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师兵  张生军  王嘉炜 《科技资讯》2014,(13):232-232
新疆乌恰县砂岩型铜矿为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中新生界沉积盆地内的大型矿床,铜矿储量特别丰富,该矿床的发现是近年来新疆铜矿找矿的一项重大进展。通过对矿床特征分析认为,矿床主要分布在托云中生代拉分盆地的西北部和东阿赖海西边缘的海盆之间的萨热克巴依中生代断陷盆地中,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分布,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上段的浅灰-灰绿色砂岩层为找矿的最有利层位,指示成矿金属分布于上层地壳和造山带的显著剥离地区;孔雀石化、铜兰、辉铜矿化是找矿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吐哈盆地和三塘湖盆地的二叠系及其与三叠系界线的划分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在该区长期工作的基础上,参考前人地层划分成果及当地使用习惯,利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古地磁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三地区的二叠系进行了综合划分与对比。结果将新疆北部二叠系分别称下、中、上统,与中国南方及国际标准的3个统对应;中二叠统对应于瓜德鲁普统,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290~265 Ma),中、上二叠统界线在中二叠统塔尔郎组上部,上二叠统与三叠系界线在上二叠统锅底坑组内;中二叠统分布于准噶尔盆地中南部、吐哈盆地北部和三塘湖盆地南部。结论建议将大龙口、锅底坑、塔尔郎沟、照壁山剖面和跃进沟剖面分别作为北疆地区二叠系—三叠系标准剖面。  相似文献   

3.
对新疆焉耆盆地沉积环境的研究发现,其侏罗系含煤系地层具有大量深水沉积特征,与传统浅水成煤的观点相悖。依据沉积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选择渤海湾地区东营凹陷和西部吐哈盆地分别作为深水断陷湖盆和浅水聚煤盆地的标准模型,对焉耆盆地现有无机元素丰度资料作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该盆地侏罗系地层元素特征与东营凹陷很相似,由此推知其古环境在更大程度上倾向于东部深水断陷湖盆。萨胡判别分析证明,与煤共生的粗碎屑岩不是形成于河流环境,而是形成于深水浊积沉积环境。这种观点的提出突破了浅水成煤的传统观念,为进一步研究该盆地特有的沉积、聚煤模式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拓宽了煤岩及成煤环境研究的思维领域。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新疆公路自然区划的二级分区更加合理,以满足不同地域的公路建设需要,在新疆公路自然区划一、二级分区及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新疆公路自然条件地貌构造的区域性、气候的纬向地带性、两大盆地的水平地带性和三大山地的垂直地带性等自然规律,提出了新疆公路三级区划考虑因素和区划标志,确定了新疆公路自然区划的三级分区。实践表明,新疆公路二级区划的6个二级区和两个副区可划分为27个三级区。  相似文献   

5.
新疆焉耆盆地中生界含煤地层深水成因的判别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新疆焉耆盆地沉积环境的研究发现,其侏罗系含煤系地层具有大量深水沉积特征,与传统浅成煤的观点相悖。依据沉积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选择渤海湾地区东营凹陷和西部吐哈盆地分别作了为深水断陷湖盆和浅水聚煤盆地的标准模型,对焉耆盆地出有无机元素丰度资料作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该盆地株罗系地层元素特征与东营凹陷很相似,由此推知其古环境在更大程度上倾向于东部深水断陷湖盆,萨胡判别分析证明,与煤共生的粗碎屑岩不是形状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疆焉耆盆地铀矿勘查中的勘探深度要求和测区的电阻率及地形特征,采用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进行勘查.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静态校正等处理后,以卡尼亚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断面图为辅助资料,利用1D和2D反演电阻率断面图进行了地质推断解释.最后根据对断裂构造、构造单元划分等的推断解释资料,制成了新疆焉耆盆地CSAMT测量综合成果图,为在新疆焉耆盆地进一步的铀矿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俊涛 《科技信息》2010,(36):I0252-I0252
新疆拜城县库拜煤田为南疆较大的含煤盆地,对该盆地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南疆经济的重要手段,对该盆地煤层的对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景谷盆地遥感地质解译及原盆地恢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云南景谷盆地是迄今世界上最小的含油气内陆盆地。遥感地质解译发现该盆地北西和南东各有一条具正断层性质的走滑断层。两条断层呈北东向雁行斜列,左行走滑,并将盆地周边的构造有机地联系起来。景谷盆地的原盆地——大景谷盆地则是中新世时形成于两条走滑断层左侧叠覆区内的地堑式菱形断陷盆地。大景谷盆地的面积是现今景谷盆地的4倍左右,其沉积盖层有较大的厚度被剥蚀掉了。大景谷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为盆地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外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较低、资料相对匮乏的问题,以呵呖高原盆地为例开展了成藏组合及油气资源潜力研究,研究中以构造沉积演化成藏的递进控制作用为核心,获得了以下认识。晚古生代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可划分为两期构造层序TS1和TS2;其中,TS1构造层序内主要充填浅海相滨岸、陆棚、碳酸盐岩台地沉积,TS2构造层序内主要充填陆相冲积扇、河流、湖泊沉积;沉积相控制下盆地内发育两套主要的生储盖组合,结合盆地的主要圈闭类型,进一步划分出已证实二叠系和远景三叠系两个一级成藏组合,4套二级成藏组合;在下一阶段的勘探中,纵向上应侧重于二叠系一级成藏组合的天然气勘探,平面上应重视以Phu Phan隆起为主的盆地中部及以Khorat次盆北部和Sakhon Nakhon次盆西部为主的盆地西部地区,前者发育二叠系一级成藏组合最有利油气勘探区,后者为三叠系一级成藏组合最有利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0.
大气可降水量是降水形成的基础,二者空间上的差异特征是水资源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针对新疆降水时空差异大的特点,以降水转化率为切入点,基于200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同期新疆52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资料,采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计算公式计算了新疆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对新疆降水转化率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的大气可降水量沿盆地向山区递减,与降水转化率的分布大致相反。降水转化率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天山山区中段至西段、昆仑山山区西段,低值区主要位于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大气可降水量及降水转化率值年内变化明显,夏季转化率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分析新疆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月,我集中阅读了孙方友的《陈州笔记》《小镇人物》各四卷,像一次漫长的寻根之旅。这是两个并列的系列笔记小说。从地域上说,是大含小,行政区域上,小镇属陈州管辖,但在小说人物的命运演变上,两者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我和孙方友在汤泉池笔会结识,已有二十多年。我仅知道孙方友也去过新疆,那时称“盲流”。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我长期误读了孙方友的这两个系列,也许和我缺乏地理概念有关,因为我把“陈州”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三塘湖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部,属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管辖,本次预查区位于三塘湖盆地西部,即岔哈泉凸起以西的汉水泉凹陷、条湖凹陷和苏海图凹陷区。东西长约200千米,南北宽约34千米,控制面积约为6721.22平方千米,含煤地层为侏罗系J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三塘湖盆地以往地质工作程度比较低,只是在盆地边缘零星做过地质勘查工作。本文通过二维地震勘探在三塘湖煤田预查中实施,探讨二维地震在探测预查区基本构造轮廓和煤系地层赋存范围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吐哈盆地煤炭资源丰富,本文依据对盆地成煤环境的分析,并结合实际钻井资料、地震资料及部分煤矿资料,分别对吐哈盆地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的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未来煤炭资源勘查的靶区,为实现新疆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为一走向南北的逆冲带,该带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我国东部华北地台和西部地糟的交接地带,由于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因此,形成了六盘山盆地和银川盆地两种不同性质的盆地.本文从这两个盆地的构造特征、形成及演化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认为六盘山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的挤压型盆地,银川盆地是一个先拉张后拉分的盆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云南景谷盆地及陇川盆地新生代生物群特征的对比,探讨了新生代两大盆地环境演变:早中新世到上新世为湖盆发展期→湖盆扩大→萎缩期,气候为早期的干燥→中新世早期的温暖湿润→中新世中晚期的寒冷阴湿→上新世的干燥,而中新世中晚期湖盆的扩大形成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为油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两大盆地在沉积环境的演化上大体一致,但气候和沉积环境的演变和差异决定了两大断陷盆地生物面貌上的差异,从而直接控制了化石燃料形成的类型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志兴 《科技信息》2011,(29):36-36,307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沉积地层作为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发育演化的基础,其沉积层序相对齐全,下古生界主要出露于盆地周缘地区,盆地内部则广泛分布于地下,并被上覆晚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沉积地层覆盖。  相似文献   

17.
天山山脉从西部进入中国境内,经新疆中部及甘肃西部进入蒙古,横贯新疆自治区,将其分为南疆和北疆。天山以其威武的雄姿成为新疆的象征。为迎接1996年在我国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地矿部立项“非史密斯地层学和古深海生物学实验研究”。笔者选择天山地区为研究靶区,于1994年8月—9月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野外考察工作。追踪古洋壳天山山脉由四个弧形山脉组成,山脉相交处形成五千米以上的山结。各山弧之间均为盆地。山系呈扫帚状向东收敛,孤间盆地呈楔形向东尖灭,形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东部虎林盆地断块构造特征及其运动学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虎林盆地是由北东向分布的三个断隆和三个断陷所组成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在空间上,该盆地呈断隆与断坳相间的垒堑式构造样式。盖层中的主干断裂主要表现为张扭性断裂及其组合。虎林盆地的伸展史与沉降史表明,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两次沉降成盆与两次构造反转的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前者是该盆地生储盖组合的形成期,后者为盆地盖层主要圈闭构造的形成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维也纳盆地的地层和断裂发育特征, 总结该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并对该盆地的勘探潜力进行探讨。维也纳盆地是位于东阿尔卑斯与西喀尔巴阡褶皱带之间的走滑拉分盆地, 具有波西米亚和古生界至中生界双重基底, 构造演化分为侏罗纪伸展断陷、白垩纪至早中新世逆冲推覆和中新世中期盆地拉分3 个阶段。维也纳盆地自下而上形成3 个构造层, 分别为侏罗系至白垩系原地沉积层、二叠系至古近系外来推覆体沉积层和新近系沉积层。维也纳盆地发育上侏罗统泥灰岩和古近系页岩两套烃源岩, 上侏罗统启莫里阶Malmian 组泥灰岩是主要的烃源岩。储层分布于三叠系至新近系中新统的各个层段, 其中最重要的储层为中新统浅水三角洲相砂岩, 其油气储量占总储量的 76%, 其次为三叠系亮晶白云岩。区域盖层为新近系页岩。综合评价认为, 中生界外来推覆体(复理石浊积岩和三叠系白云岩)和原地中生界沉积物(即第二、第三构造层)是最重要的勘探潜力区。  相似文献   

20.
三塘湖盆地中、新生代沉降与沉积作用是在一种准平原化的地貌背景上发生、发展的,共经历了两个沉降期:侏罗纪—早白垩世,第三纪—第四纪和一个隆升期晚白垩世。相应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盆地:中生代为简单的坳陷盆地;新生代为与“A”型俯冲作用相关的前陆盆地。与此同时,盆地沉降中心亦经历了自北向南的迁移过程。三塘湖盆地这种隆坳格局的变化明显受区域构造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