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当前,经济危机蔓延带来的全球经济、军事和能源等领域的竞争和博弈日益激烈。水下焊接切割技术作为海洋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国防、海上打捞以及海洋交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我国海洋焊接技术长期落后,无法满足国家大力发展海洋蓝色经济和蓝色海军等战略需求。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865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点项目“海洋焊接关键技术研究”,引进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下湿法焊接切割技术,改善我国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相关材料及设备的局面,填补我国水下200米湿法焊接技术空白。药芯焊丝水下湿法焊接适应了焊接生产向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代表了未来水下焊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工程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水下多目标高精度定位系统的基本框架,分析了系统的各个部分的组成,然后对系统的基本数学模型进行了介绍,同时阐述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最后结合系统的试验,提出了该系统深海定位的基本精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4):33-34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围绕海洋的资源勘探、工程开发、科学研究及军事活动等不断增强,基于位置信息的水下定位导航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多。目前,用于水下定位的主要技术是水声定位。但由于难以获得声线上的声速信息,影响了导航定位精度。此外,声学定位需支撑船或水下声学阵列,费用大,作用距离有限,且易暴露目标。上述缺陷对水下军事活动及大范围的勘探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研制自主式无源水下导航系统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4.
海水中营养盐的含量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参数,海水的富营养化和适宜的营养盐结构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海洋赤潮综合监测,水质与污染多参数综合监测,营养盐自动在线分析等技术”。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研制五要素集成的水下营养盐自动分析仪,此分析仪可用于浮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移动水声通信中存在的基础问题和技术难点,发展既可克服移动产生的多普勒频偏,又可抑制多途扩展的移动水声通信技术,旨在稳健完成海洋作业母船与水下平台间的通信任务。开展了系列研究,提出了多项通信编码体制、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了仿真研究及湖上试验验证,部分技术得到了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全世界的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同时,海洋也是资源的宝库,海洋的矿物资源是陆地的1000多倍,海洋的食物资源也超过了陆地的1000倍。因此,海洋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被誉为地球的“第六大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海战场不再单纯是海面上的战争,它还将在数百米、千米深的水下进行,甚至在海底世界的平原、河谷和崇山峻岭中上演另一场激烈的“地面对抗”。深海作战平台即将开辟海洋深度大都有数千米以上,但由于现有材料强度不够,因而现代的所有潜艇的下潜深度只有数百米。据英…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4):F0002-F0002
小型自主航行观测技术是"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区域性海洋监测系统技术"重大项目的研究课题.课题依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展开研究工作,在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协助单位的大力协助下,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课题组完成了既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小型自主航行观测技术是融合水下自主航行器技术、海洋环境测量技术、海洋环境观测平台技术的新型海洋环境观测技术,创新地实现了航行剖面观测与定点坐底观测技术的一体融合.观测平台根据观测任务的需求搭载上视、下视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温盐深传感器等多种海洋环境观测设备,在用户设定的航线上自主进行水面、水下走航测量,并且在到达预定地点后,自动下沉进行定点坐底连续测量.  相似文献   

8.
对地观测系统是以飞机、卫星等飞行器为观测平台,利用运动成像载荷获取地球表面与表层的大范围、高精度、多层次空间信息的一种尖端综合性技术,是掌握资源与环境态势,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现代战略高技术手段,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高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9.
大深度声相关计程及海流剖面仪(简称相关声纳)对军事活动需要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监测、海洋探测等多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声纳及其系列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声相关计程仪和惯导组成的深水远程导航系统是海军急需的水下潜器导航系统,ACL和罗经组成的导航系统适用于水下无人自治潜器(UUV)、智能鱼水雷等各种小型水下平台;声相关海流剖面仪为我国深海流场的测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可为各类水下平台提供战区的流场流速信息。具有测流功能的ACL在为水下载体提供导航信息的同时获得载体附近的流场信息。目前国外仅美国RDI公司研制成功大深度相关声纳样机并装船试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技术与政治军事制域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对于政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重要的方式是政治集团(以国家为主要形式)对于地理区域、自然空间的控制,表现为控制陆地、海洋、天空、电磁波谱等。这些控制权统称制域权。本文认为,不仅制域权的运用方式是由技术决定的,而且制域权各种形态的出现、发展和地位的高低、作用的大小,都是由技术的发展形态、水平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7,(4):47-4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为:在国家“十五”863计划项目中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目标的三维地震勘探,将天然气水合物二维地震识别技术发展为三维地震识别技术,预测目标区水合物富集程度,为国家水合物勘查专项提供首钻目标和井位建议。课题依托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参加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软件学院;课题责任人:张明、张光学和雷新华。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4,(22):74-74
在著名系列电影"007"中,特工邦德曾驾驶过微型潜水艇执行任务。而今这个高科技产品来到了现实世界,人们终于可以自己驾驶潜艇探索海洋深处的秘密了,但前提是必须有100万英镑。据外媒报道,这种微型潜艇名叫"潜航超级猎鹰"2号,由位于加利福尼亚的霍克斯海洋技术公司开发研制,这是一种双座位有翼潜水艇,它可以让乘客享尽海底乐趣。这辆定制的水下交通工具,不仅可以在水下畅游,游走在海洋动沏之中,游览海底峡谷,甚至可以像飞机一样在水下做出各种动作。  相似文献   

13.
"水下仪器水声数据传输技术"是"十五"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海洋监测技术主题的一项重要课题.课题依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开展研究工作,课题工作还得到了浙江省科技部门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大力资助.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课题组圆满完成了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1999,(3):26-27
一、主要技术内容 数控火焰大功率水下等离子切割机及其电源是可对一切金属板材进行精密成型下料的大型热切割设备,其集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数控技术及精密制造技术为一体,可对普通钢板、不锈钢(特种钢)及铜、铝等有色金属板材实施集中套料,高精度切割下料.  相似文献   

15.
海洋是一切生命的摇篮,自然资源的宝库.以微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和空间科学等为支撑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快、渗透力最强的技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我国的海洋数字化进程刚刚起步,加强海洋信息化建设,加速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是21世纪我国海洋产业新的历史使命,更是提高海洋水产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和激光扫描仪等方法,已经可以对物体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3D观测.近年来发展迅速的3D数字技术因具有测量速度快、分辨率高、非接触测量等优点,已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海底音乐会     
《科学大观园》2012,(4):F0002-F0002,I0001
美国的“海底音乐会”每年都在佛罗里达州的“凯斯国家海洋保护区”举行。届时,来自全美的几百名潜水爱好者会参加这场水下音乐盛会。据悉,水下音乐节的主题为促进人们的环保意识。音乐节组织者比尔·贝克说“尽管我们穿着搞笑服装,也制造了许多搞笑场景,但我们是为了传达一个严肃的信息——海洋生态系统需要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3,(24):76-76
我国是世界上海岛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大大小小的岛屿是蓝色国土上的明珠。其中,边远岛既是海洋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的领土,在维护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巨大的作用,在国家利用海洋汲取财富、控制海洋、国家由海向陆的海洋能力的培育、保持等方面,具有国家发展海权其他战略资源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9.
1课题简介 都市地区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城市管理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对定位信息的要求与日俱增。例如交通管理、人物跟踪、搜救服务、防火防灾、防盗防抢等,一个适应都市环境的强健的导航定位系统,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68-69
随着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海底沟槽施工日益频繁,深水沟槽开挖项目逐渐增多.在海底水深达到一定深度后,开挖难度急剧增大.本技术主要依托福建炼油乙烯项目海底原油输送管线工程研究了51m水深时海底沟槽开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