增强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和整个国民经济活力的关键是:改革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的阐述,论证了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资管理新体制,分析了国企实施产权改革的真正目的和国企改革实施战略重组的真正意义,提出了与国企公司治理相关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