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判断反馈组态的方法——观察法。  相似文献   

2.
反馈类型的判断和引入是电路分析和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各种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反馈放大电路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公式·D=1-·A·F的进一步分析,指出用瞬时极性法与用反馈深度判定正负反馈时所出现的矛盾,说明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中频段也会出现自激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植物与土壤之间相互反馈的格局、过程与机制,不但是决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而且是陆地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养分循环角度剖析“植物-土壤”间的反馈效应,探明相互反馈在空间尺度(根面、根际、种类、生态系统以及区域等)与时间尺度(秒至千年)上的级联效应及其变化格局;阐明根际、植物种类、生态系统及区域地理等水平上“植物-土壤”的相互反馈机制,重点揭示根系分泌、共生、生长及代谢的根际界面过程对植物水分/养分吸收与土壤物理学修饰的调控机制,剖析“植物种类-凋落物化学-土壤生物-土壤有机质”相互作用对地上-地下养分循环过程的驱动机制,运用“上行-下行控制理论及腐屑食物网模型”揭示地上-地下生物群落交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以及土壤地质演变(岩石风化模式、土壤形成模式及土壤养分格局的变化)与区域植被演替(优势种更替及植被分布模式、地上-地下凋落物输入格局等的变化)相互反馈的过程与机制;从“植物-土壤”相互反馈的理论视角,分析生态退化与恢复、外来物种生态入侵、大气氮沉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以及植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生态问题的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揭示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相互反馈的生态学过程,以及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与机理。  相似文献   

5.
反馈在电子电路中已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正确判断反馈的类型,能帮助我们正确分析电路的性能,文中总结和归纳了常见的反馈类型和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格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3):111-112,115
本文就电子技术中反馈电路的正、负反馈性质,负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和负反馈电路稳定输出效果、特定频率反馈信号的反馈原理作了较为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模拟电子电路学习与实验指导》一书中 ,“实验四、负反馈放大电路”将T型反馈网络比例电路作为电流并联负反馈的实验电路是错误的。该电路的反馈组态应是电压并联负反馈。  相似文献   

8.
在考虑了反馈控制的作用下,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C^r-反馈线性化问题,包括双线性化及线性化两部分,分别给出了采用线性反馈和非线性反馈时的条件及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9.
孙筱岚 《科技信息》2013,(11):262-262
本研究通过课堂录音的方式,研究大学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表现做出反馈的功能,种类及特征,旨在提高语言教师对于教师反馈重要性的认识,优化教师反馈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推导了反馈系数改变条件下的负反馈放大器增益相对稳定性的一般公式.以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例,采用了微分形式、差分形式和所推出的一般性公式对其相对稳定性进行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表明:基本放大器增益变化量不大时,可以互用;变化量较大时,应采用差分形式;反馈系数改变时,微分与差分形式都不适用.而无论哪种情况,所推导的一般公式都满足相对稳定性要求,普遍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