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为了探究非生长季降水对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植物物种组成的影响,选取内蒙古羊草草原不同放牧管理历史下的2块样地(中度和过度放牧样地),测定丰雪年份和一般年份的主要植物物种组成、地上部净初级生产力以及降水利用效率,分析内蒙古羊草草原生产力与降水量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生长季降水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地上部净初级生产力和降水...  相似文献   

2.
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功能群组成与群落生产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对不同类型草地功能群组成与其植物群落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流动、半流动和半固定沙地中,藜科植物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其他功能群植物的作用较弱;在固定沙地中,禾本科、豆科植物的作用明显增强.不同类型草地群落植物功能群盖度与群落初级生产力呈显著线性相关.功能群内植物种密度对群落的生产力也有显著的影响,流动和固定沙地植物功能群密度与功能群初级生产力呈线性相关,而半流动和半固定沙地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亚高山草地的地下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滇西北香格里拉县达拉藏族村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自由放牧草地、围栏刈草草地、人工种植草地等3种利用方式草地的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并估算不同草地的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发现3种利用草地地下生物量在1 a内随时间推移呈现“双峰型”变化,即有2个峰值.各层生物量垂直分布呈“T”型递减趋势.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围栏刈草草地>人工种植草地>自由放牧草地.认为在滇西北亚高山草地,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减少且有更加浅层化的趋势,生产力也较低;翻耕使地下生物量明显减少,但是加快了根系转换率,对生产力有所提高;传统围栏刈草的管理方式较好地维持了地下生物量和生产力,有利于草地复苏.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放牧压力对草原群落生产力和植物适应性生长的影响规律,开展了蒙古高原东部克氏针茅草原不同放牧梯度上的植物群落学特征调查,并对优势种的光合日进程、营养元素及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得出:(1)随放牧强度的增强,土壤水分逐渐降低、土壤容重和土壤硬度逐渐增加;(2)从轻牧到重牧,物种丰富度显著不同,中牧阶段最高;群落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大而减少;(3)不同放牧梯度上,群落优势种的光合日进程均呈现"双峰"曲线;(4)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优势植物营养元素地上、地下分配含量受土壤环境质量制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分布;(5)随放牧强度的增强和土壤水分的降低,群落优势种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浅水湖泊底栖藻类群落的初级生产力,用黑白瓶法对东湖沿岸带人工基质上底栖藻类的初级生产力进行了原位测定.结果表明:东湖沿岸带底栖藻类群落春、秋季总初级生产力分别为碳生成量0.50和0.40 g/(m2·d),春季净初级生产力比秋季高;东湖底栖生物群落的P/R>1,属自养型群落.估算结果显示: 东湖底栖藻类群落初级生产总量小于浮游藻类的1 ‰ (0.058 %~0.07 5%).  相似文献   

6.
在羊草群落中,未经火烧的部分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平均每平方米中有16~20种植物,占整个群落组成(38~47种)的42%左右.同时,生物量、个体数量和群落学作用在各个物种间的分配也都达到了一种相对和谐的水平,反映出天然羊草群落具有较高的均匀度.由于火生态因子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状态,致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发生一定的变化.一次火烧以后,在短时期内,通常会降低草原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性水平,一般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正常状态.但在连年重复火烧的群落地段上,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上述观测结果与火生态因子对羊草群落不同生活型的植物的影响和群落火烧演替规律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甜槠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主要讨论武夷山先峰岭51龄甜槠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测定结果表明:1992年12月甜槠群落的现存生物量为40728.1g/m2,其中地上部为35082.0g/m2,占总量的86.14%,地下部为5646.1g/m2,占13.86%.甜槠群落1992年的净初级生产量为1381.6g/m2·a,其中凋落物产量为379.20g/m2·a,占净初级生产量的27.45%.而用于植物自身生长的存留量为1002.4g/m2·a,占72.55%.甜槠群落的生物量累积比为29.48,已达成熟林的比率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滇西北油麦吊云杉林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林龄大,净第一性生产力也大。林龄约50年和150年林分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别为5.0315t/hm ̄2·a和13.7560t/hm ̄2.a;油麦吊云杉净第一性生产力占群落净第一性生产力的92.03%和65.39%;木材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为1.3431和4.1417t/hm ̄2·a,仅占群落净第一性生产力的26.69%和30.10%。  相似文献   

9.
人为因素对草原土壤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过度放牧导致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减少,酶活性降低,围栏封育和适度放牧有助于上述指标的恢复.火烧和施肥措施使微生物的区系组成发生变化,周期性应用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典型草原在不同干扰条件下植被群落特征的变化规律,通过围封和自由放牧5个样地的测定,对不同放牧条件下草地群落数量特征以及生物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围封和自由放牧区典型草原的优势植物多为多年生植物,围封区仅有两种一年生优势植物.但围封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优势度高于自由放牧区;(2)围封区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均高于自由放牧区;放牧1号区上述指标高于放牧2号区;(3)围封和自由放牧区典型草原物种丰富度差异显著,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放牧改变了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的组成,植被盖度和生产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草原火烧后植物群落生产及其产量空间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草原火烧后植物群落生产及其产量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草原春季火一,由于当降水充分,火烧地植物群落产生提高;第二年降水不足,火 植物群落产量低于未烧地。火烧地植群落地上生产量的绝对增长率高于未烧地。火 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在火烧后当年升高,第二年降低。  相似文献   

12.
基于蒙古国两种典型草地生态系统类型(荒漠草原和高山草原), 采取围封和放牧两种处理方式, 对2013—2018年这两种草地类型的群落盖度进行系统分析。按植物分类学法, 将群落内的所有物种划分为五大功能群——杂草类、蒿类、豆科、禾本科和莎草科, 采用Gordon稳定性方法评估围封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 围封显著增加荒漠草原杂草类植物覆盖度, 减少蒿类和禾本科植物覆盖度, 年际间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而对于高山草原, 围封对不同功能群盖度无显著影响; 2) 围封增加荒漠草原的群落稳定性, 而对高山草原无明显影响; 3) 群落稳定性与优势种盖度占群落的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荒漠草原的优势种占比高于高山草原, 导致荒漠草原的群落稳定性更好。根据上述结果, 建议在对草地进行围封管理前, 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条件及围封对植物群落及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同时辅以休牧、轮牧或季节性放牧等措施, 才能真正提高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放牧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干扰因子,主要通过动物的采食、践踏及其排泄物的输入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放牧直接作用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地上部分和土壤,从而改变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和碳分配,进而影响到地下净生产力和根系周转.本文综述了放牧及刈割对地下生物量、地下净生产力、碳分配和根系周转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在重度放牧下,地下净生产力、地下生物量会显著下降,地下碳分配减少.放牧也通常会加快根系周转.研究不同放牧方式(羊单牧、牛单牧、牛羊混牧和无牧)对根系周转的影响,发现牛单牧条件下细根的年周转率最高.文章也对今后根系生态学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羊草草原内亚气生藻类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草原生态系统内,亚气生藻类是常见且重要的组分之一.亚气生藻类在羊草草原内的分布规律与羊草草原的植物群落类型、自然地理状况,尤其是草原受到的干扰强度有直接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状态下的割草草场分布有较多的亚气生藻类(28种),其次是火烧草场,而重牧状态下的草场亚气生藻类的种类最少,只有10种.亚气生藻类在草原中生长时往往形成藻类结皮,藻类结皮的存在对土壤温度、土壤的含N量、土壤的保水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典型草原金龟总科昆虫幼群落组成以东方绢金龟和弓斑常丽金龟为优势种,在两种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大针茅草原和羊草草原中无明显差异。金龟总科昆虫幼虫的季节动态在0这两类草原均表现为春季和秋季密度较高,而夏季密度较低,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金龟总科昆虫幼虫群落对长期持续放牧扰动的响应主要表现为密度降低,特别是东方绢金龟种群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草原火烧后群落小气候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草原火烧后,次年群落内相对湿度、温度、风速和光照等小气候特征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受群落内枯草的有无和土壤热状况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青藏高原四种不同放牧强度(围栏封育、轻牧、中牧和重牧)高寒草甸的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植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放牧强度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及植被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样地土壤酶活性、士壤养分和植被群落特征有较大差异.土壤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质量分数及地上生物量变化一致,表现为围栏封育>轻牧>中牧>重牧,然而脲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正好与之相反,表现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地下生物量变化一致,表现为轻牧>围栏封育>中牧>重牧.经分析,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密切相关,其中土壤淀粉酶和脲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和植被特征的相关性最好,因此这两种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质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鲁伦河流域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微斑块样方调查,采集优势植物和土壤,分析Fe、Mn、Cu、Zn四种微量元素变化,探讨放牧对羊草斑块优势植物和土壤中Fe、Mn、Cu、Zn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共有优势种羊草中Fe含量最高,其次为Mn、Zn,Cu含量最低。微斑块土壤中Fe、Mn、Cu、Zn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极显著,羊草中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属于中等水平或低含量范围。土壤中Fe、Mn、Cu、Zn四种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内外正常土壤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羊草草原退化系列上群落生物量组成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羊草草原退化系列上四个退化梯度植物种类组成、不同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的绝对和相对生物量以及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的比较发现,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强,物种的数量逐渐减少.禾本科在群落中的作用逐渐下降,而其它科,尤其是菊科的作用逐渐增大.群落科组成的多样性随着群落的退化先降后增,水分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则逐渐下降.旱生植物的生物量逐渐增加,其作用随着群落的退化也逐渐增强,整个群落逐渐向旱生方向发展.多年生根茎禾草在群落中的生物量逐渐降低.群落生活型组成的多样性先降后增.在重度退化群落,多年生根茎禾草和多年生丛生禾草的相对生物量均有所下降,小半灌木和多年生草本的相对生物量有所升高,四种植物在群落中优势度较为平均,打破了原生群落中多年生丛生禾草和多年生根茎禾草占优势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