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忽略点火及火焰的初期加速,本文讨论了稳定传播火焰在可燃气云中产生的冲击波.引入约化变量,用自适应步长的四阶Runge-Kutta法对得到的自相似流场控制方程积分,得到了冲击波后流场的解;由火焰面两边的能量守恒确定了火焰面位置、燃烧速度及C-J条件下的对应值;以自相似解为初始条件,分别用MacCormack格式与TVD格式计算燃烧过程结束后的流场分布,结果表明:在弱冲击波条件下,MacCormack格式计算得到的冲击波分辨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垂直壁面向上火蔓延过程受材料本身、壁面以及周围环境中的火源加热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存在外加热情况下火焰沿胶合板材料表面蔓延的模型,模拟了该材料的垂直向上火蔓延随时问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火焰沿垂直平板表面上行的蔓延过程不是线性变化的,而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随着火蔓延时间的增加,外加热流的影响逐渐增大;当增加衬板导热系数时,火焰蔓延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该文开展了圆柱形堆积秸秆的燃烧实验,测量并研究了不同堆积直径和堆积厚度条件下秸秆火焰发展蔓延过程、火焰结构、秸秆质量损失以及火焰温度等,推导并建立了关于质量损失速率■、无量纲火焰温度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秸秆燃烧过程中随着燃烧区域的扩大,火焰结构会依次出现中空的锥形火焰、分离的环形火焰以及断裂的环形火焰形态;秸秆质量损失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峰值与秸秆初始质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秸秆的初始质量越大越有助于燃烧过程的热量积累;火焰轴心温度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无量纲火焰温度与■具有幂函数关系,随■增加呈现不同斜率的线性下降趋势,其中z-z0为火焰相对高度。该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秸秆火灾发展蔓延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微重力条件下气固两相界面耦合燃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气固两相界面耦合燃烧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微重力条件下火焰在固相可燃物表面的蔓延过程进行了三维非稳态数值模拟.考虑气相燃烧过程的同时,对固相可燃材料也用有限差分法研究其内部的传热和热解过程,给出了体现两相耦合作用的相界面处理方法.还研究了强迫流动对微重力火蔓延的影响.为了分析对比,进行了正常重力条件下的计算.数值模拟得了微重力燃烧的一些基本特点,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自由空间木垛火蔓延速率及质量燃烧速率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能量守恒方程出发,推导自由空间木垛火蔓延速率及质量燃烧速率方程,进一步得到木垛中热流密度的表达式.从而只需测得火焰温度就能通过模型求得木垛火蔓延速率及质量燃烧速率,并通过实验证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6.
应用TG-DTA-T-DTG和EGD-GC评价粉煤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分析联同技术,在TG-DAT-T-DTG及DAT-T-EGD-GC两套热分析装置上于20°C/min的加热速度下,测定了5种粉煤在整个燃烧过程的热特性曲线。结果表明,曲线之间特征指标对应性好,反映燃烧时的动态特性:氧化增重,表观活化能,着火温度,燃烧最大失重速率,可燃性指数及燃烧逸气浓度组分等随煤化程度加深而有规律的变化。比较了粉煤除灰前后燃烧指标,考察了粉煤中的矿物质及孔隙结构对燃烧反应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速F120柴油机燃烧过程中碳粒在不同的火焰条件下形成和氧化的 规律,运用缸内瞬态取样技术和火焰辐射测量技术在该机采用多孔喷射、雾化燃烧系 统和伞喷、预混合燃烧系统时,测取了以预混合燃烧为主和以扩散燃烧为主的两种燃 烧过程中碳粒、氧浓度和火焰温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柴油机以预混合燃烧时因混合 气结构均匀和较快的燃烧速度对扼制碳粒的形成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与含缩二脲型二异氰酸酯(N-100)、四氢呋喃一环氧乙烷共聚醚(PTE)的XLDB燃烧性能的对比研究,利用电子能谱(ESCA)、扫描电镜(SEM)、燃烧火焰结构等仪器分析方法,探讨了XLDB燃速压力指数升高的原因。并通过改变催化剂或交联剂降低了该推进剂的燃速压力指数,改善了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9.
甲烷、煤尘复合体系燃烧特性及火焰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速摄像机、超细热电偶、离子电流探针、光电二极管等对管道内甲烷、煤尘复合体系中传播火焰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火焰传播特征和火焰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烷、煤尘复合体系中初期的火焰主要由甲烷空气的气相火焰构成,随着传播过程的进行,煤粒逐步开始参与燃烧,形成甲烷、煤尘的复合火焰.复合火焰中,煤粒热解和燃烧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火焰区域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拉长,火焰在较大的区域存在.甲烷、煤尘复合火焰的预热区厚度大约为2.57cm,预热区的后面是化学反应区,在这个区域中,化学反应强度迅速上升,温度也随着迅速升高,同时发出较强的光.对甲烷、煤尘复合体系火焰传播过程进行研究,可以为防止煤矿井下瓦斯、煤尘爆炸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航空煤油火焰脉动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航空煤油的活化能计算平均反应速率,参照火焰温度的实验测量结果,确定以最大燃烧化学反应速率0.077kg·m-3·s-1为航空煤油着火判据.通过对燃料蒸气浓度分布、速度矢量分布、反应速率分布和温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将航空煤油火焰蔓延脉动过程划分为发展阶段和衰退阶段,并证明主火焰的着火方式主要包括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闪燃火焰为预混燃烧.建立了航空煤油火蔓延脉动频率预测模型.证明燃料初温低于闪点时,火焰脉动频率随T00.58正比增长;当燃料初温高于闪点时,脉动频率随T0正比增长.  相似文献   

11.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火灾监测系统中对火焰的早期检测是防止森林火灾蔓延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运动检测和像素颜色特征相结合的新的火焰检测方法。首先根据图像序列建立背景模型,突出显示运动部分;并采用邻域平均方法对目标和噪声进行分离。其次基于边缘特性,获取序列图像的边缘变化情况,将两者融合得到感兴趣(ROI)区域。最后,将亮度与饱和度分离,产生火焰的有效颜色空间。通过对火焰像素亮度(I)分量区域与饱和度(S)分量区域进行相关性分析来确定火焰。实验结果显示,方法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在较短的检测时间下,可以保证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检率,对火焰序列图像的检测率达到91.78%,对伪火焰图像的误检率达到7.11%。  相似文献   

12.
Li  Jie  Ji  Jie  Zhang  Ying  Sun  JinHua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9,54(11):1957-1962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ame spread over the surface of charring solid combustibles at high altitude, the whitewood with uniform texture was chosen to conduct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in Lhasa and Hefei, with altitude of 3658 m and 50 m respectively. Several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flame height, flame spread rate, flame temperature, surface temperature, were measured on samples with different width and inclination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lame spread characteristics over sample surface at high altitude was performed.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environment of lower pressure and oxygen concentration at high altitude, the flame height and flame spread rate over sample surface decreased, but the flame temperature increased slightly. However, with increasing of sample width,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lame spread rate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decreased.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通过考察各属性在给定类中取值的相关程度,合并相关程度较高的属性,以提高NaiveBayes分类方法精确度的改进方法.实验数据表明,在NaiveBayes方法表现明显不如决策树等复杂分类算法的领域中,这个改进的方法往往能较大地提高了算法精确度  相似文献   

14.
The phenomena and mechanism of flame spread over oil floating on water were studied using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made by fine thermocouples and an infrared camera,schlieren images of surface convection and video recordings of flame sprea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floating-oil depth greatly affects the average rate of flame spread and average flame pulsation wavelength.The surface tension effect is the main cause of surface convection,which controls flame spread.Momentum loss and heat loss from forward-flowing hot oil to water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tarding flame spread for oil thicknesses less than about 8 mm.  相似文献   

15.
外加辐射条件下水平方向火蔓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对存在外加辐射条件下的可燃物表面的水平方向火焰蔓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多种典型可燃材料在不同的加热功率下,火焰前锋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分析了外加热情况下,不同性质材料的火蔓延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Analysis of flame spread over aviation kerose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lame spread behaviors and temperature rise of fuel surface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 series of tests on aviation kerosene pool fire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the schlieren image system, micro-thermocouple and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The velocity evolutions of flame spread and surface flow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fuel temperatures were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el surface temperature rise were reveal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heating effect of surface flow on fuel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fuel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的锅炉火焰检测系统主要以开关逻辑量为主以及现有的图像检测系统的缺点,设计了基于通用视频采集硬件的锅炉火焰图像检测系统。采用计算机软件对火焰图像进行了预处理给出了一种最佳的分割算法。引入了针对不同特征的重要性修正因子。同时为了适应多炉型、多煤种、复杂工况的情况,对我们提出的一种自适应聚类中心主动优化算法做了分析描述,也给出了系统的软件模块图,并对各模块的功能做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我们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8.
甲烷/空气预混气的火焰传播过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爆炸罐内甲烷/空气预混气中火焰的传播过程,利用高速摄像仪对火焰的传播过程进行了拍摄,用压力测试系统测量了爆炸罐中压力的成长过程,分析了火焰传播特性,计算了层流燃烧速度和不同位置的爆炸特性值.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高速摄像仪得到的图片将预混火焰分为火焰稳定成长及剧烈燃烧阶段,用两种方法测得预混气的层流燃烧速度分别为0.344和0.391m/s.爆炸特性值的最大值出现在离点火位置0.75m处,壁面的爆炸特性值偏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恢复振动造成的图像模糊,突出目标图像的特征。提出了一种考虑相邻行点扩散函数作用的逐行恢复算法,恢复空间可变振动模糊图像。首先分析了振动模糊图像频谱特征,即振动模糊图像频谱存在着对应零阶贝塞尔函数零点的暗纹。建立振动模糊图像退化模型,研究模糊图像每行受相邻行点扩散函数的影响。然后对一幅振动模糊图像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和Radon变换检测出其频谱上暗纹的方向,得到振动的方向θ。将模糊图像顺时针旋转θ至水平方向,再选取合适的窗口截取图像。最后采用考虑相邻行点扩散函数作用的逐行恢复算法恢复模糊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恢复图像效果优异,可获得细节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