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库布齐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蒸腾作用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美国产LI-60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对库布齐沙地植被建群种油蒿和其它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的蒸腾作用及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蒿等几种天然沙生植物和羊柴等几种栽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不同的特征,即油蒿等几种天然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午休现象,而羊柴等几种栽培植物蒸腾作用却无明显的午休现象,并且不同沙生植物蒸腾速率差异很大.油蒿表现最大蒸腾作用的时间在8月份,较地上生物量的高峰期提前一个月左右.沙生植物蒸腾作用受诸多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气温是影响油蒿蒸腾作用的主导因子.油蒿蒸腾速率(Tr)和主要环境因子-气温(AT)、有效光辐射(PAR)和大气相对湿度(RH)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Tr=-543.49+0.048RAR+4.138RH+23.447AT 相似文献
2.
3.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对半干旱区沙地生境的适应及其生态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温带半干旱区沙地生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少雨、沙源丰富和大风频繁,这种特定条件进化出我国特有的优良固沙植物--油蒿.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油蒿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繁殖习性,能够很好地适应沙地环境.油蒿群落不仅能够防风固沙,影响沙地生态系统的水分运移与分配,还能促进土壤的发育.因此,油蒿在适应沙地生境的同时对沙地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改造作用.油蒿群落对沙地生境的不断改造,推动了植物群落的演替,最终使流动沙丘转变为丰茂的植被.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库布齐沙地油蒿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细菌三大类群生物量排列依次为无芽孢细苗>芽孢细菌>厌气性细菌,2)芽孢细菌的活动能力为秋季>夏季、上土层>下上层;3)丝状微生物生物量的R/S比值为150~160cm>0.5~10.5cm>30~40cm>60~70cm;4)细菌生物量略高于丝状微生物生物量,5)土壤各类群微生物生物量根际(R)高于根际外(S),存在着明显的根际效应.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库布齐沙带东段油蒿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蒙古库布齐沙带东段油蒿(Artemisiaordosica)固定沙兵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1)好气性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垂直分布是结皮层(0-0.5cm)〉0.5-10cm〉30-40cm〉60-70cm,在0-10cm,油蒿固定沙丘与流动沙丘比值;好气性细菌数量为13.7:1,真菌数量为15.2:1;2)芽孢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垂直分布是0.5-10cm〉30-40cm〉结皮层(0-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库布齐沙带东段油蒿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研究结果:1)微生物三大类群总数量排列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2)芽孢细菌占无芽孢细菌数量比值随春、夏和秋的季节变化依次递减;3)在0.5~10cm土层中的芽孢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多于其它各层;4)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根际大于根外,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沙蒿籽油,并对油脂的化学成分进行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沙蒿籽油中特征族组分为脂肪酸类物质,占检出物的70%,其次是维生素E、红没药醇及植物固醇类和黄酮类等功能成分,其亚油酸和维生素E含量之高在植物油中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8.
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对沙生植物有很大影响,它强烈地制约着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空气湿度小时。蒸腾作用加强,若土壤温度低,根部吸收的水分供不应求,使植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引起植物凋萎甚至干枯死亡。开花时的干旱使植物受粉不良而引起落花或子粒不实。这些在沙漠地带对沙生植物的作用十分敏感。研究沙地水分性质。对造林的抚育都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荒漠草原区广泛分布的草本植物猪毛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8个样地190份猪毛蒿同化枝的δ13C进行测定,分析猪毛蒿同化枝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经度、纬度、海拔和土壤体积含水率)、生境(土壤类型、地形类型、放牧干扰和群落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猪毛蒿同化枝δ13C值为-25.10‰~-29.76‰,平均值为-27.79‰,表明猪毛蒿属于C3光合途径的植物;猪毛蒿同化枝的δ13C值存在空间差异.经纬度、海拔以及土壤水分对猪毛蒿同化枝δ13C值的影响不明显(P>0.05).猪毛蒿同化枝δ13C值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存在差异:灰钙土生境下高于风沙土及风化基岩残积土;坡上的高于平地、坡中及坡底;放牧干扰低于未放牧条件(P<0.05);有柠条的生境高于无柠条生境. 相似文献
10.
吴国宏;陈徵尼;王芳;王翠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1):84-89+97
在2018年5月1日-10月31日,对兴隆山青扦树干液流、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和土壤电导率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监测期内青扦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上青扦液流量均呈单峰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相比于晴天,青扦阴天液流启动时间和液流峰值出现时间均存在滞后现象.当年生长季内,青扦蒸腾总量为273.79 mm,日均蒸腾量1.49±0.71 mm.青扦夜间液流活动与日间液流量呈极显著相关.小时和日尺度上影响青扦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电导率和空气温度,可以分别解释78.4%和81.1%的液流量变异,饱和水汽压差是月尺度上的主要影响因子,可以解释月尺度97.3%的液流量变异. 相似文献
11.
根据热平衡原理,利用热平衡包裹式茎流仪对观赏植物桂花、栀子的液流变化进行测定,研究了两种植物液流在不同环境的液流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1)在室内环境中,桂花、栀子液流都启动于7∶00,终止于19∶30,约13h,两者液流速率曲线皆为抛物线形,但在液流日进程上各有特点.经回归分析,光照强度和植物液流速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桂花的蒸腾耗水能力高于栀子.(2)在人工气候箱内,植物液流活动能力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大小排列为:50%>70%>90%;在不同强度光源照射下的大小排列为:全光源>半光源.桂花对光照、湿度的响应较栀子明显.(3)在室外环境中,液流速率曲线较曲折,不同天气液流活动强度大小排列顺序为:晴天>多云>阴天.多云和阴天气象条件下液流启动时间均提前于晴天. 相似文献
12.
香蕉园是海南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类型。为了探明香蕉园地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2016年11月—2017年10月运用LI-8100A土壤呼吸测量系统对海南澄迈香蕉园地行间与株间的土壤呼吸进行系统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香蕉园地行间、株间土壤CO_2通量日变化均呈现出昼高夜低的特点,但株间土壤CO_2通量日最大值出现时间较行间要晚1.5 h左右,株间土壤CO_2通量高于行间,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香蕉园地月尺度行间与株间的土壤CO_2通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行间各月土壤CO_2通量均值为1.17~2.19μmol·(m~2·s)~(-1),而株间为2.02~5.96μmol·(m~2·s)~(-1);日尺度香蕉园地行间土壤CO_2通量与土壤温度、大气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株间土壤CO_2通量与土壤温度、大气温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与土壤体积含水量相关性不显著(p 0.05);月尺度土壤温度对行间土壤CO_2通量变化有显著影响(p 0.05),香蕉植株生长对株间土壤CO_2通量变化影响显著(p 0.01),而其他因子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结果丰富了热带农田土壤CO_2通量研究资料,为热带农田土壤碳源–汇的准确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脐橙炭疽病首次在吉州区林业局果木试验场和兴桥镇长岭果园发现发生,对脐橙危害极大。本文报道该病的症状、生物学特性、发生及其与气候、土壤、肥料、林龄及栽植方法等环境因子的关系。提出了对该病的防治意见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莱州湾扇贝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演变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5—11月份对6个扇贝养殖区的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变化进行监测.研究结果如下:共鉴定浮游植物5门50属89种,其中硅藻门33属62种,甲藻门9属15种,金藻门3属5种,绿藻门4属4种,隐藻门2属3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0.98×104~16... 相似文献
15.
对晋西北刺槐和海红水势进行了研究。在树木生长季节,用水势测定仪测定了两树种小枝水势的日变化,并测定了P-V曲线水分参数。建立了水势与光照强度、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海红的抗旱性强于刺槐。 相似文献
16.
17.
廉州湾海水营养盐组成特征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年1月、4月、8月、10月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廉州湾海水营养盐组成特征并用回归方法分析营养盐含量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营养盐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丰水季节,营养盐组成Si:N:P比例明显偏高,枯水季节,营养盐组成比例明显偏低,影响这一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与注入该湾的径流量和污染物有关。无机氮、无机磷、活性硅酸盐与主要环境因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相关程度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不同水体类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对天台县3种典型水体的环境因子和浮游生物进行了季节性调查和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天台县3种水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81种,以绿藻门为主(>50%),夏秋季的优势种主要为绿藻和硅藻,而冬春季则以硅藻和绿藻为主.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伪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变异直链藻(Melosira islandica)、最细丝藻(Ulothrix tenuissima)和微小隐球藻(Aphanocapsa delicatissima)为常年优势种.天台县3种典型水体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07种,从高到低依次为原生动物(52种)、轮虫(39种)、枝角类(11种)和桡足类(5种).浮游动物种类呈现夏秋季多,冬春季少的变化特征.冗余分析(RDA)分析表明,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a等是影响天台县3种典型水体浮游生物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9.
北海湾悬浮颗粒物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海湾近岸内湾,设9个测站,选取4个有代表性的季度月,即1998年10月(秋季)和1999年1月(冬季)、4月(春季)、8月(夏季),采集海水样品分析测定悬浮颗粒物(SS),同时还同步测定水温、盐度、pH值、化学需氧量(COD)、透明度、叶绿素a及5种不同形态的氮、磷和溶解性硅,研究北海湾悬浮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海湾悬浮颗粒物含量具有春季较高,秋季次之,冬夏季较低的分布特点.在陆源影响较小的秋冬季节,悬浮颗粒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均不显著;而在陆源影响较大的春夏季节,悬浮颗粒物在与盐度、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的同时,与COD和不同形态的氮、磷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山樱花地理分布与水热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泛调查山樱花地理分布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常用气候指标,对山樱花地理分布及其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樱花分布于东亚温带(102~141°E,23~40°N),海拔50~1 800 m之间。气候环境指标的研究结果显示山樱花热量分布范围整体偏低,在中国的热量分布范围要远大于朝鲜半岛-日本的分布。根据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山樱花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为年均温、纬度、极端低温、1月均温和海拔。热量因子中年均温在7.91~17.92℃,极端低温不低于-17.3℃,1月均温-6.31~8.48℃的区域范围内适于山樱花的生长。基于此,提出山樱花分布的7大区域,包括中国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北部及华东南部地区、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地区、日本地区,并得到主成分分析图的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